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
背景技术:
: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0%~75%的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肾脏损害。经皮肾镜手术是一项用于微创处理上尿路疾病尤其是肾内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有效方法,经皮肾镜手术必须建立经皮肾通道才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取石通道建立步骤是顺序多步扩张方法,其中,穿刺在B型超声引导下,利用专用中空带芯穿刺针完成,抽出针芯,将导丝从针孔放置到肾盂肾盏内,扩张以导丝作引导,用从小到大的扩张器进行扩张并逐渐增大扩张器所需号数进行扩张,最后所需型号的扩张器套接通道管,由通道管建立手术通道放置内窥镜。由于在反复交换扩张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导丝的脱出,从而导致通道丢失和通道建立失败,严重影响了经皮肾镜手术的进程,同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有安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仅需一步扩张即可顺利进入肾脏集合系统内,旨在避免反复交换扩张器导致导丝脱出进而丢失手术通道的风险,提高经皮肾镜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包括扩张器和撕开鞘,所述扩张器包括尖端导入头和定向杆,所述撕开鞘为管状结构套接所述定向杆,所述撕开鞘的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的一端设有卡孔。优选地,所述撕开鞘靠近所述尖端导入头的一侧设有第一刻度。优选地,所述定向杆的靠近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的一侧设有第二刻度。优选地,所述尖端导入头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定向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尖端导入头和所述定向杆的中轴线重合。优选地,所述尖端导入头与定向杆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圆锥角大于所述尖端导入头的圆锥角。优选地,所述扩张器内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定向杆的中轴线重合。优选地,所述定向杆远离所述尖端导入头的一端设有旋柄。优选地,所述旋柄的外径大于所述撕开鞘的内径。优选地,所述撕开鞘为竖向中分的两片式结构,包括第一半鞘和第二半鞘,所述第一半鞘和第二半鞘的靠近所述孔的一端均设有远离撕开鞘的中轴线方向的凸出部。优选地,撕开鞘的靠近旋柄的一端的外表面为磨砂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包括扩张器和撕开鞘,所述扩张器包括尖端导入头和定向杆,所述撕开鞘为管状结构套接所述定向杆,所述扩张器的尖端导入头斜面较长、尖端尖细,仅需一步扩张即可建立手术通道,防止通道扩张过程中导丝脱落,导致通道丢失;同时,所述撕开鞘的背离尖端导入头的一端设有导丝卡孔,通过该孔可将导丝固定,避免取石操作过程中导丝滑脱,大大提高了经皮肾镜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撕开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扩张器21第一半鞘11尖端导入头22第二半鞘12定向杆23凸出部13过渡段24磨砂面14旋柄25卡孔15第二刻度26第一刻度20撕开鞘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包括扩张器10和撕开鞘20,所述扩张器10包括尖端导入头11和定向杆12,所述撕开鞘20为管状结构套接所述定向杆12,所述撕开鞘20的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端设有卡孔25。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一步扩张法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组件,包括扩张器10和撕开鞘20,其中已套好撕开鞘20的扩张器10沿先前置入的导丝(未标示)从身体外部穿刺进入肾脏集合系统,再将撕开鞘20沿扩张器10推入肾脏集合系统,然后取出扩张器10后留置撕开鞘20作为手术通道,导丝通过撕开鞘20上的卡孔25固定,防止手术过程中导丝脱落,大大提高了经皮肾镜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本方案的尖端导入头11的斜面长度优选为2.5cm,便于扩张器10精确的穿刺进入人体的肾脏集合系统,方便进行一步扩张法建立取石通道,极大的简化了手术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卡孔2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撕开鞘20尾端且均匀的周向分布,本方案优选为两个沿撕开鞘20中轴线对称设置的卡孔25,在保证紧固导丝的同时,简化了组件的结构,也提高了手术的效率。请参照图3,优选地,所述撕开鞘20靠近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侧设有第一刻度26。在撕开鞘20靠近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侧设置刻度,便于手术的扩张过程中随时了解扩张的深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请参照图4,优选地,所述定向杆12的靠近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侧设有第二刻度15。在定向杆12的靠近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侧设置刻度,配合撕开鞘20上的刻度值,便于随时了解撕开鞘20沿扩张器10推进的深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尖端导入头11为圆锥体结构,所述定向杆1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尖端导入头11和所述定向杆12的中轴线重合。尖端导入头11为圆锥体结构,定向杆12为圆柱体结构,尖端导入头11和定向杆12的中轴线重合,圆锥体结构的尖端导入头11配合圆柱体结构的定向杆12,方便扩张器10旋转穿刺进入人体内而不容易发生偏斜。优选地,所述尖端导入头11与定向杆12之间设有过渡段13,所述过渡段13的圆锥角大于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圆锥角。该过渡段13为圆锥台结构,过渡段13的圆锥角大于尖端导入头11的圆锥角,使扩张器10的直径从尖端导入头11到定向杆12的变化更加平滑,减小了扩张器10的穿刺阻力,更便于扩张器10旋转穿刺进入人体。具体地,所述扩张器10内设有一通孔(未标示),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定向杆12的中轴线重合。在扩张器10内设有一通孔,通孔的中轴线与定向杆12的中轴线重合,便于扩张器10在手术过程中顺利的沿着导丝进入人体。优选地,所述定向杆12远离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端设有旋柄14。在定向杆12的尾端设置旋柄14,便于手术的穿刺过程中扩张器10顺利的旋入人体。优选地,所述旋柄14的外径大于所述撕开鞘20的内径。旋柄14的直径大于撕开鞘20的内径,可以使撕开鞘20的固定,不会从扩张器10的尾部滑脱。优选地,所述撕开鞘20为竖向中分的两片式结构,包括第一半鞘21和第二半鞘22,所述第一半鞘21和第二半鞘22的靠近所述卡孔25的一端均设有远离撕开鞘20的中轴线方向的凸出部23。撕开鞘20为竖向中分的两片式结构,包括第一半鞘21和第二半鞘22,所述第一半鞘21和第二半鞘22的背离所述尖端导入头11的一端均设有凸出部23,在撕开鞘20的尾端远离撕开鞘20的中轴线方向设置凸出部23,便于术后撕开鞘20的顺利取出,同时取消了传统的撕开鞘20尾部的卡扣设计,结构更加精简,操作更加便捷。优选地,撕开鞘20靠近旋柄14的一端的外表面为磨砂面24。在撕开鞘20的靠近背离尖端导入头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磨砂面24,增大了穿刺过程中手持的摩擦力,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