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吻合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仓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兆切除,很受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的青睐和推崇。吻合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
如申请号CN201420297192.2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钉仓组件,包括钉仓及组织定位柱,组织定位柱设置钉仓前部,钉仓表面设置有钉仓孔,所述钉仓的后部设有组织止退立柱,前端钉仓孔向前超出组织定位柱,后端钉仓孔向后过组织止退立柱。
但是这种钉仓组件及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钉仓组件,多数为四排钉的结构设计,吻合效果和止血效果都不够理想,且在手术过程中,现有的钉仓组件与手术刀片会在同一次手术中使用数次,这样,既有可能降低手术刀片的锋利程度,又有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设计一种钉仓组件,保证同一次手术中的每次切除都采用全新的手术刀片,且避免已经用过的手术刀片被二次使用的钉仓结构是尤为必要的。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其用于实现一吻合器的切割动作,包括钉仓和手术刀片,所述钉仓组件还包括:一推拉杆,其用于带动所述手术刀片进行切割运动;
一限位块,其用于对处于卡停状态的所述推拉杆进行限位;
一钉仓保险,其用于在第一位置时保证所述推拉杆通过所述限位块,并在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推拉杆处于卡停状态。
较佳的,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一抵触部,所述的推拉杆下方设置有一弹簧片,当所述钉仓保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推拉杆被所述弹簧片抬起,使所述推拉杆被所述限位块限位。
较佳的,所述推拉杆上还设置有一保险推块,所述保险推块能够带动所述钉仓保险转动,使所述钉仓保险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较佳的,所述手术刀片一端设置有卡刀母头,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刀母头相对应的卡刀公头,所述卡刀母头与所述卡刀公头相互卡接,从而使所述手术刀片与所述推拉杆连接固定。
较佳的,所述钉仓上设置有切割刀滑道,所述切割刀滑道两侧各设置有三排钉仓孔,每排所述钉仓孔的起始位置不相同,相邻两排的钉仓孔分布位置相互交错。
较佳的,所述钉仓保险上设置有一旋转卡块,通过所述旋转卡块将所述钉仓保险卡接于所述钉仓上,使所述钉仓保险仅能够绕所述旋转卡块转动。
较佳的,所述钉仓保险一端尾部设置有一扭力片,所述扭力片端面与所述钉仓相抵接,使所述钉仓保险能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钉仓保险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扭力片的尾端又会与所述钉仓相抵触,从而使所述钉仓保险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
较佳的,所述钉仓保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钉仓保险下压所述推拉杆,使所述推拉杆能够顺利通过所述限位块。
一种具有如上述所述钉仓组件的吻合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计所述钉仓保险能够对所述钉仓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只有当所述钉仓保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钉仓组件才能够被击发,而当所述钉仓保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默认所述钉仓组件为非全新状态,进而防止非全新状态的所述钉仓组件被二次使用导致的二次击发;2、在所述钉仓上布置6排所述钉仓孔,较传统的四排钉仓孔排数钉缝更加紧密,能起到更佳的止血效果,且每排钉仓孔的起始位置略不相同,相邻两排的钉仓孔分布位置相互交错,从减少切口处的出血点,使出血位置钉缝更加合理,比并排布置的钉仓孔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3、所述手术刀片与所述推拉杆为卡接连接、分体式设计,与传统的手术刀片和吻合器器身相组合的形式相比,采用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在同一次手术中对手术刀片的反复使用,实现手术过程中在不拆卸吻合器的情况下对手术刀片的更换,从而保证每次切割使用的都是新刀片;4、设计所述扭力片,使所述钉仓保险能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从而使所述钉仓组件不会因为晃动撞击等因素意外的切换使用状态,对手术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所述钉仓保险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扭力片的尾端又会与所述钉仓相抵触,从而使所述钉仓保险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且使所述钉仓保险不会因为晃动撞击等因素意外的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在每个钉仓组件完成过一次击发动作后,该钉仓组件将会报废,无法完成第二次击发,此时只有更换新的钉仓组件才能继续进行手术,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同一次手术中的每次切割所采用的手术刀片都为全新的,进而避免已经用过的手术刀片被二次使用,保证了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刀片是最新的和最锋利的,防止手术中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钉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钉仓保险未触发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钉仓保险触发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拉杆与弹簧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夹持子单元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夹持子单元尾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钉仓座下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抵钉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切割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钉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枪管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12是夹持传动子单元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夹持传动子单元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剪切传动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旋转传动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旋转内头位置示意图;
图18是旋转联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旋转接头内部示意图;
图20是内芯与旋转联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1是转动头结构示意图;
图22是转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锁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自动复位结构示意图;
图25是转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钉仓组件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钉仓组件,包括:一钉仓131,其为所述钉仓组件的主体结构部分;一手术刀片132,其用于对手术部位进行切割;
所述钉仓组件还包括:一推拉杆134,其用于带动所述手术刀片132进行切割运动;
一限位块135,其用于对处于卡停状态的所述推拉杆134进行限位;
一钉仓保险133,其用于在第一位置时保证所述推拉杆134通过所述限位块135,并在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推拉杆134处于卡停状态;这样,所述钉仓保险133在第一位置时,默认所述钉仓组件为全新状态,所述推拉杆134可以顺利通过所述限位块135,从而带动所述手术刀片132实现击发动作;而当所述钉仓保险133处于第二位置时,默认所述钉仓组件为非全新状态,从而在所述限位块135的作用下,限制所述推拉杆134的运动,进而防止非全新状态的所述钉仓组件被二次使用导致的二次击发。
所述钉仓131上设置有切割刀滑道,所述切割刀滑道用于使所述手术刀片在其内部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当所述手术刀片作用于手术部位时,所述手术刀片会沿着所述切割刀滑道将患病部位切开,此时为避免患病部位有大量血液流出,应先将切口两侧进行钉缝,所述切割刀滑道两侧各设置有数排钉仓孔1311,当所述钉仓孔排数越多时,对患病部位切口进行钉缝后,切口处的吻合效果与止血效果越佳,本实用新型中,选取的钉仓孔排数总计为6排,即,所述切割刀滑道两侧各设置3排所述钉仓孔;6排钉仓孔排数较传统的四排钉仓孔排数能起到更佳的止血效果。每排钉仓孔1311的起始位置略不相同,相邻两排的钉仓孔分布位置相互交错,从减少切口处的出血点,使出血位置钉缝更加合理,比并排布置的钉仓孔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所述手术刀片132由所述推拉杆134带动进行切割运动,所述手术刀片132一端设置有卡刀母头1321,所述推拉杆134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刀母头1321相对应的卡刀公头1341,当所述钉仓组件安装到吻合器装置上时,所述卡刀母头1321与所述卡刀公头1341相互卡接,从而使所述手术刀片132与所述推拉杆134连接固定;所述手术刀片132与所述推拉杆134为卡接连接、分体式设计,与传统的手术刀片和吻合器器身相组合的形式相比,采用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在同一次手术中对手术刀片的反复使用,实现手术过程中在不拆卸吻合器的情况下对手术刀片的更换,从而保证每次切割使用的都是新刀片。
所述推拉杆134由所述限位块135下部穿过,所述限位块135上方设置有所述钉仓保险133,所述推拉杆134上设置有一抵触部1343,当所述钉仓保险13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钉仓保险133将所述推拉杆134下压,所述抵触部1343不与所述限位块135碰触,从而使所述推拉杆134上的所述抵触部1343能够顺利的从所述限位块135处穿过,从而使所述推拉杆134带动所述手术刀片132实现击发动作;所述钉仓保险133在第一位置时,默认所述钉仓组件为全新状态;
配合图4所示,所述的推拉杆134下方设置有一弹簧片136,当所述钉仓保险133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钉仓保险133被打开,从而无法将所述推拉杆134压下,所述推拉杆134被所述弹簧片136抬起,此时,当所述推拉杆134移动时,所述抵触部1343会与所述限位块135碰触,从而使所述推拉杆134处于卡停状态,在所述限位块135的作用下,限制所述推拉杆134的运动;所述钉仓保险133处于第二位置时,默认所述钉仓组件为非全新状态,由于推拉杆134的移动被限制,进而防止非全新状态的所述钉仓组件被二次使用导致的二次击发;
所述推拉杆134上还设置有一保险推块1342,当所述钉仓保险13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推拉杆134能够被击发,在所述推拉杆134的击发过程中,所述保险推块1342能够带动所述钉仓保险133转动,使所述钉仓保险133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钉仓保险133被打开。
所述钉仓保险133上设置有一旋转卡块,通过所述旋转卡块将所述钉仓保险133卡接于所述钉仓131上,使所述钉仓保险133不能前后移动,仅能够绕所述旋转卡块转动;
所述钉仓保险133一端尾部设置有一扭力片,所述扭力片端面与所述钉仓131相抵接,使所述钉仓保险133能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从而使所述钉仓组件不会因为晃动撞击等因素意外的切换使用状态,对手术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所述钉仓保险133被所述保险推块1342推动时,所述保险推块1342的作用力能够克服所述扭力片的弹力,从而将所述钉仓保险133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到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钉仓保险13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扭力片的尾端又会与所述钉仓131相抵触,从而使所述钉仓保险133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且使所述钉仓保险133不会因为晃动撞击等因素意外的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即,已使用过的钉仓保险133将被打开,形成通道,失去下压推拉杆的作用,此时由于所述限位块135的作用,无法推动所述推拉杆134,从而实现空钉仓保护功能;这样,在每个钉仓组件完成过一次击发动作后,该钉仓组件将会报废,无法完成第二次击发,此时只有更换新的钉仓组件才能继续进行手术,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同一次手术中的每次切割所采用的手术刀片都为全新的,进而避免已经用过的手术刀片被二次使用,保证了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刀片是最新的和最锋利的,防止手术中的交叉感染。
一种具有上述钉仓组件的吻合器,与上述结构不同,其还包括:
一执行单元,用于实现夹持,剪切和钉缝功能动作;一传动单元,用于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的执行单元;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功能实现的时序过程;一动力单元,用于输出进行夹持、剪切和钉缝动作的动力;一电池单元,用于给电机和电路供电。一夹紧保持单元,用于维持所述闭合手柄呈闭合状态;一自动复位单元,用于在非锁定状态时使转动头自动复位。
所述的执行单元包括:一夹持子单元、一切割子单元和一钉缝子单元。
如图5-图8所示,所述夹持子单元用于完成对治疗对象的夹持动作,所述的夹持子单元包括:抵钉座111和钉仓座121,所述钉仓座121设有钉仓座滑道122,所述钉仓座滑道122两端分别为钉仓座滑道位置一1221和钉仓座滑道位置二1222,所述钉仓座121底部设有一钉仓座下滑轨124,所述抵钉座111包括抵钉座上滑轨1112、抵钉座成型槽1113、抵钉座滑块1111和圆弧凹槽1114,所述抵钉座滑块1111置于钉仓座滑道122中,可沿钉仓座滑道122滑动。所述圆弧凹槽1114外部套装有第二枪套112,所述第二枪套112有一凸块,当第二枪套轴向运动时,所述凸块将力作用于圆弧凹槽1114,用于使抵钉座滑块1111移动。当所述抵钉座滑块1111位于钉仓座滑道位置二1222处,抵钉座111呈张开状态。当抵钉座滑块1111位于钉仓座滑道位置一1221处时,抵钉座111呈闭合状态。所述夹持子单元通过第二枪套112的轴向运动完成钉仓座121与抵钉座111的夹持。
如图9所示,所述切割子单元用于在钉缝动作后对治疗对象进行剪切处理。所述的切割子单元包括切割刀151。所述切割刀151包括:切割刀上凸起152、切割刀刃153和切割刀下滑块154。所述切割刀上凸起152在抵钉座上滑轨1112内滑动,所述切割刀下滑块154在钉仓座下滑轨124内滑动。所述切割刀背部凸块155与推刀杆231结合,所述推刀杆231推动切割刀151滑动,用于切割物体。
如图10所示,所述钉缝子单元用于完成对治疗对象的钉缝动作。所述的钉缝子单元包括钉仓组件。所述钉仓组件包括钉仓1231、吻合钉1232、第一推钉片1233、第二推钉片1234、第三推钉片1235、推钉滑板1236和钉仓罩1237。所述切割刀151顶住推钉滑板1236向靠近钉仓方向运动,在推钉滑板1236的作用下,第一推钉片1233、第二推钉片1234和第三推钉片1235带动吻合钉1232向上击发,击发后的吻合钉1232撞击抵钉座成型槽1113,继而吻合钉1232变为B字形,完成缝合。
所述的传动单元包括:一夹持传动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的夹持子单元传递夹持动作;一钉缝传动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的钉缝子单元传递钉缝动作;一剪切传动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的切割子单元传递剪切动作;一旋转传动子单元,用于向夹持子单元传递旋转动作;一转动传动子单元,用于锁定所述夹持子单元的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的钉缝传动子单元和剪切传动子单元共用同一个结构。
如图11-图14所示,所述的夹持传动子单元包括:传动杆215、第一固定套214、第二固定套213、第一枪套212、闭合弹簧218、第一连接片2173和第二连接片2174,所述第一固定套214通过第一固定套销轴2141与传动杆215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套214是环形结构,其内部设有第一固定套卡槽2142。所述第一枪套212上设有第一枪套卡槽2124。所述第一枪套212一端放于第一固定套214内部,使得所述第一枪套卡槽2124与第一固定套卡槽2142对接放置,从而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套213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用于卡紧第一枪套212。因此,所述第一保护套214、第二保护套213与所述第一枪套212形成固接关系,限定了所述第一枪套212只能沿所述第一枪套212所定义的轴向移动,但没有限定其在垂直于轴向平面内的旋转。所述第一枪套212另一端与第二枪套112通过第一连接片2173和第二连接片2174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枪套212的轴向运动能够带动第二枪套112轴向运动,进而控制抵钉座111的打开或闭合。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剪切传动子单元包括:齿轮杆232、拉杆233和推刀杆231,所述推刀杆231包括并列的四个子连杆,所述推刀杆231一端与切割刀151固定连接,所述推刀杆231另一端与拉杆233卡接,所述拉杆233还与齿轮杆232连接。所述拉杆233与所述推刀杆231连接一端设有拉杆凹槽2331,用于连接所述推刀杆231。所述推刀杆231与拉杆233连接一端有推刀杆凸起2311,所述推刀杆凸起2311与所述拉杆凹槽233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杆232一端设有齿轮杆卡接凹槽2324,所述拉杆233连接所述齿轮杆232一端设有拉杆卡接件2332,所述拉杆卡接件2332与所述齿轮杆卡接凹槽2324固定连接。
如图16所示,所述旋转传动子单元包括:旋转花头251、旋转接头252和第一枪套212。所述旋转花头251与吻合器的手持部分相连接,所述枪套212作为通过微创口探入人体内部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定义一个轴,探入人体内部的其他结构沿该轴延伸设置。
所述旋转接头252包括相对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通过所述旋转接头连接公头2521与旋转接头连接母头2522进行固接。
所示旋转花头251具有一个旋转花头头部与一旋转花头尾部,所示旋转花头头部与所述旋转接头252相靠近。所述旋转花头尾部呈花朵形状,以方便操作者使用。如图17所示,所述旋转花头251还包括一个被所述旋转接头252包裹的旋转内头2511,所述旋转花头251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所述旋转接头252进行连接,并且能够带动所述旋转接头252进行沿所述第一枪套212所定义的一个轴向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旋转花头251能够旋转,并且带动其他相关的结构进行转动,但是所述旋转接头252并不必然与所述旋转花头251同时进行与所述第一枪套212所定义的轴所垂直的平面内进行转动。所述旋转花头251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枪套212在与所述第一枪套212所定义的轴所垂直的平面内进行旋转。
如图18、图19所示,所述旋转接头252设有一旋转联动件253,该旋转联动件253为一个环状结构,所述旋转联动件253上设有联动内陷2531、联动凸起2532、卡接凹槽2533和卡接凸起2534。所述卡接凹槽2533和卡接凸起2534卡接在一起,用于固定锁定拉动杆2743远离锁定杆274的一端。所述旋转联动件253为一个环状结构,首先所述旋转联动件253包括一个凸起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旋转内头相卡接,所述旋转内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联动件进行沿所述第一枪套212轴向方向运动,这种沿轴向方向的运动是由所述凸缘与所述旋转内头卡接所实现的。
所述旋转联动件253包括若干联动内陷2531,所述联动内陷2531沿所述旋转联动件253外壁向内壁下陷,在外壁形成坑状结构,在内壁形成凸起,所述联动内陷2531在所述内壁上形成的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一枪套212相配合,当所述旋转联动件253被所述旋转内头2511带动进行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枪套212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联动件253能够被所述旋转内头2511带动旋转,是由于所述旋转联动件253上设置有若干联动凸起2532,所述联动凸起2532与所述旋转内头2511具有良好的卡接,使所述旋转内头2511旋转时候,带动所述联动凸起2532从而带动所述旋转联动块253旋转。
如图20,为内芯与旋转联动件的连接示意图。所述第一枪套212中存在一个管状空腔,其中包括一管状内芯281,所述内芯281具有与所述第一枪套相似的轴,但所述轴并不一定与所述第一枪套212的轴严格相同。所述内芯281上设置有第一内芯缺块2811、第二内芯缺块2812与第三内芯缺块2813。所述第二内芯缺块2812能够与所述联动内陷2531进行匹配,这样所述旋转联动块2531进行旋转的时候,所述旋转联动块253能够通过与所述内芯缺块之间的联动作用带动所述内芯281进行转动。
所述旋转花头251通过所述旋转内头2511带动旋转联动块253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联动块253通过其上设置的旋转内陷2531带动所述内芯281与所述第一枪套212转动,并进一步带动其他结构进行旋转。
所述旋转花头251通过旋转内头2511将所述旋转联动块253进行同步运动,并且所述旋转接头252将所述旋转内头2511与所述旋转联动块253包裹固定。所述内芯281位于所述第一枪套212之内。
所述旋转联动块253上设置有联动凸块2532,所述联动块能够与一锁定拉动杆2743上设置的锁定拉动孔套接,从而能够带动所述锁定拉动杆2743进行运动,从而带动一些前端结构执行相关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相关结构也被带动,例如推动杆231。
如图21-23所示,所述转动传动子单元包括:转动头271、弹簧销2711、转动底座272、锁定杆274和锁定拉动杆2743,钉仓座111与转动头271通过弹簧销2711连接;转动头271与转动底座272一侧通过销结构2722连接,转动头271可绕转动底座272的转轴沿圆周向转动;转动底座272底部有一锁定导向槽2723,锁定杆274上套有锁定弹簧2741并置于锁定导向槽2723内,锁定杆274可在锁定导向槽2723内滑动。所述转动头271上设有棘轮2712,所述棘轮2712端部有7个齿,所述锁定杆274与棘轮2712相接触一侧有齿状结构2742,齿状结构2742可卡住棘轮2712中任意一个齿,限制转动头271转动。
锁定杆274远离转动头271的一端设有凹槽,锁定拉动杆2743与锁定杆274通过该凹槽相勾连。所述锁定拉动杆2743远离锁定杆274的另一端与旋转联动件253卡接。
向远离抵钉座111方向拉动旋转花头251,可依次拉动旋转接头252、旋转联动件253、锁定拉动杆2743和锁定杆274,当齿状结构2742与棘轮2712分离时,转动头271可绕转动底座272转轴转动。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松开旋转接头252,所述棘轮2712其中一个齿会被齿状结构2742卡住,上述过程,能够达到转动钉仓座121和抵钉座111的目的。
如图24所示,为自动复位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为转动结构示意图。所述自动复位单元包括转动底座272、转动头271与复位杆273。所述转动底座272作为自动复位单元的主体支撑结构,对所述转动头271与所述复位杆273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述转动底座272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杆273数量相同的复位导槽2721,所述复位导槽2721靠近所述转动头371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复位导槽2721远离所述转动头271的一端设置有堵头。
所述复位导槽2721用于为所述复位杆273提供滑动的空间,所述复位杆273上包括一膨起的复位限位块2731,所述复位限位块2731起限位作用,用于防止所述复位杆273脱出所述复位导槽2721,相应的所述复位导槽2721上中端设置有能够供所述复位限位块2731通过的开放段。
所述复位杆273以所述复位限位块2731为划分界限,包括复位前端2733和复位后端2732,所述复位前端2733与所述复位后端2732均有部分被放置在所述复位导槽2721中,使所述复位杆273的运动方向受所述复位导槽2721所限制。所述复位前端2733包括一复位接触头2734,所述复位接触头2734与所述转动头271上设置的转动突出端2713时刻抵触,形成抵触面。所述转动头271与所述转动底座272之间通过销结构2722进行连接,使所述转动头271能够绕所述销结构2722进行转动。
所述转动底座272上设置有锁定导向槽2723用于为锁定杆274提供容置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