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93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器,属于心血管内科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现有的心血管内科引流器在使用时不方便,而且浪费时间,效率低,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器,它包含引流箱、隔板、单向阀、引流管、引流头、抽气泵、控制开关、蓄电池、限位筒、浮球、报警器、检测开关、排液阀;引流箱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引流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隔板将引流箱分隔成引流仓与储液仓,引流仓与储液仓通过单向阀连接,引流仓的上端安装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前端安装有引流头,抽气泵安装在引流箱的上端,且抽气泵的抽气管与引流仓的上端连接,抽气泵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抽气泵连接,储液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孔,限位筒的内部设置有浮球,限位筒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开关,检测开关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检测开关的另一端与报警器连接,储液仓的右下端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为加强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开关为防水式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引流与排液,且能实现实时检测,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箱;2-隔板;3-单向阀;4-引流管;5-引流头;6-抽气泵;7-控制开关;8-蓄电池;9-限位筒;10-浮球;11-报警器;12-检测开关;13-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引流箱1、隔板2、单向阀3、引流管4、引流头5、抽气泵6、控制开关7、蓄电池8、限位筒9、浮球10、报警器11、检测开关12、排液阀13;引流箱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引流箱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2,隔板2将引流箱1分隔成引流仓与储液仓,引流仓与储液仓通过单向阀3连接,引流仓的上端安装有引流管4,引流管4的前端安装有引流头5,抽气泵6安装在引流箱1的上端,且抽气泵6的抽气管与引流仓的上端连接,抽气泵6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的一端与蓄电池8连接,控制开关7的另一端与抽气泵6连接,储液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筒9,限位筒9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孔,限位筒9的内部设置有浮球10,限位筒9的上端安装有检测开关12,检测开关12的一端与蓄电池8连接,检测开关12的另一端与报警器11连接,储液仓的右下端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排液阀13。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2为加强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开关12为防水式开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通过引流头5与引流管4的配合实现引流,控制开关7控制抽气泵6通电工作实现抽气,使得引流仓形成负压式引流,液体进入引流仓后,由单向阀3进行储液仓,当液体进入限位筒9内时,浮球10浮起,当浮球10触碰到检测开关12并使检测开关12闭合时,报警器11通电实现报警,此时,提示需要放液,而且由排液阀13放液时,不会影响引流仓正常工作,节省时间,且操作简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