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782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胃肠外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



背景技术:

胃肠造瘘术是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术式。部分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因为胃肠道远端的梗阻或者术后恢复的需求,需要通过将部分肠管拖拉着腹壁行单腔或双腔胃肠造瘘。而肠内容物对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具有腐蚀作用,这就需要在造瘘口外接造口袋,用来积攒肠内容物,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以及减少肠内容物直接流出所造成病人心里负担。通常手术后使用的造口袋为两件式,包括底盘及积便袋。底盘主要通过粘胶黏贴于腹壁,起到固定作用。而积便袋负责接合底盘,容纳肠内容物。

目前的两件式积便袋主要为两种:一种是按压式积便袋。它通过人力的按压使得底盘与积便袋相互扣合。虽然接合较紧密,但需要人力向腹部按压。在手术后的短时间内,按压往往会造成患者的剧烈疼痛以及造口旁组织崩开;另一种是螺旋式积便袋。它通过旋转使得底盘与积便袋相互扣合。这使得患者不需要承受外力按压所导致的疼痛。但旋转无法控制积便袋与底盘的扣合程度:扣合程度太紧导致更换积便袋得困难。扣合程度太松导致肠内容物经过扣合的缝隙外漏,造成患者生活中的尴尬和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在胃肠造瘘手术后中,用于收集由造瘘口排出的肠内容物(粪便)的装置,以达到对胃肠造瘘口周围良好的保护,减少术后病人的疼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包括底盘组件及积便袋组件,所述的积便袋组件适配套接在所述的底盘组件上;所述的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黏贴胶涂层、底盘接合口、三个卡锁及多圈圆形标记;所述的底盘本体为圆形结构,所述的黏贴胶涂层涂覆在所述的底盘本体的背面,所述的底盘接合口为圆环形结构并凸起设置在所述的底盘本体的正面上,所述的底盘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的直径;所述的三个卡锁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底盘接合口的外端面上,所述的三个卡锁为方形结构,所述的底盘接合口的外端面上设有底盘接合螺纹;所述的多圈圆形标记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盘本体的正面位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的内侧;所述的底盘本体、底盘接合口及多圈圆形标记为同心圆结构;所述的积便袋组件包括积便袋本体、积便袋接合口、三个“5”字形锁扣及积便袋接合面,所述的积便袋本体为方形袋体结构,所述的积便袋接合面为圆环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积便袋本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为圆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积便袋接合面上;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的内侧设有积便袋接合螺纹,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的内侧,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与所述的三个卡锁相适配,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通过螺纹适配旋接,并通过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及三个卡锁锁紧。

上述的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其中,所述的黏贴胶涂层上覆盖有一层薄膜。

上述的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其中,所述的底盘接合螺纹为两个半圈螺旋,所述的两个半圈螺旋覆盖底盘接合口的一圈,且所述的两个半圈螺旋的两端端部相互交错。

上述的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其中,所述的多圈圆形标记上标注直径。

上述的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其中,所述的底盘组件及积便袋组件为低过敏塑胶材质制成,通体光滑,无锐角。

上述的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其中,所述的积便袋本体的尾端开口,并通过夹子活动封闭。

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旋转并卡紧积便袋,使得积便袋和底盘扣合良好,不会造成肠内容物的外漏,同时更换方便,不造成患者的疼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的底盘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的积便袋组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旋转卡锁式两件式造口袋,包括底盘组件及积便袋组件,所述的积便袋组件适配套接在所述的底盘组件上;所述的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1、黏贴胶涂层、底盘接合口2、三个卡锁3及多圈圆形标记4;所述的底盘本体1为圆形结构,所述的黏贴胶涂层涂覆在所述的底盘本体1的背面,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为圆环形结构并凸起设置在所述的底盘本体1的正面上,所述的底盘本体1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的直径;所述的三个卡锁3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的外端面上,所述的三个卡锁3为方形结构,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的外端面上设有底盘接合螺纹;所述的多圈圆形标记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底盘本体1的正面位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的内侧;所述的底盘本体1、底盘接合口2及多圈圆形标记4为同心圆结构;所述的积便袋组件包括积便袋本体5、积便袋接合口6、三个“5”字形锁扣7及积便袋接合面8,所述的积便袋本体5为方形袋体结构,所述的积便袋接合面8为圆环形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的积便袋本体5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6为圆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积便袋接合面8上;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6的内侧设有积便袋接合螺纹,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7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6的内侧,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7与所述的三个卡锁3相适配,所述的积便袋接合口6与所述的底盘接合口2通过螺纹适配旋接,并通过所述的三个“5”字形锁扣7及三个卡锁3锁紧。

所述的黏贴胶涂层上覆盖有一层薄膜,不使用时通过薄膜覆盖,保持黏贴胶涂层的粘性,便于底盘本体1的粘贴。

所述的底盘接合螺纹为两个半圈螺旋,所述的两个半圈螺旋覆盖底盘接合口2的一圈,且所述的两个半圈螺旋的两端端部相互交错。

所述的多圈圆形标记4上标注直径,便于修剪出与造瘘口相仿大小的通孔。

所述的底盘组件及积便袋组件采用低过敏塑胶材质制成,通体光滑,无锐角。

所述的积便袋本体5的尾端开口9,并通过夹子活动封闭,封闭后的积便袋本体5可用于积便,不会漏出。

底盘本体1较硬,可轻微弯曲。积便袋组件的积便袋接合口6较硬,其余部分较软。

使用时,用毛巾擦净造瘘口周围皮肤,去除粪便,碘伏等影响黏贴的因素。将底盘组件和积便袋组件分离,使用剪刀于底盘本体1中心减去略大于造瘘口直径的合适圆形,撕去覆盖薄膜,将底盘本体1黏贴于造瘘口旁。

将积便袋本体5和底盘本体1通过底盘接合口2和积便袋接合口6初步接合,旋转积便袋本体5,使得接合逐渐紧密。旋转至最后,再次稍用力旋转,即可将积便袋接合口6上三个“5”字型锁扣7扣合在底盘接合口2的三个凸起的方形卡锁3上,使得积便袋本体5和底盘本体1完全贴合锁扣。再将积便袋本体5尾端的开口9使用夹子封闭。这就能使得积便袋发挥积攒肠内容物的作用。

需要更换积便袋组件的时候,只需按照原有方法,使得底盘本体1和积便袋本体5接合的三个“5”字型锁扣7和三个卡锁3相互分离,再逐步反向旋转,即可将积便袋本体5取下,更换新的积便袋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旋转并卡紧积便袋,使得积便袋和底盘扣合良好,不会造成肠内容物的外漏,同时更换方便,不造成患者的疼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