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48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的给药方式主要有口服片剂、口服肠溶制剂、直肠栓剂、中西药保留灌肠等。这几种给药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果能够将软膏制剂直接灌注入结肠,实现软膏制剂的结肠直接给药,即能够解决口服片剂、肠溶制剂、直肠栓剂,中西药保留灌肠等给药方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用软膏制剂的给药方式,必须要有能够将软膏制剂直接灌注入结肠的医用器具。现有的药膏灌注器大多采用推杆注射的形式,灌注药膏时需要双手操作,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而且无法灵活地控制灌注药膏的速度,不利于将药膏灌入结肠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通过在柔性材料制造的灌注筒的上下面设置两矩形板状的压板,可单手握紧并挤压两压板将灌注筒内的药膏挤出灌药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包括圆筒形的灌注筒,灌注筒一端设有灌药嘴,灌注筒的另一端设有圆管形的装药管,装药管端口处设有管盖,灌注筒的侧面刻有刻度,灌注筒的上下两面对称设有矩形板状的压板,两压板尺寸相等且相互平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灌注筒和灌药嘴均由透明的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灌注筒和灌药嘴为整体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板均由硬质PVC塑料制造,两压板均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灌注筒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药管由硬质PVC塑料制造,装药管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灌注筒端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管盖由硬质PVC塑料制造,管盖与装药管相互螺纹配合。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灌注筒的一端设有装药管和管盖,灌注筒的侧面刻有刻度,灌注筒的上下两面对称设有压板。使用时可从装药管向灌注筒内装填药膏,通过灌注筒的刻度可清晰看到药膏的装填体积。药膏装填完毕后旋紧管盖,将灌药嘴插入结肠内,单手握紧并挤压两压板将灌注筒内的药膏挤出灌药嘴。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通过手指挤压压板来向结肠灌药膏,可自由控制灌注药膏的速度,有利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变化灌药速度,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俯视图。

其中,1—灌注筒、2—压板、3—灌药嘴、4—装药管、5—管盖、6—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包括圆筒形的灌注筒1,灌注筒1一端设有灌药嘴3,灌注筒1的另一端设有圆管形的装药管4,可通过装药管4向灌注筒1内灌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装药管4端口处设有管盖5。灌注筒1的侧面刻有刻度6,灌注筒1的上下两面对称设有矩形板状的压板2,两压板2尺寸相等且相互平行。可通过挤压两压板2来挤压灌注筒1,两压板2贴合在一起后,可使得灌注筒1内的治疗软膏全部从灌药嘴3挤压出去。

结合图1和图2,灌注筒1和灌药嘴3均由透明的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无毒、无味、无臭,呈乳白色颗粒,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灌注筒1和灌药嘴3为整体式结构。压板2均由硬质PVC塑料制造,硬度大,耐磨损,两压板2均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灌注筒1上。

装药管4由硬质PVC塑料制造,装药管4通过粘结剂固定在灌注筒1端部,贴合紧密,可有效防止灌注筒1内的治疗软膏泄露。管盖5由硬质PVC塑料制造,管盖5与装药管4相互螺纹配合,管盖5与装药管4旋合后密封性好,可有效防止灌注筒1内的治疗软膏泄露。

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在使用时可从装药管4向灌注筒1内装填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通过灌注筒1的刻度6可清晰看到治疗软膏的装填体积。治疗软膏装填完毕后旋紧管盖5,将灌药嘴3插入结肠内,单手握紧并挤压两压板2将灌注筒1内的治疗软膏挤出灌药嘴3,挤入患者的结肠内部。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软膏灌注器通过手指挤压压板2来向结肠灌治疗软膏,可自由控制灌注治疗软膏的速度,有利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时刻改变灌药速度,灵活性好。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