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护腕存在以下的问题:1、对受伤部位的运动不能够有效限制,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2、对未受伤部位的限制过多。即限制的部位不够合理,影响手腕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包括拇指护套和能够套设于手腕外侧的护套本体,护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拇指伸出口,拇指护套设置于拇指伸出口。
实际使用时,手腕穿过护套本体,拇指穿过拇指伸出口伸入拇指护套,手臂腕关节处则套设于护套本体。拇指护套能够辅助护套本体限制手掌和腕关节的活动,让腕关节的受伤部位得到修养生息,加快治愈效率和保证治愈效果。护套本体能够套设于手腕的外侧,因此,护套本体的形状近似于空心圆柱体。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包括与手腕对应的护腕部和与手掌对应的护掌部,拇指伸出口设置于护掌部,拇指护套设置于护掌部。
需要说的是:“手腕”指的是人体连接手掌和前手臂的部位,因此护腕部是指护套本体的与手腕对应的部分;“手掌”指的是人手的手指基部与腕部之间的部分,因此护掌部是指护套本体的与手掌对应的部分。而手掌部分包括与手心和手掌对应的部分。护腕部和护掌部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本申请中主要是指一体成型的。
进一步地,护掌部的内部嵌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位于护掌部的与掌心对应的一侧。
一方面设置第一固定片,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的形状,使护套本体能够有效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一固定片设置于护掌部,能够进一步限制和支撑手掌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同时,为了使护掌部更加贴合手掌、适应手掌曲线,第一固定片可以设置15-20度的曲面。第一固定片可以采用铝片制成。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的一端伸入拇指护套部,第二固定片的另一端伸入护腕部。
一方面设置第二固定片,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的形状,使护套本体能够有效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二固定片设置于护腕部,能够有效限制腕关节受伤部位的活动。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的内部还嵌设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第一海绵垫位于第一固定片的朝向掌心的一侧,第二海绵垫位于第二固定片的朝向手腕的一侧。
设置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能够增强舒适感,在限制手掌和手腕活动的前提下,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压伤,延缓治愈的时间,影响治疗的效果。
进一步地,拇指护套包括外护层和内护层,内护层设置于外护层,内护层和外护层之间形成拇指伸入口,外护层设置于护掌部,拇指伸出口与拇指伸入口连通;第二固定片的一端伸入外护层的内部。
拇指穿过拇指伸出口伸入内护层和外护层之间,内护层和外护层之间还可以形成拇指透气孔,方便拇指活动的同时,方便透气。设置内护层和外护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外护层和内护层做不同的改进,比如内护层和外护层的透气性,以更好的保证拇指的舒适度。第二固定片连接拇指护套和护腕部之间,将拇指护套,手掌部和护腕部三个之间都连接在了一起,有效限制三者之间的活动,进而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保证治愈效果。
进一步地,外护层的远离内护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塑带和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塑带能够缠绕设置于拇指护套的外侧且与第一魔术贴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魔术贴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而魔术贴塑带指的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面或者子面的塑带”。设置第一魔术贴塑带和第一魔术贴能够进一步限制拇指的活动,使护套本体有效限制手掌和腕关节的活动,给手上部位充分的治愈时间。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设置有断开口,断开口设置有收拢布,断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塑带、第三魔术贴塑带和第四魔术贴塑带,断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第四魔术贴塑带沿着护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并排设置且分别垂直于第四魔术贴塑带,第二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一扣环且翻折,第三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二扣环且翻折,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分别与第四魔术贴粘接。
由于每个使用者的手臂粗细不同,因此护套本体需要能够容纳粗细程度不同的手臂,通过设置收拢布,护套本体能够根据手臂的粗细程度对收拢布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进而实现护套本体的粗细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护套本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手臂缠绕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沿着手臂伸直的方向,“护套本体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着手臂伸直的方向。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则只需要设置一个第四魔术贴塑带就能够实现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与护套本体的连接,节约材料的同时增大了粘接面积,粘接操作时也更加方便。
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则分别沿着护套本体的缠绕手臂的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一扣环后翻折然后粘接于第四魔术贴塑带上,同理,第三魔术贴塑带穿过第二扣环翻折后粘接于第四魔术贴塑带上。另外,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
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和第三魔术贴塑带,能够限制护套本体的形状,从而有效限制手腕的活动,使受伤部位得到有效的治疗。
进一步地,断开口的一侧还设置有魔术缠绕带,断开口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扣环,魔术缠绕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魔术缠绕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魔术贴,魔术缠绕带穿过第三扣环且翻折,魔术缠绕带能够缠绕设置于护套本体的外侧,第三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能够粘接。
魔术缠绕带能够缠绕护套本体至少一周,进一步限制护套本体的形状,使护套本体与人体的手臂更加贴合,治愈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护套本体采用潜水布料制成。
潜水补料是一种合成橡胶发泡体,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弹性,不透水,采用该种布料制作护套本体,能够在限制手腕活动的同时,给手腕带来更好地舒适度,从而更快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护套本体上设置拇指护套,拇指护套在保证容许手指活动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和手腕的活动,让受伤的部位得以休养生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处于第一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处于第二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处于第三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处于第四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处于第五个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护套本体101;拇指护套102;拇指伸出口103;护腕部104;护掌部105;外护层108;内护层109;第一魔术贴塑带200;第一魔术贴201;断开口202;收拢布203;第二魔术贴塑带204;第三魔术贴塑带205;第四魔术贴塑带206;第一扣环207;第二扣环208;魔术缠绕带209;第三扣环300;第二魔术贴301;第三魔术贴302;手臂303;手掌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拇指套的腕关节护腕,如图1所示,包括拇指护套102和能够套设于手腕外侧的护套本体101,如图2所示,护套本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拇指伸出口103,拇指护套102设置于拇指伸出口103。实际使用时,手腕穿过护套本体101,拇指穿过拇指伸出口103伸入拇指护套102,手臂303腕关节处则套设于护套本体101。拇指护套102能够辅助护套本体101限制手掌304和腕关节的活动,让腕关节的受伤部位得到修养生息,加快治愈效率和保证治愈效果。护套本体101能够套设于手腕的外侧,因此,护套本体101的形状近似于空心圆柱体。
如图1所示,护套本体101包括与手腕对应的护腕部104和与手掌304对应的护掌部105,拇指伸出口103设置于护掌部105,拇指护套102设置于护掌部105。需要说的是:“手腕”指的是人体连接手掌304和前手臂303的部位,因此护腕部104是指护套本体101的与手腕对应的部分;手掌304指的是“人手的手指基部与腕部之间的部分”,因此护掌部105是指护套本体101的与手掌304对应的部分。而护掌部105分包括与手心和手背对应的部分。护腕部104和护掌部105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本申请中主要是指一体成型的。
护掌部105的内部嵌设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位于护掌部105的与掌心对应的一侧。一方面设置第一固定片,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使护套本体101能够有效限制手掌304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一固定片设置于护掌部105,能够进一步限制和支撑手掌304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好。同时,为了使护掌部105更加贴合手掌304、适应手掌304曲线,第一固定片可以设置15-20度的曲面。第一固定片可以采用铝片制成。
护套本体101的内部嵌设有第二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的一端伸入拇指护套102部,第二固定片的另一端伸入护腕部104。一方面设置第二固定片,主要用于支撑和限定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使护套本体101能够有效限制手掌304和手腕的活动,保证疗效;另一方面,第二固定片设置于护腕部104,能够有效限制腕关节受伤部位的活动。
护套本体101的内部还嵌设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第一海绵垫位于第一固定片的朝向掌心的一侧,第二海绵垫位于第二固定片的朝向手腕的一侧。设置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能够增强舒适感,在限制手掌304和手腕活动的前提下,避免对受伤部位造成压伤状态,延缓治愈的时间,影响治疗的效果。
护套本体101采用潜水布料制成。潜水补料是一种合成橡胶发泡体,手感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具有防震,保温,弹性,不透水,采用该种布料制作护套本体101,能够在限制手腕活动的同时,给手腕带来更好地舒适度,从而更快的康复。
如图2所示,拇指护套102包括外护层108和内护层109,内护层109设置于外护层108,内护层109和外护层108之间形成拇指伸入口,外护层108设置于护掌部105,拇指伸出口103与拇指伸入口连通;第二固定片的一端伸入外护层108的内部。拇指穿过拇指伸出口103伸入内护层109和外护层108之间,内护层109和外护层108之间还可以形成拇指透气孔,方便拇指活动的同时,方便透气。设置内护层109和外护层108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外护层108和内护层109做不同的改进,比如内护层109和外护层108的透气性,以更好的保证拇指的舒适度。第二固定片连接拇指护套102和护腕部104之间,将拇指护套102,手掌部和护腕部104三个之间都连接在了一起,有效限制三者之间的活动,进而更加有效地限制手掌304和手腕的活动,保证治愈效果。
如图3所示,外护层108的远离内护层10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塑带200和第一魔术贴201,第一魔术贴塑带200能够缠绕设置于拇指护套102的外侧且与第一魔术贴201粘接。需要说明的是:“魔术贴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而魔术贴塑带指的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面或者子面的塑带”。设置第一魔术贴塑带200和第一魔术贴201能够进一步限制拇指的活动,使护套本体101有效限制手掌304和腕关节的活动,给手上部位充分的治愈时间。
如图4环绕图5所示,护套本体101设置有断开口202,断开口202设置有收拢布203,断开口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塑带204、第三魔术贴塑带205和第四魔术贴塑带206,断开口20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扣环207和第二扣环208,第四魔术贴塑带206沿着护套本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并排设置且分别垂直于第四魔术贴塑带206,第二魔术贴塑带204穿过第一扣环207且翻折,第三魔术贴塑带205穿过第二扣环208且翻折,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分别与第四魔术贴粘接。由于每个使用者的手臂303粗细不同,因此护套本体101需要能够容纳粗细程度不同的手臂303,通过设置收拢布203,护套本体101能够根据手臂303的粗细程度对收拢布203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进而实现护套本体101的粗细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护套本体101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手臂303缠绕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沿着手臂303伸直的方向,“护套本体101的长度方向”指的是沿着手臂303伸直的方向。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则只需要设置一个第四魔术贴塑带206就能够实现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与护套本体101的连接,节约材料的同时增大了粘接面积,粘接操作时也更加方便。
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则分别沿着护套本体101的缠绕手臂303的方向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204穿过第一扣环207后翻折然后粘接于第四魔术贴塑带206上,同理,第三魔术贴塑带205穿过第二扣环208翻折后粘接于第四魔术贴塑带206上。另外,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设置第二魔术贴塑带204和第三魔术贴塑带205,能够限制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从而有效限制手腕的活动,使受伤部位得到有效的治疗。
断开口202的一侧还设置有魔术缠绕带209,断开口202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三扣环300,魔术缠绕带20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301,魔术缠绕带209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魔术贴302,魔术缠绕带209穿过第三扣环300且翻折,魔术缠绕带209能够缠绕设置于护套本体101的外侧,第三魔术贴302与第二魔术贴301能够粘接。魔术缠绕带209能够缠绕护套本体101至少一周,进一步限制护套本体101的形状,使护套本体101与人体的手臂303更加贴合,治愈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