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医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医用护理床是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危重病人、瘫痪病人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能随意调节床的背部和脚部的角度。即使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床边的控制器进行操作,减少照顾病、残患者的劳动强度。随着人们寿命的不断提高,社会上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对护理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老人和卧床病人的关注,功能性的护理床越来越多,它们给老人或卧床病人的生活和治疗提供了种种方便。目前,国内外的护理床技术主要有:一是采用电动或手动方式通过链轮与链或绳与滑轮机构驱动床板的相应部分运动,使人体处于坐、卧等姿势;二是采用伺服电机经减速器减速增矩后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床板的相应部分运动,实现卧床者体位的变换;三是采用线性推杆驱动连杆机构实现端坐或实现曲腿和踏脚功能。
现有的护理床大多只可以对床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调节,尤其是尾部的调整,将护理床的尾部抬高,将病人的脚抬起,而不是将病人的膝盖部位抬起,并不符合人们的屈膝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膝盖部床板可调节的简易医用护理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医用护理床,包括:通过床腿固定相连的底层床板和上层床板,该上层床板包括依次前后相连的头部床板、背部床板、臀部床板、脚部床板,所述头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头部床板、中头部床板、右头部床板,所述左头部床板与中头部床板之间、中头部床板与右头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
所述背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背部床板、中背部床板、右背部床板,所述左背部床板与中背部床板之间、中背部床板与右背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所述左头部床板与左背部床板之间、中头部床板与中背部床板之间、右头部床板与右背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
所述臀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臀部床板、中臀部床板、右臀部床板,所述左臀部床板与中臀部床板之间、中臀部床板与右臀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所述左背部床板与左臀部床板之间、中背部床板与中臀部床板之间、右背部床板与右臀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
所述脚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脚部床板、中脚部床板、右脚部床板;所述左脚部床板与中脚部床板之间、中脚部床板与右脚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所述左臀部床板与左脚部床板之间、中臀部床板与中脚部床板之间、右臀部床板与右脚部床板之间通过十字铰链相连;
所述十字铰链包括两个叶片,所述两个叶片之间由至少两个曲臂铰接,每个曲臂的一端通过长轴与一个叶片铰接,曲臂的另一端通过短轴与另一个叶片铰接,所述曲臂的中部通过连接轴铰接,以使两个叶片可在0至180°之间相互旋转;装配时两叶片分别嵌设在相邻床板的侧壁上,以使相邻床板之间可旋转;
所述左头部床板、中头部床板、右头部床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由支背电动推杆驱动的支背连杆,用于驱动所述头部床板升降,协助病人抬头、坐起;所述左背部床板、右背部床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由侧翻电动推杆驱动的侧翻连杆,用于驱动所述左背部床板、右背部床板升降,协助病人翻身;所述臀部床板靠近所述脚部床板的一侧下端面固定连接曲腿电动推杆驱动的曲腿连杆,用于驱动臀部床板的靠近脚部床板的一侧升降,以使使用时升降的位置置于病人的膝盖下方,便于病人进行屈膝。
进一步,所述底层床板的四角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脚轮,便于护理床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头部床板的相对外侧端顶面设置头部挡板,所述脚部床板的相对外侧端顶面设置尾部挡板,所述背部床板的两侧设置扶手挡板,形成阻挡。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医用护理床,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将腿部床板单独升起,用于病人屈膝;(2)相邻的床板之间嵌设隐藏的可相互旋转180°的十字铰链,避免铰链凸出设置,美观大方;(3)使用电动推杆对相应床板进行调节,易于控制,精度更高;(4)采用板式床板组件代替框架式床板,更利于电动推杆进行整体推送,防止受力不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背电动推杆1,扶手挡板2,支背连杆3,侧翻连杆4,曲腿连杆6,底层床板7,十字铰链8,尾部挡板9,头部挡板10,侧翻电动推杆11,曲腿电动推杆12,万向脚轮13,床腿14,左头部床板21,中头部床板22,右头部床板23,左背部床板24,中背部床板25,右背部床板26,左臀部床板27,中臀部床板28,右臀部床板29,左脚部床板30,中脚部床板31,右脚部床板32,叶片81,曲臂82,长轴83,短轴84,连接轴85,沉孔8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医用护理床,包括:通过床腿14固定相连的底层床板7和上层床板,底层床板7的四角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脚轮13,便于护理床的移动;该上层床板包括依次前后相连的头部床板、背部床板、臀部床板、脚部床板,头部床板的相对外侧端顶面设置头部挡板10,脚部床板的相对外侧端顶面设置尾部挡板9,背部床板的两侧设置扶手挡板2,形成阻挡;头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头部床板21、中头部床板22、右头部床板23,左头部床板21与中头部床板22之间、中头部床板22与右头部床板23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
背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背部床板24、中背部床板25、右背部床板26,左背部床板24与中背部床板25之间、中背部床板25与右背部床板26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左头部床板21与左背部床板24之间、中头部床板22与中背部床板25之间、右头部床板23与右背部床板26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
臀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臀部床板27、中臀部床板28、右臀部床板29,左臀部床板27与中臀部床板28之间、中臀部床板28与右臀部床板29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左背部床板24与左臀部床板27之间、中背部床板25与中臀部床板28之间、右背部床板26与右臀部床板29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
脚部床板包括依次左右相邻的左脚部床板30、中脚部床板31、右脚部床板32;左脚部床板30与中脚部床板31之间、中脚部床板31与右脚部床板32之间通过十字铰链8相连;左臀部床板27与左脚部床板30之间、中臀部床板28与中脚部床板31之间、右臀部床板29与右脚部床板32之间通过反向设置的十字铰链8相连。
十字铰链可选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29858.X公布的隐形铰链;如图4所示,该十字铰链8包括两个叶片81,两个叶片81之间由两个曲臂82铰接,每个曲臂82的一端通过长轴83与一个叶片81铰接,曲臂82的另一端通过短轴84与另一个叶片81铰接,曲臂82的中部通过连接轴85铰接,以使两个叶片81可在0至180°之间相互旋转;各叶片81上设置沉孔86,装配时两叶片81分别嵌设在相邻床板的侧壁上,并通过设置在沉孔86的螺钉进行固定,以使相邻床板之间可旋转;隐形铰链还可以选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703401.4公布的十字铰链。
左头部床板21、中头部床板22、右头部床板2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由支背电动推杆1驱动的支背连杆3,左背部床板24、右背部床板2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由侧翻电动推杆11驱动的侧翻连杆4;左臀部床板27、中臀部床板28、右臀部床板29靠近脚部床板的一侧下端面固定连接曲腿电动推杆12驱动的曲腿连杆6,用于驱动臀部床板的靠近脚部床板的一侧升降,以使使用时升降的位置置于病人的膝盖下方,便于病人进行屈膝。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