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616阅读:1592来源:国知局
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随着肿瘤微创技术的发展,微波热消融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逐步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微波消融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对肿瘤组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凝固达到原位消灭肿瘤的治疗目的,在B超、CT影像引导下经皮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目前临床所用的微波类消融产品在消融形态上来讲基本都能达到类球形,但是能否确保肿瘤的毁损彻底,无疑温度是肿瘤消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参数,目前临床判断肿瘤是否达到预期消融范围的方法有:(1)在肿瘤边缘另插一旁路测温针来监测肿瘤消融温度;(2)消融一定时间后暂停微波输出,利用B超或CT影像观察肿瘤组织的变化。上述两种判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旁路测温增加了医生二次定位难度,B超或CT有时受肿瘤消融过程中的汽化影像判定时需要操作医生有精湛得医术和一定的经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包括电极头、锥形针头和针杆,所述锥形针头固定在所述针杆的前端上,所述针杆的后端连接至手柄内的水箱,所述水箱分别与进水端头、出水端头和射频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锥形针头内,所述针杆的外壁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针杆内有第一不锈钢管,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内设置有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的前端和电极头连接,所述同轴电缆外径上距电极头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扼流环;所述同轴电缆的后端与射频接头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内壁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径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入口和进水端头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外还设有第二不锈钢管,所述第一不锈钢管靠近所述电极头的一端附近的内壁上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出口和出水端头连接;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耦合插件和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耦合插件。

其中,所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装入所述电极头尾部的内孔,并通过铆压和焊接方式固定,并且在所述内导体外还设置有介质套,所述第一不锈钢管套设在所述介质套的第一台阶上,并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的内壁与所述介质套第一台阶的外壁紧密配合并焊接密封;所述第二不锈钢管套设在所述介质套的第二台阶上,并使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内壁与所述介质套第二台阶的外壁紧密配合并焊接密封。

其中,所述针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粘涂层和刻度标识。

其中,所述针杆的外壁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并且相邻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0.5~2.0cm,优选为0.8~1.5cm,例如可以为1.0cm。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针杆轴向截面肿瘤消融时的温度,传感器表面能直接接触到肿瘤组织,确保肿瘤毁损彻底和不过度消融。

其中,所述针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嵌入式孔,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嵌入式孔上,并且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突出于所述针杆外表面0.1~0.2mm。

其中,所述扼流环铆压固定在所述同轴电缆上,所述扼流环使消融针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起到使微波热场分布在扼流环到锥形针尖之间。

其中,所述针杆的直径为1.5~2.2mm,所述针杆和锥形针头均涂有特氟龙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能够有效防止微波消融消融针工作过层中消融区域因温度过高造成的针尖和肿瘤组织的粘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经皮穿刺到腺肿瘤区域,能够一次完成消融测温定位,做到真正的微创,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的后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电极头,2-针尖,3-针杆,4-扼流环,5-射频接头,6-水箱,(7、8、9、10、11)--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2-同轴电缆,13-第一不锈钢管,14-进水端头,15-出水端头,16-水箱温度传感器,17-手柄,18-温度传感耦合插件,19-第二不锈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是本实施例具有温度传感器的实时肿瘤测温和针体杆温测温两种测温兼备的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本实施例的微波消融测温消融针包括电极头1、锥形针头2和针杆3,所述锥形针头2固定在所述针杆3的前端上,所述针杆3的后端连接至手柄14内的水箱6,所述水箱6分别与进水端头14、出水端头15和射频接头5连接。所述电极头1设置在所述锥形针头2内,所述针杆3的外壁上间隔地设置有5个热电阻温度传感器7、8、9、10、11;所述针杆3内有第一不锈钢管13,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内设置有同轴电缆12,所述同轴电缆12的前端和电极头1连接,所述同轴电缆12外径上距电极头1一定距离处设置有扼流环4。所述同轴电缆12的后端与射频接头5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的内壁与所述同轴电缆12的外径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入口和进水端头14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外还设有第二不锈钢管19,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靠近所述电极头1的一端附近的内壁上设置有开口,使得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管19的内壁之间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出口和出水端头15连接;所述水箱6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耦合插件18和水箱温度传感器16,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16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7、8、9、10、11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耦合插件18。所述同轴电缆12的内导体装入所述电极头1尾部的内孔,并通过铆压和焊接方式固定,并且在所述内导体外还设置有介质套,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套设在所述介质套的第一台阶上,并使所述第一不锈钢管13的内壁与所述介质套第一台阶的外壁紧密配合并焊接密封;所述第二不锈钢管19套设在所述介质套的第二台阶上,并使所述第二不锈钢管的内壁与所述介质套第二台阶的外壁紧密配合并焊接密封。所述针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防粘涂层和刻度标识。具体来说,所述针杆的外壁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并且相邻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0.5~2.0cm,优选为0.8~1.5cm,例如可以为1.0cm。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针杆轴向截面肿瘤消融时的温度,传感器表面能直接接触到肿瘤组织,确保肿瘤毁损彻底和不过度消融。所述针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嵌入式孔,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嵌入式孔上,并且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突出于所述针杆外表面0.1~0.2mm。所述扼流环铆压固定在所述同轴电缆上,所述扼流环使消融针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起到使微波热场分布在扼流环到锥形针尖之间。其中,所述针杆的直径为1.5~2.2mm,所述针杆和锥形针头均涂有特氟龙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能够有效防止微波消融消融针工作过层中消融区域因温度过高造成的针尖和肿瘤组织的粘连。

第二不锈钢管19尾部套入第一不锈钢管13至介质套第二台阶位,使其内径和介质套第二台阶外径紧密配合,并加以焊接密闭,形成出水腔。在针杆3相应位置有5个嵌入式小孔,小孔的直径和NTC温度传感器最大外径相匹配,安装温度传感器7、8、9、10、11,将每个温度传感器上的引线分别有针杆小孔外端向针杆内至针杆尾端穿入,针杆尾端露出引线,在针杆每个小孔上填满密封胶,将每个温度传感器有引线一短充分嵌入到针杆小孔内,使温度传感器头端略突出针杆0.2mm。针杆3由不锈钢管19尾端穿入至针尖2后端台阶外径,此处用耐温防水医用胶粘接。同轴电缆12的末端内外导体分别和射频接头5的内外导体焊接,不锈钢管13的末端和进水端14焊接,不锈钢管19和水箱6前端焊接,温度传感器各引线分别和温度传感耦合插件焊接。手柄尾端插座套和温度传感耦合插件、射频接头、进出水端在相对应的位置安装固定。以上完场本实施例微波消融测温消融针的半成品装配。在上述装配过程中凡要求焊接之处均采用高温锡焊接,要求焊接之处密闭、无虚焊,凡要求粘接的需用高温防水胶粘接,并严格执行其粘接工艺。最后将装配的半成品,放入手柄17相应位置胶粘固定。装配后产品进行检测和离体实验,本实施例的消融针装配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批量生产。本发明减少了患者免受二次穿刺定位的痛苦,在操作上减少了在此定位的繁琐难度,在技术上能够根据温度变化对肿瘤的消融范围进行准确判断,适用于微波消融在临床的广泛推广。通过水冷控温可防止循环水出现异常杆温过高对正常组织造成烫伤,所述微波消融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经皮穿刺到腺肿瘤区域,一次完成消融测温定位,做到真正的微创,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周期。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