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外科护理降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护理人员在给患者降温时用药和物理降温,现有的物理降温方式一般采用冰块或者冰袋进行降温,在用冰袋或冰块降温时,及时更换冰袋或冰块,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外科护理降温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外科护理降温设备,操作具体如下:包括设备底座、护理架、降温水箱、制冷器、控制器、喷雾装置和喷雾管柱,所述设备底座上方设置有降温水箱,所述降温水箱上方设置有护理架,所述降温水箱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制冷器和控制器,所述降温水箱内顶部通过隔板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通过连通管与降温水箱内部相连,所述喷雾装置顶部连接设置有喷雾管柱,所述喷雾管柱上方连接设置有若干根伸缩喷雾软管,所述伸缩喷雾软管顶端连接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孔,所述制冷器通过水管与降温水箱相连通,所述降温水箱上设置有加水管,所述降温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喷雾管柱内壁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喷雾管柱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护理架上设置有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喷雾管柱贯穿护理架与喷雾装置的喷雾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降温水箱和制冷器相连通进行水制冷,再配合喷雾装置进行喷雾经喷雾管柱传递到喷雾头进行喷雾操作;实现了喷雾降温的效果;在设备底座下方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另外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制冷器和照明灯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经控制器控制操作,功能齐全,在给患者物理降温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科护理降温设备包括设备底座1、护理架2、降温水箱3、制冷器4、控制器5、喷雾装置6和喷雾管柱8,所述设备底座1上方设置有降温水箱3,所述降温水箱3上方设置有护理架2,所述降温水箱3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制冷器4和控制器5,所述降温水箱3内顶部通过隔板设置有喷雾装置6,所述喷雾装置6通过连通管与降温水箱3内部相连,所述喷雾装置6顶部连接设置有喷雾管柱8,所述喷雾管柱8上方连接设置有若干根伸缩喷雾软管7,所述伸缩喷雾软管7顶端连接设置有喷雾头11,所述喷雾头11上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孔15,所述制冷器4通过水管与降温水箱3相连通,所述降温水箱3上设置有加水管12,所述降温水箱3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3,所述喷雾管柱8内壁上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4,所述喷雾管柱8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护理架2上设置有推杆21,所述降温水箱3上设置有观察水位计,所述护理架2上设置有护理槽、毛巾槽和药品存储槽,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4、喷雾装置6、制冷器4和照明灯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喷雾管柱8贯穿护理架2与喷雾装置6的喷雾口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控制器5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10。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设备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9。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降温水箱和制冷器相连通进行水制冷,再配合喷雾装置进行喷雾经喷雾管柱传递到喷雾头进行喷雾操作;实现了喷雾降温的效果;在设备底座下方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另外温湿度传感器、喷雾装置、制冷器和照明灯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器5相连,经控制器控制操作,功能齐全,在给患者物理降温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