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关节屈伸位置的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60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关节屈伸位置的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常见的突发病症之一,骨折术后多需附加石膏板用以固定骨钉,防止骨折部位移位或错位。尤其是肘关节和膝关节附近位置的骨折,因为这些位置活动较多更容易导致错位,导致二次受损影响康复进程。现有的固定方式只能固定骨折处单侧的骨骼,无法将骨折两侧的骨折同时固定,仍无法有效保证手术部位两端部的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石膏板固定手段的不足、稳定效果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腿部骨折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关节屈伸位置的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两端的夹持部和中间的保护部,夹持部和保护部均为U型板,夹持部和保护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保护部为一次冲压成弧型的板材,夹持部由若干竹片通过麻线穿孔连接,夹持部周圈设有条形挡边,挡边内侧设有U型槽,U型槽内安装有竹片,夹持部的四个端角处设有束带,束带末端设有毛面粘扣,夹持部内侧的端角外侧设有耳部,耳部上设有螺孔,保护部两侧的螺孔间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螺纹和螺帽,保护部内侧设有胶垫,夹持部内侧设有海绵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长10-15cm。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部长5-10cm。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部为直角梯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竹板为五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边内侧覆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调节方便,设立夹持部用以稳固骨折部分两侧的相对稳定,夹持部外部设有固定档边用以稳定,内部设有若干条形竹片保持肌肉的灵活和松动避免酸痛和肌肉萎缩;保护部轴连接夹持部保护骨折部位免受二次伤害;两侧的夹持部由连杆连接,夹持部间的相对距离可通过螺纹和螺帽调节,以适应不同骨折情况对骨折部位固定的不同需求,而且多次换药或拆取固定无需更换新的石膏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持部,2、保护部,3、转轴,4、竹片,5、束带,6、第二夹持部,7、连杆,8-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

一种适用于关节屈伸位置的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两端的夹持部和中间的保护部,夹持部和保护部均为U型板,夹持部和保护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保护部为一次冲压成弧型的板材,夹持部由若干竹片通过麻线穿孔连接,夹持部周边设有条形挡边,挡边内侧设有U型槽,U型槽内安装有竹片,夹持部的四个端角处设有束带,束带末端设有毛面粘扣,夹持部内侧的端角和第二夹持部的外侧端角外侧处设有耳部,耳部上设有螺孔,保护部两侧的螺孔间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螺纹和螺帽,保护部内侧设有胶垫,夹持部内侧设有海绵层。

使用时:

根据骨折部位的宽度选择适当数量的竹板安装于夹持部并用麻线穿孔连接好;

通过束带固定保护部两端的夹持部;

根据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形状的保护部,如直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并在保护部内加设胶垫用以保护骨折部位。

两夹持部的相对距离可通过连杆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

夹持部的束带扎至病患部位后方,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上所给出的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路所能实现的所有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