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594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病的基础,其中冠心病更是成为现代社会引起老人死亡的最重要病因之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导致患者死亡。

现有治疗技术主要为内科及外科介入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见效慢,只能起到缓解或保护性治疗的目的;外科介入治疗是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基础上的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技术。但是这两种技术都存在不同的缺点,冠状动脉支架技术中支架脱落、支架外再生性脂质堵塞、内源性感染导致发热时有发生;而冠状动脉搭桥技术操作创伤大、风险高、存在手术适应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解决现有外科手术方式存在极大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包括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所述的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分为头端的工作部、中部的导管和尾端的控制部,所述的导管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的导管内中部设置有吸管,所述的吸管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缆,所述的线管内设置有拉线,所述的工作部包括对立设置的刀头和摄像头,所述的刀头右端分别与导管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的拉线左端穿出线管头端与刀头相连接,所述的摄像头分别与吸管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摄像头的右端与线缆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部包括拉环、气泵、储液罐和信号接头,所述的拉线右端穿出线管尾端与拉环相连接,所述的储液罐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气泵进气口和导管,所述的线缆穿过吸管尾端与信号接头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线管头端内设置有为拉线导向的导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刀头由医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储液罐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线缆表面包裹防水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吸管内直径为线管内直径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通过设置可活动的刀头将斑块进行切碎,再通过吸管进行吸取出体外,通过摄像头可以明确斑块位置,极大的方便了医务工作者开展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管,2.吸管,3.线缆,4.拉线,5.刀头,6.摄像头,7.拉环,8.气泵,9.储液罐,10.信号接头,11.导轮,12.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包括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分为头端的工作部、中部的导管12和尾端的控制部,导管1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管1,导管12内中部设置有吸管2,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缆3,线管1内设置有拉线4,工作部包括对立设置的刀头5和摄像头6,刀头5右端分别与导管12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拉线4左端穿出线管1头端与刀头5相连接,摄像头6分别与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摄像头6的右端与线缆3相连接,控制部包括拉环7、气泵8、储液罐9和信号接头10,拉线4右端穿出线管1尾端与拉环7相连接,储液罐9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气泵8进气口和吸管2,线缆3穿过吸管2尾端与信号接头10相连接。

实施例1:使用取出装置进行手术时,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包括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分为头端的工作部、中部的导管12和尾端的控制部,导管1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管1,导管12内中部设置有吸管2,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缆3,线管1内设置有拉线4,工作部包括对立设置的刀头5和摄像头6,刀头5右端分别与导管12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拉线4左端穿出线管1头端与刀头5相连接,摄像头6分别与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摄像头6的右端与线缆3相连接,控制部包括拉环7、气泵8、储液罐9和信号接头10,拉线4右端穿出线管1尾端与拉环7相连接,储液罐9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气泵8进气口和吸管2,线缆3穿过吸管2尾端与信号接头10相连接。

线管1头端内设置有为拉线4导向的导轮11,刀头5由医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储液罐9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线缆3表面包裹防水层,吸管2内直径为线管1内直径的两倍。

通过拉环7控制刀头8的张合,用来将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切断粉碎,气泵8进行工作,吸管2将粉碎后的斑块进行吸出体外,信号接口10用于将摄像头6的图像信号转接到手术室内的显示设备上。

实施例2:不使用时,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出装置,包括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医用可弯曲纤维导管分为头端的工作部、中部的导管12和尾端的控制部,导管1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管1,导管12内中部设置有吸管2,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线缆3,线管1内设置有拉线4,工作部包括对立设置的刀头5和摄像头6,刀头5右端分别与导管12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拉线4左端穿出线管1头端与刀头5相连接,摄像头6分别与吸管2上、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摄像头6的右端与线缆3相连接,控制部包括拉环7、气泵8、储液罐9和信号接头10,拉线4右端穿出线管1尾端与拉环7相连接,储液罐9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气泵8进气口和吸管2,线缆3穿过吸管2尾端与信号接头10相连接。

线管1头端内设置有为拉线4导向的导轮11,刀头5由医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储液罐9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线缆3表面包裹防水层,吸管2内直径为线管1内直径的两倍。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