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89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智能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剧增、运动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被筛查出来,目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进行治疗,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1986年,美国医生Murry及同事在实验室中发现,缺血预防能够延缓缺血心急致命性细胞损伤,通过调动肌体自身的抗缺血机能,开创一种缺血预适应治疗方法。经过肢体反复缺血的训练,能够对心、脑的缺血产生保护。这种方法是让身体远端做反复的缺血训练,这种缺血对胳膊是安全、无害的。缺血以后,胳膊会对缺血产生一种抵抗,就是抗缺血。抗缺血会产生一种物质,随着血流到全身,到了大脑、肾脏、心脏。一旦下次再次发生缺血现象,它就会对缺血产生耐受,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意外事故。这种方法对预防中风也有较好的效果。一些医院对此做了大量的安全性实验研究,以及一系列心脏手术前后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缺血预适应治疗方法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猝死是安全有效的。然而,行业目前并没有利用该原理进行医疗器械的研发,行业目前的医疗器械还不具有血压、血氧、心电检测及云数据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的技术问题,通过缺血训练预达到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猝死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包括保护仪本体、充气带、测量端,所述保护仪本体中设置中央处理器CPU、电源、气泵,测量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扬声器、TF/SD卡槽。

所述充气带通过橡胶管与保护仪本体中的气泵连通,充气带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气泵通过驱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上电连接有储存模块、WIFI模块和GPRS通信模块;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图形处理器GPU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扬声器通过功放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一键修复模块,一键修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TF/SD卡槽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源为中央处理器CPU供电。

使用该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进行缺血训练时,首先将充气带佩戴在用户胳膊或腿上,测量端设置于胳膊与充气带之间;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控制驱动模块使气泵启动为充气带充气,当压力升高到设定值时,停止充气,并保持此压力值5-10分钟后,缺血部位释放活性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后,激活细胞内激酶通路发生级联反应,激发保护机制,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同时保护脑、肝、肾、肺多个脏器功能;最后中央处理器CPU控制排气阀打开,放气泄压,完成一次缺血训练,休息一段时间后重复上述过程。每天早晚各一次缺血训练可达到预防、治疗效果,经过反复、短暂、局部的肢体缺血在灌注,在身心安静的环境下长期坚持使用,方能发挥最大效用,一旦下次再次发生缺血现象,它就会对缺血产生耐受,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意外事故,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脑猝死、脑供血不足、心率失常等。在缺血训练过程中,能够通过显示屏实时检测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方便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缺血训练时间和充气带压力值。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通过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用户在每次缺血预适应训练时通过指纹识别查看长久以来每次训练的血压、脉搏检测结果,通过对比能够直观的看出多次训练的效果和肌体缺血预适应的治疗趋势,方便合理调整充气带压力和每次缺血训练的时间控制。每台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可供多人使用,通过指纹识别保证每个用户储存的多次训练结果不会紊乱。

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能够准确稳定测量血氧饱和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具体数据。所述血糖监测模块能够准确稳定测量血糖浓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具体数据。通过设置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通过手机APP,可远程查询相关测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健康状况给出基本评估,并对可能情况进行预警预判。

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一键修复模块,一键修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通过设置一键修复模块对该保护仪进行出厂设置重置,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修复,保证仪器达到最佳稳定状态。

在测量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将被测量者佩戴的充气带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分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直接送A/D转换器得到充气带的绝对压力值,另一路信号送给带通滤波器、固定增益放大器,提取脉搏信号,并将得到的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通常还会将数据和对应的时间/日期存储到非易失存储器内。设置带通滤波器其目的是滤掉直流成分,以及滤掉人体与充气带摩擦的高频噪声和50Hz工频噪声、电路噪声、气泵与气阀噪声等,使软件能准确地提取脉搏振动波。

所述WIFI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用于将检测的血压参数、脉搏参数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利用互联网云平台(阿里云)健康平台对使用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数据中心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应用。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普及化及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延伸效应最大化。中央处理器CPU控制GPRS通讯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将测量结果传送给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方便用户查看、记录。建立使用者和医生的APP,让使用者与医生零距离接触;建立使用者健康数据档案,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人体生命特征的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中,还包括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按键单元设有求救按键,按下所述求救按键,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GSM单元拨打指定的号码。

所述储存模块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提示语音信息,中央处理器CPU将储存模块中存储的提示语音信息通过音频DAC输出,经放大器后驱动扬声器。在进行血压、脉搏预适应缺血训练时,会对用户进行相应步骤的语音提示,防止操作不当;同时当充气带压力过大,导致患者血压过高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者对充气带进行适当泄气降低压力。

在缺血训练的全过程中,同时播放特设音乐(如养生音乐等),导入节奏节拍,引导使用者进入超觉静坐状态,达到植物神经调节效果,从而实现调节心率、血压、胃肠蠕动等反馈疗愈法。将存储有音乐文件的SD卡插入TF/SD卡槽中,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功放模块进行音乐播放,其播放方式可以选择,如指定播放方式、顺序播放、随机播放等。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采用ARM应用处理器,以满足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的性能需求,提高了产品可靠度与可扩展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为可充式锂电池,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孔,通过充电插孔接通外部电源为可充式锂电池充电。气泵和模拟电路要求5V或3.3V供电,数字电路根据具体采用的测量技术选择3.3V或1.8V供电。使用USB接口对内置锂电池进行充电,操作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为彩色TFT液晶显示器,采用彩色TFT液晶显示器,尺寸为2.8寸,分辨率320*240,可以显示更多内容。液晶集成LCD控制器,方便与微控制器接口。利用多个LED提供背光源。可以采用线性稳压器提供白光LED驱动。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确认”、“记忆”、“开始”、“设置”按键,且“电源开关”、“确认”、“记忆”、“开始”按键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对仪器进行出厂设置重置,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修复,保证仪器达到最佳稳定状态。

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减少按键数量,智能化程度高,方便操作,且美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用户通过使用该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对远端肢体进行缺血训练,经过反复、短暂、局部的肢体缺血在灌注,使缺血部位释放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后,激活细胞内激酶通路发生级联反应,激发保护机制,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绞痛、改善心功能,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通过设置中央处理器CPU、压力传感器,能够精确控制缺血训练过程中,充气带的压力和训练时间,通过显示屏实时检测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方便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缺血训练时间和充气带压力值。

3、通过设置WIFI模块、GPRS通讯模块实现无线通信,能够将训练中的检测结果传送给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和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方便用户查看、记录。

4、通过播放养生音乐等,引导使用者进入超觉静坐状态,达到植物神经调节效果,从而实现调节心率、血压、胃肠蠕动等反馈疗愈法。

5、通过指纹识别模块,用户在每次缺血预适应训练时通过指纹识别查看长久以来每次训练的血压、脉搏检测结果,通过对比能够直观的看出多次训练的效果和肌体缺血预适应的治疗趋势,方便合理调整充气带压力和每次缺血训练的时间控制。每台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可供多人使用,通过指纹识别保证每个用户储存的多次训练结果不会紊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所述保护仪本体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测量的框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所述保护仪本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包括保护仪本体1、充气带2、测量端,所述保护仪本体中设置中央处理器CPU、电源、气泵,测量端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3、扬声器5、TF/SD卡槽;

所述充气带通过橡胶管与保护仪本体中的气泵连通,充气带2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气泵通过驱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上电连接有储存模块、WIFI模块和GPRS通信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所述保护仪本体1上设置有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一键修复模块,一键修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图形处理器GPU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扬声器5通过功放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所述TF/SD卡槽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源为中央处理器CPU供电。

使用该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进行缺血训练时,首先将充气带佩戴在用户胳膊或腿上,测量端设置于胳膊与充气带之间;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控制驱动模块使气泵启动为充气带充气,当压力升高到设定值时,停止充气,并保持此压力值5-10分钟后,缺血部位释放活性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后,激活细胞内激酶通路发生级联反应,激发保护机制,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同时保护脑、肝、肾、肺多个脏器功能;最后中央处理器CPU控制排气阀打开,放气泄压,完成一次缺血训练,休息一段时间后重复上述过程。每天早晚各一次缺血训练可达到预防、治疗效果,经过反复、短暂、局部的肢体缺血在灌注,在身心安静的环境下长期坚持使用,方能发挥最大效用,一旦下次再次发生缺血现象,它就会对缺血产生耐受,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意外事故,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脑猝死、脑供血不足、心率失常等。在缺血训练过程中,能够通过显示屏实时检测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方便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缺血训练时间和充气带压力值。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4,通过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用户在每次缺血预适应训练时通过指纹识别查看长久以来每次训练的血压、脉搏检测结果,通过对比能够直观的看出多次训练的效果和肌体缺血预适应的治疗趋势,方便合理调整充气带压力和每次缺血训练的时间控制。每台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可供多人使用,通过指纹识别保证每个用户储存的多次训练结果不会紊乱。

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血糖监测模块和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所述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能够准确稳定测量血氧饱和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具体数据。所述血糖监测模块能够准确稳定测量血糖浓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具体数据。通过设置大数据智能监测分析模块,通过手机APP,可远程查询相关测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健康状况给出基本评估,并对可能情况进行预警预判。

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一键修复模块,一键修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通过设置一键修复模块对该保护仪进行出厂设置重置,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修复,保证仪器达到最佳稳定状态。

在测量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将被测量者佩戴的充气带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分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直接送A/D转换器得到充气带的绝对压力值,另一路信号送给带通滤波器、固定增益放大器,提取脉搏信号,并将得到的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通常还会将数据和对应的时间/日期存储到非易失存储器内。设置带通滤波器其目的是滤掉直流成分,以及滤掉人体与充气带摩擦的高频噪声和50Hz工频噪声、电路噪声、气泵与气阀噪声等,使软件能准确地提取脉搏振动波。

所述WIFI模块与中央处理器CPU电连接,用于将检测的血压参数、脉搏参数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利用互联网云平台(阿里云)健康平台对使用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数据中心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应用。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普及化及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延伸效应最大化。中央处理器CPU控制GPRS通讯模块实现无线通信,将测量结果传送给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方便用户查看、记录。建立使用者和医生的APP,让使用者与医生零距离接触;建立使用者健康数据档案,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检测人体生命特征的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中,还包括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按键单元设有求救按键,按下所述求救按键,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GSM单元拨打指定的号码。

所述储存模块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提示语音信息,中央处理器CPU将储存模块中存储的提示语音信息通过音频DAC输出,经放大器后驱动扬声器。在进行血压、脉搏预适应缺血训练时,会对用户进行相应步骤的语音提示,防止操作不当;同时当充气带压力过大,导致患者血压过高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者对充气带进行适当泄气降低压力。

在缺血训练的全过程中,同时播放特设音乐(如养生音乐等),导入节奏节拍,引导使用者进入超觉静坐状态,达到植物神经调节效果,从而实现调节心率、血压、胃肠蠕动等反馈疗愈法。将存储有音乐文件的SD卡插入TF/SD卡槽中,通过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功放模块进行音乐播放,其播放方式可以选择,如指定播放方式、顺序播放、随机播放等。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采用ARM应用处理器,以满足具有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的智能血管保护仪的性能需求,提高了产品可靠度与可扩展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为可充式锂电池,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孔,通过充电插孔接通外部电源为可充式锂电池充电。气泵和模拟电路要求5V或3.3V供电,数字电路根据具体采用的测量技术选择3.3V或1.8V供电。使用USB接口对内置锂电池进行充电,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彩色TFT液晶显示器,采用彩色TFT液晶显示器,尺寸为2.8寸,分辨率320*240,可以显示更多内容。液晶集成LCD控制器,方便与微控制器接口。利用多个LED提供背光源。可以采用线性稳压器提供白光LED驱动。所述保护仪本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确认”、“记忆”、“开始”、“设置”按键6,且“电源开关”、“确认”、“记忆”、“开始”按键6均与中央处理器CPU之间电连接。对仪器进行出厂设置重置,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修复,保证仪器达到最佳稳定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3为触摸屏,减少按键数量,智能化程度高,方便操作,且美观。其他与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