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778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矫正鞋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鞋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放置在鞋内底层的足部矫正鞋垫,该矫正鞋垫用以支撑使用者足部的中间片和厚度调整片,该中间片能够自由选择组装多种相异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而对使用者足部形成不同程度的支撑。



背景技术:

人类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足部的脚掌结构大致可分为超高足弓、高足弓、微高足弓、一般正常足弓、微平足弓、平足弓及超平足弓(即扁平足)等多种型态,除了一般正常足弓以外,其他型态的足弓,主要是由于韧带或肌腱先天性发育不良而形成,导致人在站立时重量会集中在双脚的内侧部位或脚跟外侧的情形,而且在行走期间容易产生异常步态,如果不矫正,容易造成身体相关部位产生病痛的现象,例如腰部长期受到不当力量压迫,而造成腰酸与长骨刺、或有阿基利斯氏肌腱炎等并发症。

为了矫正足部的脚型,目前市面上已具有可供矫正足部的鞋垫结构,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100209880号“可微调矫正区域的足弓矫正垫”,主要是利用一鞋垫式的足弓主撑板及多数微调垫片来矫正足部,使用时先利用扫瞄机具对使用者的足底,进行踩踏足压分配情形的扫描及记录,以判断用户的脚掌为何种足弓型态,并依据该扫描记录中的足压空白区的影像,对该足弓主撑板底部相对于该足压空白区的位置,进行密集或厚度较高的微调垫片的垫加,即可藉由该足弓主撑板底部的微调垫片在数量和分布区域的调整,改变该足弓主撑板各个区域的厚度,以达到矫正足部的作用。

然而,上述习知用来矫正足部的鞋垫结构技术,必须先扫描及记录用户足底的踩踏足压分配情形的影像,再依此影像记录逐一调整各微调垫片在该足弓主撑板的底部的配置数量和分布区域,而且针对该足弓主撑板需要增加厚度来矫正足部的部分区域,必须精密调整各微调垫片的排列和重叠状态,导致足部矫正的过程相当费时且复杂的情形。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矫正鞋垫,藉以改善上述习知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矫正鞋垫,具有一中间片,该中间片具有一前端、一后端,以及位于该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一中间区,该中间区两侧分别具有一内侧端及一外侧端,该前端、内侧端及外侧端的至少其中之一设为一矫正区,该矫正区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厚度调整片。

藉由上述结构,可针对该矫正鞋垫的中间片经常需要调整厚度的前端、内侧端和外侧端来设置该矫正区,令每个矫正区都能够简易地组装单一个厚度调整片,并可提供组装多种相异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而且该矫正区能够依用户的足弓型态,自由选择组装适当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使得该矫正区与厚度调整片之间形成模块化的组合结构,藉以精简该矫正鞋垫的结构,并能够快速且简便地调整该矫正鞋垫的矫正区厚度及对于使用者足部所产生的压力值,令该中间片因为该前端、内侧端及外侧端的各厚度调整片的厚度变化,而对使用者足部形成不同程度的垫撑高度,具有简易矫正足部的效果。改善习知足部矫正鞋垫结构所造成的足部矫正过程费时且复杂的缺陷。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矫正区设有一组合部,该厚度调整片上设有一被组合部,该组合部与被组合部能够相互衔接。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矫正区设有一缺口,该组合部沿该缺口的边缘设置,该被组合部设在该厚度调整片上,并对应且朝向该缺口的边缘。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组合部与被组合部分别包括有一下阶面及一上阶面的至少其一,以及设在该下阶面与上阶面之间的至少一定位柱及至少一定位孔,该定位柱与定位孔能够相互组合,令该下阶面与上阶面相互稳固贴合。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厚度调整片上设有一可提高抗弯刚性的槽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后端设有一脚跟承载部。该脚跟承载部包括由该后端周边向该中间片上方倾斜弯曲延伸形成的一弧框,以及由该弧框与后端共同界定出的一凹弧区,该厚度调整片衔接该弧框和凹弧区。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脚跟承载部设有一开口。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中间区设有一凸弧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中间片设在一上层鞋垫的底面,该上层鞋垫的前端、中端和后端,依序具有一脚掌载区、一脚凹载区及一脚跟载区,该中间片的后端对应该脚跟载区,该中间片的内侧端和外侧端对应该脚凹载区,该中间片的前端对应该脚凹载区邻接该脚掌载区的部位。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前端、内侧端及外侧端,分别设有矫正区,各该矫正区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厚度调整片。

为能明确且充分揭露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矫正鞋垫的纵向立体剖示图。

图5为图3的矫正鞋垫的横向立体剖示图。

图6为图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图1的使用状态的剖示图。

图8为图7的矫正鞋垫与上层鞋垫的分解剖示图。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 中间片

101 顶面

102 底面

103、104、105 矫正区

11 前端

12 后端

120 脚跟承载部

121 弧框

122 凹弧区

123 开口

13 中间区

130 凸弧部

131 内侧端

132 外侧端

14 组合部

141 下阶面

142 定位柱

15、16、17 缺口

21、22、23 厚度调整片

24 被组合部

241 上阶面

242 定位孔

25 槽部

3 上层鞋垫

31 脚掌载区

32 脚凹载区

33 脚跟载区

4 足部

41 脚掌

42 脚凹

43 脚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式,由上述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矫正鞋垫,具有一中间片1,该中间片1具有一顶面101及一底面102,且该中间片1具有一前端11、一后端12,以及位于该前端11与后端12之间的一中间区13,该中间区13两侧分别具有一内侧端131及一外侧端132。请参阅图3及图4,该中间片1的中间区13顶面101设有一符合人体足弓形状的凸弧部130,该中间片1的后端12顶面101设有一脚跟承载部120。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中间片1的前端11、内侧端131及/或外侧端132分别设为一足弓的矫正区103、104、105(如图2所示),该矫正区103、104、105可拆卸地组装有一厚度调整片21、22、23;详细来说,该中间片1在各矫正区103、104、105分别设有一组合部14,该厚度调整片21、22、23上分别设有一被组合部24,该组合部14与被组合部24能够相互衔接,使得该厚度调整片21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该前端11矫正区103,该厚度调整片22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该内侧端131矫正区104,该厚度调整片23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该外侧端132矫正区105。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中间片1在该前端11矫正区103设有一缺口15,在该内侧端131矫正区104设有一缺口16,并在该外侧端132矫正区105设有一缺口17,该组合部14沿该缺口15、16、17的边缘设置。该厚度调整片21能够嵌组在该前端11缺口15内,该被组合部24设在该厚度调整片21上,并对应且朝向该缺口15的边缘;该厚度调整片22能够嵌组在该内侧端131缺口16内,该被组合部24设在该厚度调整片22上,并对应且朝向该缺口16的边缘;该厚度调整片23能够嵌组在该外侧端132缺口17内,该被组合部24设在该厚度调整片23上,并对应且朝向该缺口17的边缘。具体来说,该组合部14包括有一下阶面141,以及设在该下阶面141的至少一定位柱142;该被组合部24包括有一上阶面241,以及设在该上阶面241的至少一定位孔242;该定位柱142与定位孔242能够相互组合,令该下阶面141与上阶面241能够相互稳固贴合。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说明该矫正鞋垫可针对中间片1经常需要调整厚度的前端11、内侧端131和外侧端132来分别设置该矫正区103、104、105,令每个矫正区103、104、105都能够简易地组装单一个厚度调整片21、22、23,并可提供组装多种相异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21、22、23,而且该矫正区103、104、105能够依用户的足弓型态,自由选择组装适当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21、22、23。

请参阅图6至图8,该中间片1和厚度调整片21、22、23可贴附在一上层鞋垫3的底面,该上层鞋垫3的前端、中端和后端,依序具有一脚掌载区31、一脚凹载区32及一脚跟载区33,该中间片1的后端12对应贴靠该上层鞋垫3的脚跟载区33,该中间片1的内侧端131和外侧端132的厚度调整片22、23分别对应贴靠该上层鞋垫3的脚凹载区32两侧端,该中间片1的前端11的厚度调整片21对应贴靠该上层鞋垫3的脚凹载区32邻接该脚掌载区31的部位。在使用时,该中间片1和厚度调整片21、22、23可随着该上层鞋垫3置入鞋(图未示)内,当使用者的足部4采踏在上层鞋垫3顶面时(如图7所示),该足部4的脚跟43可接受该中间片1后端12的脚跟承载部120的支撑,该足部4的脚凹42邻接脚掌41的部位,可接受该中间片1前端11的厚度调整片21的支撑,该足部4的脚凹42内侧部位,可接受该中间片1内侧端131的厚度调整片22的支撑,同时该足部4的脚凹42外侧部位,可接受该中间片1外侧端132的厚度调整片23的支撑,令足部4维持在正常姿态,使得足部4行走着地时更为稳定。

可了解的是,藉由该中间片1的前端11、内侧端131和外侧端132的矫正区103、104、105,来自由选择组装各种相异厚度规格的厚度调整片21、22、23,使得该矫正区103、104、105与厚度调整片21、22、23之间形成模块化的组合结构,藉以精简该矫正鞋垫的结构,并能够快速且简便地调整该矫正鞋垫的矫正区103、104、105厚度及对于使用者足部4各部位所产生的压力值,令该中间片1因为该前端11、内侧端131及外侧端132的各厚度调整片21、22、23的厚度变化,而对使用者足部4各部位形成不同程度的垫撑高度,具有简易矫正足部的效果。改善习知足部矫正鞋垫结构所造成的足部矫正过程费时且复杂的缺陷。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中间片1内侧端131的厚度调整片22上设有一可提高抗弯刚性的槽部25;可了解的是,该中间片1的前端11及外侧端132的厚度调整片21、23上亦可设置槽部25,以提高该厚度调整片21、22、23的抗弯刚性。在又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脚跟承载部120可包括一弧框121、一凹弧区122及一开口123,该弧框121由该中间片1后端12周边向该中间片1顶面101上方倾斜弯曲延伸而成,该弧框121与中间片1后端12共同界定出的该凹弧区122,该中间片1内侧端131和外侧端132的厚度调整片22、23能够分别衔接该弧框121和凹弧区122,该开口123设在该凹弧区122中。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