一种带避震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514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避震的轮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避震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伤者、残疾人、病患所使用的代步工具,在双腿不便行走的情况下实现自由移动。

轮椅的设计经过多年发展,具有轻便、易于折叠、操作灵巧等优势。然而考虑到耐用性的问题,轮椅不像自行车等设备一样采用空心的充气式轮胎,而是采用耐磨且无需定期维护的实心轮胎。这大大降低了轮椅的舒适性,在经过诸如马路、人行道等并不十分平顺的路面时,路面的凹凸为坐于轮椅上的乘坐者带来难以忍受的颠簸感。尤其对于伤患、老人等而言,不但造成不适,甚至影响到原本就虚弱不堪的身体。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避震的轮椅,具有避震结构,提高舒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避震的轮椅,包括支架主体、脚踏、万向轮、主轴、纵轴、避震弹簧、主轮、连接剪叉和布艺覆面;左右分设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呈矩形,其后柱顶部向上延伸并设有向后凸出的握把,支架主体的前柱前方底部设有脚踏安装部,脚踏安装部的后方设有万向轮安装部,支架主体的后柱设有主轴安装部,主轴安装部在横向上设有贯通部,且在纵向上设有纵轴安装孔,支架主体的后柱内侧位于贯通部之上弹簧安装梁;脚踏活动安装在脚踏安装部上;万向轮自由旋转连接于万向轮安装部的底部;主轴中部设有通孔,主轴横向穿过主轴安装部,纵轴穿过主轴的通孔和主轴安装部的纵轴安装孔,使主轴与主轴安装部旋转连接;避震弹簧的上端与弹簧安装梁固定连接,避震弹簧的下端与主轴的内端固定连接;主轮旋转连接于主轴的外端;连接剪叉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后两组剪叉机构,剪叉机构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剪叉杆,剪叉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架主体铰接;布艺覆面覆于连接剪叉的顶面及支架主体的后柱靠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弹簧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钩;所述主轴的内端设有弹簧钩孔,避震弹簧下端的安装钩钩设于主轴的弹簧钩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安装梁的端部设有沿轴向的螺纹孔,通过一个螺栓与螺纹孔上紧连接,避震弹簧上端的安装钩钩设于螺栓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避震的轮椅,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避震缓冲功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也不会将颠簸感全部传递到乘坐者身上,大大提高舒适感;

降低道路颠簸对乘坐者身体的影响,保障人身安全;

结构简单,基本与普通轮椅的结构相当,容易维护保养,操作与普通的轮椅无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避震的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轴安装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主体 2、脚踏

3、万向轮 4、主轴

5、纵轴 6、避震弹簧

7、主轮 8、连接剪叉

9、握把 10、主轴安装部

11、弹簧安装梁 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避震的轮椅,包括支架主体1、脚踏2、万向轮3、主轴4、纵轴5、避震弹簧6、主轮7、连接剪叉8和布艺覆面;左右分设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呈矩形,其后柱顶部向上延伸并设有向后凸出的握把9,支架主体1的前柱前方底部设有脚踏2安装部,脚踏2安装部的后方设有万向轮3安装部,支架主体1的后柱设有主轴安装部10,主轴安装部10在横向上设有贯通部,且在纵向上设有纵轴5安装孔,支架主体1的后柱内侧位于贯通部之上弹簧安装梁11;脚踏2活动安装在脚踏2安装部上;万向轮3自由旋转连接于万向轮3安装部的底部;主轴4中部设有通孔,主轴4横向穿过主轴安装部10,纵轴5穿过主轴4的通孔和主轴安装部10的纵轴5安装孔,使主轴4与主轴安装部10旋转连接;避震弹簧6的上端与弹簧安装梁11固定连接,避震弹簧6的下端与主轴4的内端固定连接;主轮7旋转连接于主轴4的外端;连接剪叉8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后两组剪叉机构,剪叉机构包括相互交叉铰接的剪叉杆,剪叉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支架主体1铰接;布艺覆面覆于连接剪叉8的顶面及支架主体1的后柱靠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与普通的轮椅基本相同。一般在支架主体1的顶梁上还设有枕手提高乘坐的舒适感,而主轮7的外侧也固定设有用于推动的手轮,支架主体1的后侧有水平向后延伸的踩踏梁等,为避免与现有技术相重复,在此不作赘述。

支架主体1整体是不可活动的,也充当着轮椅的整体强度支承。两个支架主体1之间通过连接剪叉8连接,由于连接剪叉8的活动特性,两个支架主体1之间可以相互靠近和原理,实现折叠功能。万向轮3只具备导向作用,因此没必要添加避震结构。而主轮7则是载荷的主要承担部件,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主轴4设计为可旋转摆动的结构,通过纵轴5与主轴安装部10旋转连接,从而当乘坐者坐在轮椅上时,两个主轮7是可以做小幅度摆动的。而避震弹簧6使主轮7在承受一定载荷的时候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且能够充分进行缓冲,在经过颠簸路面时避震作用尤为有效,通过主轮7的小幅摆动和避震弹簧6的缓冲作用下实现避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避震弹簧6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均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钩;所述主轴4的内端设有弹簧钩孔,避震弹簧6下端的安装钩钩设于主轴4的弹簧钩孔内。

轮椅在受载过程中,主轮7的顶部具有向内靠近的趋势,而主轮7底部则具有相互向外远离的趋势,带动避震弹簧6具有拉伸的趋势。弹簧钩孔用于与避震弹簧6连接,使主轮7在受载的过程中主轴4的摆动能够传递至避震弹簧6,带动避震弹簧6拉伸,实现缓冲。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弹簧安装梁11的端部设有沿轴向的螺纹孔,通过一个螺栓12与螺纹孔上紧连接,避震弹簧6上端的安装钩钩设于螺栓12上。安装时可先将轮椅放平,再将避震弹簧6下端钩设在弹簧钩孔,然后用螺栓12穿在避震弹簧6上端的安装钩内,再通过一定的拉伸力对准螺纹孔上紧螺栓12。这种设计便于避震弹簧6的装拆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避震的轮椅,具有避震缓冲功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也不会将颠簸感全部传递到乘坐者身上,大大提高舒适感,且降低道路颠簸对乘坐者身体的影响,保障人身安全,尤其减少了对病患、老人的伤害。同时,产品结构简单,基本与普通轮椅的结构相当,容易维护保养,操作与普通的轮椅无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