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30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舌侧隐形正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保障意识的提高,对于牙颌畸形矫治的需求越来越大,希望改善牙颌健康的同时,对美学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颌前突、单颌前突、开合、开唇露齿等各类错颌畸形严重影响人们的面型,因此传统支抗体系以牙齿互为支抗,牙会相对方向移动,矫治幅度和效果受限,出于对美观的要求,隐形矫治器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目前市面上的隐形矫治器按固定方式划分有两类,第一类为固定矫治器,包括标准唇侧陶瓷托槽、标准舌侧托槽、个性化舌侧托槽;第二类为活动矫治器,无托槽透明矫治器即属于此类。固定矫治器是利用弓丝与粘接在患者牙面上的带有槽沟的托槽的相互作用带动牙齿移动的,能精确控制牙齿移动;而无托槽透明矫治器是由一组按一定时间间隔更换的透明膜牙套组成,它是靠牙套材料的弹性来对牙齿产生作用的,无法精确控制牙齿移动。其中,无托槽透明矫治器简单舒适,患者可自行摘戴,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对医生的技能要求较低,但对牙齿的三维控制有限,不善于矫治复杂病例,而且非常依赖患者的配合。标准唇侧陶瓷托槽颜色接近牙齿本色或为透明状,使用后不易被人察觉,故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美观效果,但稍加注意或在近距离还是会被看到,特别是上颌唇侧托槽,一般人微笑或说话时,上颌牙齿总会暴露出来,佩戴唇侧陶瓷托槽,还是较容易被发现,美观效果有限。标准舌侧托槽和个性化舌侧托槽是粘接于患者牙齿的舌侧面的,完全不影响美观,是最理想的隐形矫治器。标准舌侧托槽是标准生产的通用产品,而牙齿的舌侧面是不规则的,标准舌侧托槽无法适应所有患者的牙面,需要在托槽底板填充较厚的树脂来填补托槽底板与牙面之间的空隙,故标准舌侧托槽会远离牙齿表面,使患者感到不适,特别是下颌,托槽会刺激舌体,是影响患者舒适度的重要原因,并且托槽容易脱落,影响矫治效果,另外标准舌侧托槽的临床操作难度大。个性化舌侧托槽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是根据每个患者的牙齿来进行设计的,无需填充粘接剂补偿,故托槽可尽可能的接近牙齿表面,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外个性化舌侧托槽也解决了标准舌侧托槽手工定位不准确、托槽脱落后再粘接定位困难,且精确性差、托槽脱落率高等问题。然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相对技术难度较高,并且由于是个性化制作,个性化舌侧托槽的费用较高。由此可见,目前市面上的隐形矫治器各有优缺点。无托槽透明矫治器对医生技能要求低,美观效果较好,但适应症窄,矫治效果很难保证,而且非常依赖患者的配合;唇侧陶瓷托槽适应症宽,医生掌握程度高,矫治效果有保证,但美观效果一般;标准舌侧托槽适应症宽,矫治效果好,美观效果佳,但舒适度差,操作难度大,对医生技能要求高;个性化舌侧托槽适应症宽,矫治效果佳,美观效果佳,但下颌舒适度较差,对医生技能要求较高,矫治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费用低、安全性高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矫治效果好、隐形效果佳,并且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舌侧隐形正畸装置,包括多个矫正托槽、与所述矫正托槽焊接连接的托槽底板、以及将各个矫正托槽串联起来的舌侧弓丝,所述托槽底板与舌侧牙面完全贴合,所述托槽底板的靠近舌侧牙面的一面焊接有不锈钢网;所述矫正托槽包括托槽体和托槽盖,所述托槽体和托槽盖滑动连接,所述托槽底板与所述托槽盖焊接连接,所述托槽体上设有所述舌侧弓丝穿过的槽沟。

进一步地,所述托槽体上设有燕尾槽,所述托槽盖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托槽底板的厚度为0.3-0.6mm。所述托槽底板的形状为仿牙冠状。

进一步的,所述槽沟为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上嵌设有将所述舌侧弓丝限定在方形槽内的橡胶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舌侧弓丝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舌侧弓丝为镍钛弓丝或不锈钢弓丝。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首先通过托槽体和托槽盖的滑动,在矫正托槽正常工作时,能够稳定地固定托槽盖的位置,将舌侧弓丝限定于槽沟中,不会影响舌侧弓丝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正常滑动,使得正畸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依靠在口腔内部的舌侧使用正畸装置,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矫治错(牙合)畸形,在说话或自然状态张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正畸装置不会暴露出来,能达到较佳的隐形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的矫正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包括多个矫正托槽10、与所述矫正托槽10焊接连接的托槽底板20、以及将各个矫正托槽10串联起来的舌侧弓丝30,所述托槽底板20与舌侧牙面完全贴合,所述托槽底板20的靠近舌侧牙面的一面焊接有不锈钢网,通过不锈钢网有助于提高托槽底板20粘接在牙面上的粘结力。如图2所示,所述矫正托槽10包括托槽体11和托槽盖12,所述托槽体11和托槽盖12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托槽体11上设有燕尾槽41,所述托槽盖12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41相适配的燕尾块42,使得托槽体11和托槽盖12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有无松动。所述托槽底板20与所述托槽盖12焊接连接,所述托槽体11上设有所述舌侧弓丝30穿过的槽沟13,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通过托槽体11和托槽盖12之间的滑动,可使托槽盖12移动到正常的位置,以将托槽盖12上的托槽底板20与舌侧牙面完全贴合。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槽沟13为方形槽,并且所述方形槽上嵌设有将所述舌侧弓丝30限定在方形槽内的橡胶圈(图中未标示),通过橡胶圈防止舌侧弓丝30从槽沟13中脱离出来,舌侧弓丝30的矫正力通过矫正托槽10传递到牙齿,使牙齿得到预期的移动,以对牙齿进行矫正。

优选地,所述托槽底板20的厚度为0.3-0.6mm,且所述托槽底板20的形状为仿牙冠状,这样有利于保护口腔软组织,改善了矫正托槽10在口腔中的生物相容性和托槽底板20在矫治过程中的美容性。另外,所述舌侧弓丝30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舌侧弓丝30为镍钛弓丝或不锈钢弓丝。

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首先通过托槽体11和托槽盖12的滑动,在矫正托槽10正常工作时,能够稳定地固定托槽盖12的位置,将舌侧弓丝30限定于槽沟13中,不会影响舌侧弓丝30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正常滑动,使得正畸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的舌侧隐形正畸装置依靠在口腔内部的舌侧使用正畸装置,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矫治错(牙合)畸形,在说话或自然状态张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正畸装置不会暴露出来,能达到较佳的隐形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