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776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肘关节损伤后,关节内外或周围的纤维组织紧缩或缩短,患肢长时问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淀,发生纤维粘连,均可致使关节活动障碍。为了协助肘关节损伤后的治疗、恢复,人们对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明了相关的肘关节治疗固定装置,例如,200520125753.1的绞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对肘关节的损伤治疗、恢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现有的肘关节治疗固定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持久耐用,佩带方便舒适的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上臂长度调节板和前臂长度调节板,上臂长度调节板和前臂长度调节板通过关节相连,上臂长度调节板和前臂长度调节板上均设有臂围固定带,臂围固定带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所述中频治疗装置包括设在臂围固定带内侧面的电极片和与所述电极片通过导线相连的控制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可调节中频强度的档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臂长度调节板和/或前臂长度调节板上设有可调臂围固定带,可调臂围固定带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可与上臂长度调节板或前臂长度调节板锁紧固定的调节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沿所述上臂长度调节板和/或前臂长度调节板设有若干固定螺孔,所述调节钮为可与固定螺孔旋紧固定的螺钉。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臂围固定带和可调臂围固定带均采用粘扣带绑缚,所述臂围固定带在粘扣带上设有绑缚后可将控制器遮盖的第一塑料环,可调臂围固定带在粘扣带上设有绑缚后可将调节钮遮盖的第二塑料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关节包括上臂转盘、前壁转盘、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上臂转盘和前壁转盘上设有调节轴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上臂转盘和前壁转盘的调节轴孔后通过锁紧螺母将上臂转盘和前壁转盘紧固,上臂转盘和前壁转盘在配合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臂转盘上设有与上臂长度调节板固定连接的上臂连接座,所述前臂转盘上设有与前臂长度调节板固定连接的前臂连接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臂转盘上设有刻度表,上臂转盘在上臂连接座上设有可与刻度表配合而显示上臂长度调节板和前臂长度调节板所成夹角的指示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臂转盘和前壁转盘相邻齿形结构转动夹角为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臂围固定带上设置中频治疗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是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等。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肘部韧带损伤、肘部骨折及脱位的外固定治疗、肘部骨折术后制动。患者可自行调整,有利于患者进行恢复性训练。通过患者自行调整,能够更好的贴合肢体,实现对肘关节各个部位的良好支撑固定,同时,患者自行调整还能够适应因关节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消肿造成的肢体外形尺寸变化,不会因对肢体表明压力的变化而引起不适或导致压疮等二次损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持久耐用,佩带方便舒适,中频治疗可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骨折愈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具有极大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臂围固定带和可调臂围固定带部分打开、部分绑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臂围固定带和可调臂围固定带全部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臂围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肘关节中频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作为优选,所述的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均使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轻便耐用等特点,使用寿命长。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通过关节3相连,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上均设有臂围固定带4,臂围固定带4上设有中频治疗装置5,所述中频治疗装置5包括设在臂围固定带4内侧面的电极片51和与所述电极片51通过导线52相连的控制器53,其中,所述控制器53上设有可调节中频强度的四个档位,分别是HIGH、MID、LOW、OFF四个调节中频强度的档位,电极片51的中频强度均由控制器53控制,患者可根据接受程度和治疗需要调整不同的档位。电极片51的主要的作用是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等。

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或前臂长度调节板2上设有可调臂围固定带6,可调臂围固定带6上设有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上设有可与上臂长度调节板1或前臂长度调节板2锁紧固定的调节钮62。沿所述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或前臂长度调节板2设有若干固定螺孔,所述调节钮62为可与固定螺孔旋紧固定的螺钉。所述调节钮62可调节可调臂围固定带6在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或前臂长度调节板2上的长度,适合不同患者手臂的长度。

所述臂围固定带4和可调臂围固定带6均采用粘扣带7绑缚,内侧通过粘扣粘贴有衬垫,以保护肘关节,且透气性好,给佩戴者带来舒适感。所述臂围固定带4在粘扣带7上设有绑缚后可将控制器53遮盖的第一塑料环41,可调臂围固定带6在粘扣带7上设有绑缚后可将调节钮62遮盖的第二塑料环63。本实用新型的约束效果通过选用塑料环和粘扣带7的装置,使得可提高固定效果,当患者感觉不适时,可自行进行简单的调整。

所述关节3包括上臂转盘31、前壁转盘32、锁紧螺栓33和锁紧螺母34,所述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32上设有调节轴孔35,所述锁紧螺栓33穿过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32的调节轴孔35后通过锁紧螺母34将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32紧固,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2在配合面上设有可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36。所述上臂转盘31上设有与上臂长度调节板1固定连接的上臂连接座37,所述前臂转盘32上设有与前臂长度调节板2固定连接的前臂连接座38。所述前臂转盘32上设有刻度表,上臂转盘31在上臂连接座37上设有可与刻度表配合而显示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所成夹角的指示针39,以便于准确调整角度和位置。作为优选,所述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32相邻齿形结构转动夹角为15°,即转动一个齿形结构而啮合后上臂转盘31和前壁转盘32错开15°角。调解时松开锁紧螺栓33,即可通过刻度表及指示针在关节上定位,从而将给出前臂长度调节板的自由的固定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打开所有粘扣带7,用上臂长度调节板1上的臂围固定带4和可调臂围固定带6把上臂裹住,再用前臂长度调节板2上的臂围固定带4和可调臂围固定带6将前臂裹住,再分别用粘扣带7进行固定。在设定上臂长度调节板1与前臂长度调节板2的偏转角度时,松开关节3的锁紧螺栓33和锁紧螺母34,即可使上臂长度调节板1和前臂长度调节板2在刻度表和指示针提示下保持相对定位。从而给出前臂长度调节板1的自由转动固定范围,角度为0°~150°。调节中频治疗仪的调节器,调到合适的档位,即可在固定的同时进行中频治疗。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