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关节理疗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418阅读:1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关节理疗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椎关节理疗锤。



背景技术:

脊椎病、椎关节增生或外力作用造成压迫椎动脉,表现头痛、神经过敏、神经衰弱、失眠、眩晕、健忘、偏头痛、高血压、脑功能减退等,采用打针吃药进行治疗,是让血管扩张,解决供血问题,当药效退去,血管又恢复到压迫状态,还有采用牵引和按摩进行物理疗法进行治疗,但在牵引时不光牵拉病变椎关节,还会牵拉正常椎关节,虽使得病变椎关节得以纠正,但正常的关节也被牵拉移位,有副作用,采用按摩只解决缓解肌肉酸痛、疲劳的问题,无法解决病变椎关节的病根,不能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关节理疗锤,能对椎关节进行物理治疗,矫正效果好、操作安全,疗效持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关节理疗锤,具有手杆、弹性锤体,其特征在于:弹性锤体两端设有锤头,两锤头之间的锤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活动连接的锤套,锤套与手杆固连,其中一锤头的端面中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两端为平台,另一锤头的端面为平面,弹性锤体各面相交处为圆角。

所述的弧形槽两端的平台上,分别设有弧形沟,两弧形沟的轴向与弧形槽轴向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弧形槽两端的平台压在病患处,将椎关节彭出部位、椎关节增生等凸起部位置于弧形槽内,这样可避开病灶,能减少患者疼痛,用手扣打或用锤轻击锤头的平面端,能准确地将敲击力施加在病灶两侧的椎关节上,定时对椎关节进行敲打震动复位,使彭出部位、增生部位的椎关节逐渐复位,其治疗的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操作安全,配合纠正生活不良习惯,能巩固疗效。活动连接的锤体能在一定幅度内自由摆动,可调节敲击时的偏心力,让两平台传力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椎关节理疗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椎关节理疗锤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椎关节理疗锤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杆、2凹槽、3弧形槽、4平台、5弹性锤体、6锤套、7平面、8弧形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椎关节理疗锤,具有手杆1、弹性锤体5,弹性锤体两端设有锤头,两锤头之间的锤体上设有凹槽2,凹槽内装有活动连接的锤套6,锤套与手杆固连,其中一锤头的端面中部设有弧形槽3,弧形槽两端为平台4,另一锤头的端面为平面7,弹性锤体各面相交处为圆角。上述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结构的椎关节理疗锤能对大多数的椎关节进行理疗,例如解决椎关节彭出、罗锅儿或生理曲度弯变矫直的,把弧形槽垮脊突之上,保护其不受压迫,安全治疗。图3和图4则展示了另一种结构的椎关节理疗锤,区别在于:设有弧形槽一端的锤头是绕手杆轴心线设有一定转角的锤头,偏转的锤头在对弯曲部位的椎关节进行理疗时,使其平面能敲击准确、传力均匀、容易敲击,且其弧形槽两端的平台端面积较小,能对部分椎关节进行理疗,例如治疗椎关节有增生,把增生点压在弧形槽里,避开病灶减少疼痛。图5和图6展示了又一种结构的椎关节理疗锤,该理疗锤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弧形槽两端的平台上,分别设有弧形沟8,两弧形沟的轴向与弧形槽轴向相垂直,形成两个横纵十字交叉布置的弧形槽、沟,该结构的设计目的是专门针对腰突、滑脱等椎关节疾病,使用时将弧形槽、弧形沟骑在滑突处之上,两处平台横卡在脊突上,向下击打,使内线滑脱角度恢复原有角度。

所述的手杆可采用塑料、树脂或木材制作;所述的锤套呈卡子状,其卡固后的套内孔径略大于锤体上凹槽的外径,使锤体能限位在锤套内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摆动,锤套与手杆间可采用多种常规结构方式进行固连,本实施例中均采用销固的方式。所述的弹性锤体使用橡胶或硅胶,优选硅胶,因硅胶的邵氏硬度为80-85之间,其化学性质安全,硅胶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溶剂,其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性、性能稳定的特性,对人体无伤害,可用于食品、医疗、制药工业,且硅胶具有较高的抗击打性能,较好的阻燃性能,因此采用硅胶作为锤体的优选制作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