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因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或儿童情绪难以控制时,需要约束带辅助治疗,能及时的控制患者的情绪防止病人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患者安全,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传统的约束带直接用卡扣卡死,使用时调节不方便,尤其是约束带打结时使用麻烦,而且约束带不透明,难以观察患者的穿刺情况,为了方便使用约束带,因此需要一种使用调节方便便于观察且舒适的医疗用约束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疗用约束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用约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所述束带本体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开口处设有护盖,所述护盖靠近束带本体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束带本体靠近护盖的一侧设有卡扣槽,且卡扣槽与卡扣匹配,所述观察孔远离护盖的一端设有隔层,所述束带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上设有卡扣通孔,所述束带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束带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皮带扣,且皮带扣与卡扣通孔匹配,所述束带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靠近护盖的一侧设有第一魔鬼粘层,所述容纳槽远离护盖的一侧设有紧固层,所述紧固层靠近束带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魔鬼粘层,且第二魔鬼粘层与第一魔鬼粘层匹配,束带本体下表面设有防滑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层由一种透明且柔软的材料制成,所述隔层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隔层通过丝线与束带本体缝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盖和紧固层均由一种布料制成,且护盖和紧固层通过丝线与束带本体缝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填充有冷却袋或干燥袋或温水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护盖的一侧与束带本体远离护盖的一侧平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护盖的一侧与束带本体远离护盖的一侧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观察孔,在使用约束带的同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
通过设置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快速方便的调节约束带的松紧,提高了患者使用约束带的舒适度;
通过设置的容纳槽,防止患者长时间佩戴带约束带的出汗、过冷、过热现象发生,提高患者的佩戴的舒适度,缓解患者压力,方便医生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疗用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束带本体、2观察孔、3护盖、4卡扣、5卡扣槽、6隔层、7第一绑带、8卡扣通孔、9第二绑带、10皮带扣、11容纳槽、12第一魔鬼粘层、13紧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医疗用约束带,包括束带本体1,束带本体1上设有观察孔2,观察孔2的开口处设有护盖3,护盖3靠近束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卡扣4,束带本体1靠近护盖3的一侧设有卡扣槽5,且卡扣槽5与卡扣4匹配,观察孔2远离护盖3的一端设有隔层6,隔层6由一种透明且柔软的材料制成,隔层6上设有透气孔,隔层6通过丝线与束带本体1缝合连接,束带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绑带7,第一绑带7上设有卡扣通孔8,束带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绑带9,第二绑带9远离束带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皮带扣10,且皮带扣10与卡扣通孔8匹配,束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的内部填充有冷却袋或干燥袋或温水袋,容纳槽11靠近护盖3的一侧设有第一魔鬼粘层12,容纳槽11远离护盖3的一侧设有紧固层13,紧固层13靠近束带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魔鬼粘层,且第二魔鬼粘层与第一魔鬼粘层12匹配,第二绑带9远离护盖3的一侧与束带本体1远离护盖3的一侧平齐,第一绑带7远离护盖3的一侧与束带本体1远离护盖3的一侧平齐。
束带本体1下表面设有防滑纹,目的是防止患者晃动手臂,使得束带本体1脱落,增加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观察孔2,在使用约束带的同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通过设置的第一绑带7和第二绑带9,快速方便的调节约束带的松紧,提高了患者使用约束带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的容纳槽11,防止患者长时间佩戴带约束带的出汗、过冷、过热现象发生,提高患者的佩戴的舒适度,缓解患者压力,方便医生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