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关节护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775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关节护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腕关节护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护腕存在以下的问题:1、对受伤部位的运动不能够有效限制,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2、对未受伤部位的限制过多。即限制的部位不够合理,影响手腕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关节护腕,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包括能够套设于手腕外侧的护套本体,护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掌固定条,手掌固定条与护套本体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第一卡位为拇指卡位。

护套本体能够套设于手腕的外侧,因此,护套本体的形状近似于空心圆柱体。护套本体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开口,手掌固定条位于其中一个开口的一端,手掌固定条的两端分别与护套本体连接,手掌固定条与开口端之间形成两个卡位,实际使用时,将拇指伸入第一卡位,其余手指卡入第二卡位,从而将手掌固定条卡接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从而有效固定手掌,避免手掌活动引起手腕活动,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可见,本技术方案中的手掌固定条在保证容许手指自由活动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得以休养生息,加快了治疗进程。需要说的是:“手腕”指的是人体连接手掌和前手臂的部位。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的内部嵌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位于护套本体的与手掌掌心对应的一侧。

需要说的是:“手掌”指的是人手的手指基部与腕部之间的部分。手掌包括手心和手掌两个部分。设置第一固定片,一方面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的形状,使护套本体能够有效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一固定片设置于手掌掌心的一侧,能够有效限制手掌和手腕之间的位置,使手掌和手腕之间互相牵制,避免手掌活动带动手腕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的内部还嵌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护套本体的与手背对应的一侧。

同理设置第二固定片,一方面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的形状,使护套本体能够有效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二固定片设置于手背的一侧,第二固定片与第一固定片结合,能够将手掌和手腕限制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有效减少手掌和手腕的活动范围,并能够减少手掌活动对手腕活动的影响,使手腕的受伤部位得到有效的休养。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第一海绵垫位于第一固定片的朝向掌心的一侧,第二海绵垫位于第二固定片朝向手背的一侧。

设置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能够增强舒适感,在限制手掌和手腕活动的前提下,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压伤,延缓治愈的时间,影响治疗的效果。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设置有断开口,断开口设置有收拢布。

由于每个使用者的手臂粗细不同,因此护套本体需要能够容纳粗细程度不同的手臂,通过设置收拢布,护套本体能够根据手臂的粗细程度对收拢布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进而实现护套本体的粗细的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采用收拢布不会对手腕造成挤压,舒适度较高。

进一步地,手掌固定条与收拢布的未与护套本体连接的一端形成拇指卡位。

收拢布的摊开的形状近似于长方形,护套本体摊开的形状也近似于长方形,护套本体的两端之间通过收拢布连接。收拢布的沿手臂伸直方向的长度小于护套本体沿手臂伸直方向的长度。收拢布的未与护套本体连接的有两端,其中收拢布的位于手掌固定条的一端与手掌固定条之间形成拇指卡位,实际使用时,拇指卡入该拇指卡位,护套本体的两端、收拢布的一端以及收拢布的一端之间能够有效限制拇指的根部位置,进而有效限制手掌的位置,有效避免受伤部位的扭动。

进一步地,手掌固定条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塑带,护套本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魔术贴塑带,第一魔术贴塑带能够与第二魔术贴塑带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魔术贴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而魔术贴塑带指的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面或者子面的塑带”。手掌固定条的一端通过第一魔术贴塑带和第二魔术贴塑带的粘接实现与护套本体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实现快速拆卸和快速粘接。并且第一魔术贴塑带和第二魔术贴塑带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能够减少对手腕和手掌的挤压,提高护套本体的舒适度,加快手腕受伤部位的康复速度。

进一步地,断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魔术贴塑带和至少一个第一扣环,断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魔术贴塑带和至少一个第二扣环,每个第三魔术贴塑带穿过一个第二扣环且翻折,每个第四魔术贴塑带穿过一个第一扣环且翻折,第三魔术贴塑带和第四魔术贴塑带分别能够与第二魔术贴塑带粘接。

第三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二扣环翻折后与第二魔术贴塑带粘接,第四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一扣环翻折后与第二魔术贴塑带粘接。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分别位于断开口的两侧,第三魔术贴塑带和第四魔术贴塑带分别位于断开口的两侧,形成交叉设置的形式,相比断开口的一侧设置相同的部件,该交叉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从而有效限定护套本体的形状,进而有效减少手腕和手掌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二魔术贴塑带沿护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位于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之间且远离断开口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护套本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手臂缠绕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沿着手臂伸直的方向,“护套本体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着手臂伸直的方向。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则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二魔术贴塑带就能够实现第一魔术贴塑带、第三魔术贴塑带和第四魔术贴塑带与护套本体的连接,节约材料的同时增大了粘接面积,粘接操作时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采用潜水布料制成。

潜水补料是一种合成橡胶发泡体,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弹性,不透水,采用该种布料制作护套本体,能够在限制手腕活动的同时,给手腕带来更好地舒适度,从而更快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护套本体上设置手掌固定条,手掌固定条在保证容许手指自由活动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得以休养生息,加快治疗进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的处于第一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的处于第二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的处于第三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的处于第四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护套本体101;手掌固定条102;断开口103;收拢布104;第一魔术贴塑带105;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第三魔术贴塑带107;第一扣环108;第四魔术贴塑带109;第二扣环200;手臂201;手掌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

本实施例提供的腕关节护腕,如图1所示,包括能够套设于手腕外侧的护套本体101,护套本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手掌固定条102,手掌固定条102与护套本体101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第一卡位为拇指卡位。需要说的是:“手腕”指的是人体连接手掌202和前手臂201的部位。

护套本体101采用潜水布料制成。潜水补料是一种合成橡胶发泡体,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弹性,不透水,采用该种布料制作护套本体101,能够在限制手腕活动的同时,给手腕带来更好地舒适度,从而更快的康复。

护套本体101的内部嵌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位于护套本体101的与手掌202掌心对应的一侧。需要说的是:“手掌202”指的是人手的手指基部与腕部之间的部分。手掌202包括手心和手掌202两个部分。设置第一固定片,一方面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使护套本体101能够有效限制手掌202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一固定片设置于手掌202掌心的一侧,能够有效限制手掌202和手腕之间的位置,使手掌202和手腕之间互相牵制,避免手掌202活动带动手腕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护套本体101的内部还嵌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位于护套本体101的与手背对应的一侧。同理设置第二固定片,一方面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使护套本体101能够有效限制手掌202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二固定片设置于手背的一侧,第二固定片与第一固定片结合,能够将手掌202和手腕限制在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有效减少手掌202和手腕的活动范围,并能够减少手掌202活动对手腕活动的影响,使手腕的受伤部位得到有效的休养。

护套本体101的内部嵌设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第一海绵垫位于第一固定片的朝向掌心的一侧,第二海绵垫位于第二固定片朝向手背的一侧。设置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能够增强舒适感,在限制手掌202和手腕活动的前提下,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压伤,延缓治愈的时间,影响治疗的效果。

如图2所示,护套本体101设置有断开口103,断开口103设置有收拢布104。由于每个使用者的手臂201粗细不同,因此护套本体101需要能够容纳粗细程度不同的手臂201,通过设置收拢布104,护套本体101能够根据手臂201的粗细程度对收拢布104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进而实现护套本体101的粗细的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采用收拢布104不会对手腕造成挤压,舒适度较高。

如图2所示,手掌固定条102与收拢布104的未与护套本体101连接的一端形成拇指卡位。收拢布104的摊开的形状近似于长方形,护套本体101摊开的形状也近似于长方形,护套本体101的两端之间通过收拢布104连接。收拢布104的沿手臂201伸直方向的长度小于护套本体101沿手臂201伸直方向的长度。收拢布104的未与护套本体101连接的有两端,其中收拢布104的位于手掌固定条102的一端与手掌固定条102之间形成拇指卡位,实际使用时,拇指卡入该拇指卡位,护套本体101的两端、收拢布104的一端以及收拢布104的一端之间能够有效限制拇指的根部位置,进而有效限制手掌202的位置,有效避免受伤部位的扭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手掌固定条102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塑带105,护套本体10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第一魔术贴塑带105能够与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粘接。需要说明的是:“魔术贴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而魔术贴塑带指的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面或者子面的塑带”。手掌固定条102的一端通过第一魔术贴塑带105和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的粘接实现与护套本体101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实现快速拆卸和快速粘接。并且第一魔术贴塑带105和第二魔术贴塑带106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能够减少对手腕和手掌202的挤压,提高护套本体101的舒适度,加快手腕受伤部位的康复速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断开口10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魔术贴塑带107和至少一个第一扣环108,断开口103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魔术贴塑带109和至少一个第二扣环200,每个第三魔术贴塑带107穿过一个第二扣环200且翻折,每个第四魔术贴塑带109穿过一个第一扣环108且翻折,第三魔术贴塑带107和第四魔术贴塑带109分别能够与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粘接。第三魔术贴塑带107穿过第二扣环200翻折后与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粘接,第四魔术贴塑带109穿过第一扣环108翻折后与第二魔术贴塑带106粘接。第一扣环108和第二扣环200分别位于断开口103的两侧,第三魔术贴塑带107和第四魔术贴塑带109分别位于断开口103的两侧,形成交叉设置的形式,相比断开口103的一侧设置相同的部件,该交叉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从而有效限定护套本体101的形状,进而有效减少手腕和手掌202的活动范围。

如图3所示,第二魔术贴塑带106沿护套本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106位于第一扣环108和第二扣环200之间且远离断开口103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护套本体101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手臂201缠绕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沿着手臂201伸直的方向,“护套本体101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着手臂201伸直的方向。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则只需要设置一个第二魔术贴塑带106就能够实现第一魔术贴塑带105、第三魔术贴塑带107和第四魔术贴塑带109与护套本体101的连接,节约材料的同时增大了粘接面积,粘接操作时也更加方便。

如图4所示,护套本体101能够套设于手腕的外侧,因此,护套本体101的形状近似于空心圆柱体。护套本体101的两端分别有两个开口,手掌固定条102位于其中一个开口的一端,手掌固定条102的两端分别与护套本体101连接,手掌固定条102与开口端之间形成两个卡位,实际使用时,将拇指伸入第一卡位,其余手指卡入第二卡位,从而将手掌固定条102卡接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从而有效固定手掌202,避免手掌202活动引起手腕活动,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可见,本技术方案中的手掌固定条102在保证容许手指自由活动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202和手腕的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得以休养生息,加快了治疗进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