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897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采血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作为临床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为医师分析病情和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它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技能,儿科采血由于患儿年龄小、血管细、不配合等因素,较成人采血有着更大的难度。目前普遍使用的采血器静脉穿刺针针头多为斜切口形,儿童好动并且血管细小,针头固定不好容易刺伤血管,引起患儿的疼痛和血肿,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目前的采血针采用的是乳胶套包覆针头,当采血针插入真空采血管时血液自动在负压的作用下冲开乳胶套,拔出真空采血管时依靠乳胶套自动回弹闭合禁止血液流出,真空采血管通常在血液流入初期负压较大,血液流速快,容易使针头的斜切面贴于血管壁上,同时使血液冲撞管底,造成血液中混有大量的泡沫,从而引起溶血,溶血标本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儿科采血装置,能够降低静脉穿刺针针尖刺伤儿童血管的几率,避免针头吸附在血管上,同时使针头进血量增大,使血液流速减缓,较少溶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儿科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针座、软管、插瓶针,所述的针座一端设有静脉穿刺针,另一端与软管相连,所述的静脉穿刺针针头为锥形,针身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针座上设有环形针柄,所述的环形针柄两侧设有铰接在针座上的针翼Ⅰ与针翼Ⅱ,软管的另一端与插瓶针相连,所述的插瓶针包括外针、内针,所述的内针设于外针内并与外针紧贴,外针针头为锥形,所述的内针针头为封口的扁头,外针和内针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出液孔,外针内壁与内针外壁上分别设有密封限位环Ⅰ与密封限位环Ⅱ,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针柄上设有手持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翼Ⅰ与针翼Ⅱ外侧面上设有医用双面胶布。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针和外针上分别设有挡片Ⅰ与挡片Ⅱ。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采用锥形针头,大大降低针头移位损伤血管的几率,同时针头上设置多个进液孔,避免针头吸附在血管上,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溶血的几率。

2.采用环形针柄,方便手持,医护人员能舒适地持针,从而提高扎针的成功率,针翼可活动,并设有双面胶,可以快速地将静脉穿刺针呈任意所需的角度地固定在皮肤表面。

3.采血针部分包含内针和外针,可人为控制血液流速,避免在血液流入初期流速过快冲撞管底,减少溶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手柄及针翼Ⅰ与针翼Ⅱ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静脉穿刺针针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瓶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脉穿刺针、2-针座、3-软管、4-插瓶针、5-进液孔、6-环形针柄、7-手持片、8-针翼Ⅰ、9-针翼Ⅱ、10-外针、11-内针、12-出液孔、13-限位环Ⅰ、14-密封限位环Ⅱ、15-挡片Ⅰ、16-挡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的儿科采血针包括静脉穿刺针1、针座2、软管3、插瓶针4,所述的针座2一端设有静脉穿刺针1,另一端与软管3相连,所述的静脉穿刺针1针尖为锥形,针尖触碰到血管壁的几率降低,在针头发生一定程度的移动时,不会刺伤血管;针身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5,多个进液孔5可以分散负压抽吸的压力,防止针头吸附在血管壁上造成疼痛、血肿、产生泡沫造成溶血等不良后果。

针座2上设有环形针柄6,所述的环形针柄6上设有手持片7,可供医护人员手指穿过并舒适地持针,提高扎针的成功率;所述的环形针柄6两侧设有铰接在针座上的针翼Ⅰ8与针翼Ⅱ9,针翼Ⅰ8与针翼Ⅱ9是可活动的,并且针翼外侧设有医用双面胶布,可以将静脉穿刺针1呈任意所需的角度地固定在皮肤表面,避免针头移动。

软管3的另一端与插瓶针4相连,所述的插瓶针4包括外针10、内针11,所述的内针11设于外针10内并与外针10紧贴,并且外针10与内针11之间可产生相对的滑动,外针10针头为锥形,所述的内针11针头为封口的扁头,外针10和内针11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出液孔12,内针11在外针10内滑动时,当外针10和内针11上的出液孔12有相互交叠部分时血液可以流出,多个出液孔12可分散血液流出的压力,使血液在软管3内的流速减慢,防止血液冲撞管底,降低溶血率,并能增大血液流出量,快速完成采血,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外针10内壁与内针11外壁上分别设有密封限位环Ⅰ13与密封限位环Ⅱ14,能够防止内针11从外针10内脱出,所述的内针11和外针10上分别设有挡片Ⅰ15与挡片Ⅱ16,挡片Ⅰ15可限定插瓶针4插入的深度,握住挡片Ⅱ16可方便地滑动内针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医护人员将拇指伸入环形针柄6中,捏住手持片7,利用食指与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针1,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当穿刺成功时,将针翼Ⅰ8与针翼Ⅱ9扭至合适的角度,利用针翼Ⅰ8与针翼Ⅱ9上设置的双面胶布将静脉穿刺针1及针座2的位置及角度固定,将插瓶针4插入真空采血管内,捏住挡片Ⅰ15将内针11上拔,直至密封限位环Ⅰ13与密封限位环Ⅱ14卡住使内针11无法再移动,转动内针11调节血流的大小,当需要更换真空采血管或采血结束需要将插瓶管4拔出时,将内针11下按至最低处,血液即停止流出,捏住挡片Ⅱ16将穿瓶针拔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静脉穿刺针针尖刺伤儿童血管的几率,避免针头吸附在血管上造成血肿和疼痛,同时使针头进血量增大,使血液流速减缓,大大降低溶血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