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融合器用于骨的融合手术用,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腰椎退变性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需行后路减压者;手术后腰椎不稳,需同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者;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路手术受限者;各种原因的腰椎滑脱,需同时行椎管减压及复位固定者。
椎间融合器一般采用圆桶状或螺纹状,中间设有植骨通道,采用圆桶状的椎间融合器在手术时容易操作,一般采用销钉连接,其缺点是椎间融合器与另一椎间融合器之间的连接及与骨的连接不紧密,采用螺纹状的虽然连接紧密,但是,操作麻烦,不容易使用。
专利201220042135.0公开了一种腰椎融合器,为由皮质骨加工成方形或板型的植骨块,所述植骨块设有器械夹持部位和具有填充口的中空腔室,所述器械夹持部位位于所述植骨块的一端,所述植骨块的一组相对的侧面平行,另一组相对的侧面具有夹角。该植骨器采用一体合成,制造难度大,由于一体铸造,不容易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融合器的性状和位置,使用不方便。此外,植骨器缺乏定位的稳定性,虽然有防滑块,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植骨器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结合牢固的腰椎融合器。
一种腰椎融合器,由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装配组成,所述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的两端各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中设有定位销4,所述腰椎融合器的两侧设有倒刺5,所述腰椎融合器的中部设有植骨孔8。
所述第一融合器本体1设有突起6,第二融合器本体2设有与之匹配的凹陷7,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通过突起6与凹陷7的配合连接。
所述植骨孔8的直径为3mm。
所述定位孔3的直径为2.5mm。
所述腰椎融合器长20-30mm,宽8-12mm,高8-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腰椎融合器由2块融合器本体装配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融合器的性状和大小进行微调,更加适应实际需要,设置定位孔和定位销,使得定位更加精确,稳固,设置倒刺,防止融合器的相对滑动,更好的与植骨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腰椎融合器俯视图;
图2为腰椎融合器侧视图;
图中,1-第一融合器本体,2-第二融合器本体,3-定位孔,4-定位销,5-倒刺,6-突起,7-凹陷,8-植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腰椎融合器,如图1-2所示,由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装配组成,所述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的两端各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中设有定位销4,所述腰椎融合器的两侧设有倒刺5,所述腰椎融合器的中部设有植骨孔8。
所述第一融合器本体1设有突起6,第二融合器本体2设有与之匹配的凹陷7,第一融合器本体1和第二融合器本体2通过突起6与凹陷7的配合连接。
所述植骨孔8的直径为3mm。
所述定位孔3的直径为2.5mm。
所述腰椎融合器长20-30mm,宽8-12mm,高8-12mm。
本实施例的腰椎融合器由2块融合器本体装配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融合器的性状和大小进行微调,更加适应实际需要,设置定位孔和定位销,使得定位更加精确,稳固,设置倒刺,防止融合器的相对滑动,更好的与植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