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监护仪上面测体温的探头由于需要用来测肛温或者鼻咽部的温度,探头的的使用位置比较隐私,且对探头消毒要求较高,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在对探头清洗消毒后,将探头裸露放置在工作台上,探头直接与空气接触,可能会导致探头的交叉污染以及二次污染,对下一个接受探测的病人身体造成影响,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包括管套,所述管套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管套的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罩体,且第一连接软管均与管套和罩体一体成型,所述管套与第一连接软管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套,且卡套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罩体与第二连接软管相同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连接卡块,所述罩体靠近管套的一端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罩体远离管套的一端为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下端封闭,所述罩体的内腔两侧设置有防撞软体,所述罩体靠近管套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套的直径与罩体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防滑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套与连接卡块相互匹配,且连接卡块上设置有突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为弧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与第二连接软管的材质均采用弹性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管套套接在探头的连接管上,探头插入罩体中,罩体内的防撞软体避免探头在罩体内晃动,保护了探头,防止了探头交叉感染,延长探头使用寿命,经济便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套、2第一连接软管、3罩体、4防撞软体、5第二连接软管、6卡套、7连接卡块、8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监护仪探头保护罩,包括管套1,管套1为圆柱形管状结构,管套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软管2,第一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罩体3,罩体3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为弧形状,罩体3上设置有防滑纹,且第一连接软管2均与管套1和罩体3一体成型,管套1的直径与罩体3的直径相同,管套1与第一连接软管2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软管5,第一连接软管2与第二连接软管5的材质均采用弹性橡胶,第二连接软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套6,且卡套6为圆柱形管状结构,罩体3与第二连接软管5相同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连接卡块7,卡套6与连接卡块7相互匹配,且连接卡块7上设置有突起,罩体3靠近管套1的一端为圆柱形管状结构,罩体3远离管套1的一端为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下端封闭,罩体3的内腔两侧设置有防撞软体4,罩体3靠近管套1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垫圈8。
如图2所示,罩体3和防撞软体4的形状可以根据探头的形状变换形状,从而适应各种探头的保护工作。罩体3和防撞软体4的形状一致,可以为椭圆形或者长条形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管套1套接在探头的连接管上,探头插入罩体3中,第一连接软管2将管套1和罩体3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连接软管5一端的卡套6与连接卡块配合,可将管套1和罩体3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密封垫圈8增强了其密封性,防撞软体4避免探头在罩体3内晃动,保护了探头,防止了探头交叉感染,延长探头使用寿命,经济便宜,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