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开发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腰椎支具。
背景技术:
腰椎支具是一类帮助脊柱脊椎损伤的病人恢复的一种医疗辅助器具。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腰椎疼痛等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也需要有一种矫正腰椎的器具辅助治疗。
专利200620083177.3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腰椎支具,包括紧固带,支具主体及弧形支撑板,两条紧固带分别设置在支具主体的两端,在支具主体上纵向设置若干夹层袋,弧形支撑板放置在夹层袋中,在相邻夹层袋之间的支具主体上开有透气孔。该腰椎支具支具主体的结构不符合人体力学的特征,与人体结合不紧密,穿戴不舒适,不能有效控制前倾,环抱力小,不利于回复脊柱生理弧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的腰椎支具。
一种腰椎支具,支具本体9的前端设有解剖后护板4,解剖后护板4的下部设有解剖前护板3,支具本体9的两端设有粘合面1,所述支具本体9上设有二次加压工作槽6和多个二次加压滑轮7,所述二次加压滑轮7之间采用滑轮线8连接,所述支具本体9的中间还设有伤口解压窗5。
所述滑轮线8的两个末端设有二次加压拉手2。
所述二次加压滑轮7设置为4个,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二次加压工作槽6设置为2个,左右对称设置,滑轮线8从二次加压工作槽6中穿过。
所述伤口解压窗5的形状为长条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腰椎支具,支具本体设置为符合人体力学的结构,增加舒适性。设置二次加压滑轮装置,使环抱力加强,加大腹压,从而更好控制脊柱前倾,回复脊柱生理弧度。设置两块护板,方便使用,前护板拔高设计有效控制前倾,支具本体中间留有伤口解压窗,减少积累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腰椎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合面,2-二次加压拉手,3-解剖前护板,4-解剖后护板,5-伤口解压窗,6-二次加压工作槽,7-二次加压滑轮,8-滑轮线,9-支具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腰椎支具,如图1所示,支具本体9的前端设有解剖后护板4,解剖后护板4的下部设有解剖前护板3,支具本体9的两端设有粘合面1,所述支具本体9上设有二次加压工作槽6和多个二次加压滑轮7,所述二次加压滑轮7之间采用滑轮线8连接,所述支具本体9的中间还设有伤口解压窗5。
所述滑轮线8的两个末端设有二次加压拉手2。
所述二次加压滑轮7设置为4个,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二次加压工作槽6设置为2个,左右对称设置,滑轮线8从二次加压工作槽6中穿过。
所述伤口解压窗5的形状为长条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解剖后护板4防压窗对准脊柱正后方,预紧腰带(粘合面1和支具本体9之间的部位,为弹性材质)从后往前环绕腰部,解剖前护板3放于腹部正中将预紧腰带在置于解剖前护板3前侧,将一侧预紧腰带加压,预收紧完成后开始拉动二次加压拉手2,双手对拉开始加压,完成后二次加压拉手2粘于预紧腰带固定,此时操作完毕。二次加压工作槽6的作用是固定二次加压滑轮7并引导滑轮组在其槽内加压滑动工作。
腰带结合人性化设计,不分上下,随意粘合。前后护板设计,适合不同体型,前护板拔高设计有效控制前倾,支具本体中间留有伤口解压窗,减少积累热,支具本体成型符合人体生理曲线,增加舒适性。二次加压滑轮装置,使环抱力加强,加大腹压,从而更好控制脊柱前倾,回复脊柱生理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