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管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84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管针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临床上注射药物以及溶药、加药的专用针头,尤其是一种复合管针头。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02255408.4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医用复合管通气孔针头,它由针头座与针头体固定连接构成,针头体由液腔和气腔组成,液腔后端与针头座内孔相通,前端为进出液孔。气腔后端位于针头座一侧,为通气孔,前端为进出气孔。

然而,目前临床上溶药、加药所用针头多为各医疗器械厂家生产的12号单孔针头,直径仅有1.2mm,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是直接把针头从中间分隔成液腔和气腔,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可行,但不利于工业上的生产制造,并且该专利通气孔为开放式结构,无法更好的改变压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管针头,该复合管针头利用针座侧壁通孔形成外腔体出口,结构简单,容易成型,成本低,能够在加液抽液的过程中自动调整药瓶中的气压,便于液体进出药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管针头,由针座和针管构成,所述针座由针座内壁、针座外壁及针座腔体构成,针座腔体设置在针座内壁和针座外壁之间,针座外壁上设置有外壁通孔,外壁通孔与针座腔体连通;所述针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内壁固定连接,外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与针座腔体连通。

所述针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内壁固定连接,外管的固定端同时与针座外壁和针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与针座连通,外管与针座腔体连通。

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自由端平齐。

所述内管和外管平行。

所述外壁通孔设置有与注射器乳头匹配的接口。

所述外壁通孔设置有软管,软管末端连接有与注射器乳头匹配的接口。

所述针头的自由端是平面或斜面,或者是侧孔针头。

所述针座外壁和外管为一体,针座内壁和内管为一体,内管插入外管构成复合管。外针管直径大于常用针管,外针座内部中空,外针座底部设置有封堵,该封堵是硅胶或塑料,外针座设置有通孔,使用时,将现有的针头插入封堵,实现内外管隔离的效果,只需要制造外针管和针座即可,内针管可用现有针头。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普通针头相比,它可利用一个腔体的检测来保证从另一个腔体注射药物时避免进入血管,从而减少注射并发症。还可以在加液抽液的过程中自动调整药瓶中的气压,便于液体进出药瓶;

2、本实用新型采用针管内套接细管的结构,用到的两种针头与普通针头的规格型号完全相同,与各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注射器完全配套,结构简单,容易成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直接把针头分隔成两个腔体,工业上难以生产制造的问题,既便于厂家迅速推广,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3、通气孔可外接软管、注射器、三通等,可以人为改变(增大或减小)瓶内压强,或直接通入两种药物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管针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复合管针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针管;2-针座;3-外管;4-内管;5-外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复合管针头,由针座和针管构成,所述针座由针座内壁、针座外壁及针座腔体构成,针座腔体设置在针座内壁和针座外壁之间,针座外壁上设置有外壁通孔,外壁通孔与针座腔体连通;所述针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内壁固定连接,外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与针座腔体连通。

所述针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内管的固定端与针座内壁固定连接,外管的固定端同时与针座外壁和针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与针座连通,外管与针座腔体连通。

所述外管和内管的自由端平齐。

所述内管和外管平行。

所述外壁通孔设置有与注射器乳头匹配的接口。

所述外壁通孔设置有软管,软管末端连接有与注射器乳头匹配的接口。

所述针头的自由端是平面或斜面,或者是侧孔针头。

所述针座外壁和外管为一体,针座内壁和内管为一体,内管插入外管构成复合管。外针管直径大于常用针管,外针座内部中空,外针座底部设置有封堵,该封堵是硅胶或塑料,外针座设置有通孔,使用时,将现有的针头插入封堵,实现内外管隔离的效果,只需要制造外针管和针座即可,内针管可用现有针头。

本结构用到的两种针头与普通针头的规格型号完全相同,与各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注射器完全配套,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直接把针头分隔成两个腔体,工业上难以生产制造的问题,既便于厂家迅速推广,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首先将本针头装在普通注射器上;

2、将针头插入大液体瓶内抽取溶药液体,液体瓶在上针头在下,拉动针栓,液体经过针头的液体通道进入注射器,液体瓶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自动经过针头的气体通道进入液体瓶内,调节瓶内外的气压平衡,抽液时的阻力明显减小;

3、将拔出针头再由上向下插入粉剂药瓶,按下针栓,液体开始进入药瓶,瓶内气压升高,瓶内气体经过针头的气体通道排出药瓶,瓶内外气压自动调节,加液阻力明显减小。药物溶好后再抽回注射器,再加入大液体瓶,这两步操作同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