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组织把持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60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内镜粘膜下切除术中辅助使用的电动组织把持钳。



背景技术:

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主要以各种形式电切刀为主,不断改进电切刀的目的是为了更快的切除病变、止血和避免穿孔。但是,无论使用何种电切刀,切除病变、避免穿孔和进行止血操作,清晰的手术视野都是进行ESD所必需的。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并发症都是在视野不满意的情况下盲目操作造成的。另外,手术视野暴露不满意,医师不敢进行操作,是手术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

目前,暴露手术视野的技术手段很有限,主要通过套在内镜头端的透明帽以及调整患者体位,利用重力来暴露手术视野,这需要经验丰富人员操作,对医师的操作技术要求高,而且并不是总能达到满意的视野暴露。这阻碍了内镜粘膜下切除术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组织把持钳,其能提起需要切除的目标组织,充分暴露切缘,降低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组织把持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钳夹固定器、可旋转轴、钢丝、动力装置、手柄、钳夹控制器和旋转控制器;所述钳夹固定器与所述可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可旋转轴通过所述钢丝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外部设置有所述钳夹控制器,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旋转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微型进步电机和传动轴;所述微型进步电机与所述旋转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微型进步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钢丝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型步进电机采用外接电源或者电池供电。

优选地,所述钳夹固定器采用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组织把持钳,钳夹固定器旋转角度和速度可控,避免机械旋转的不可操控性。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组织把持钳,降低手术难度,充分暴露切缘,改善操作视野。3、本实用新型采用钳夹固定器,与目标组织的接触面更密合,对目标组织的损伤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组织把持钳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组织把持钳,其包括钳夹固定器1、可旋转轴2、钢丝3、动力装置4、手柄5、钳夹控制器6和旋转控制器。钳夹固定器1与可旋转轴2固定连接,可旋转轴2通过钢丝3与动力装置4连接,动力装置4另一端与手柄5连接,动力装置4的外部设置有钳夹控制器6,用于控制钳夹固定器1的开合,动力装置4与旋转控制器电连接,由旋转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4的转速,进而控制可旋转轴2的转速和角度。

上述实施例中,动力装置4包括微型进步电机和传动轴。微型进步电机与旋转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微型进步电机的工作状态,微型进步电机通过传动轴与钢丝3连接。

上述各实施例中,钳夹固定器1采用细小齿状结构,与目标组织的接触面更密合,对目标组织的损伤更小,钳夹固定器1的稳定性强、零错位的优越性能,具备90°侧转功能,扩大了临床组织目标范围,尤其改善了对食道、肠道侧壁、胃底等部位的钳夹的难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微型步进电机可以选择外接电源或者电池供电。

上述各实施例中,电动组织把持钳可以通过双腔内镜的治疗管道或者内镜外的管道到达体内。

基于上述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组织把持钳的使用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内镜下初步分离目标组织的一侧边缘;

2)通过钳夹控制器控制钳夹固定器夹住目标组织的边缘;

3)结合内镜观察目标组织,并通过旋转控制器控制微型步进电机的旋转速度,进而控制钳夹固定器的旋转速度和角度,最终将目标组织卷起;

4)充分暴露目标组织的切缘,然后用电切刀剥离目标组织。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