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尾骨骨折治疗座椅。
背景技术:
尾骨骨折的患者,由于尾骨局部的炎症疼痛,坐着时会感到尾骨处疼痛不适,为了减轻尾骨压力,在坐姿时,应当使身体重量主要由坐骨粗隆来负荷,避免尾骨直接受力压迫。
申请号为“201620015383.4”、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35176 U”、名称为“适用于尾骨骨折患者使用的垫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尾骨骨折患者使用的垫板,所述圆柱形垫板本体的一侧与人体的尾骨对应处设有圆凹孔,所述圆凹孔的上端的壁厚部分设有圆环形凸台,所述圆环形凸台上设有磁铁材质的理疗圈,所述理疗圈的内径与圆凹孔的内径相同,理疗圈的上端设有远红外涂层,理疗圈的下端采用强粘胶胶粘固定在圆环形凸台上。该垫板与普通的坐垫或座椅相比,能够实现尾骨的悬空,使骨折的尾骨免受挤压,但由于所述圆凹孔的直径是固定的,不能因人调节,人体的尾骨不一定能够对应在垫板的理疗圈的位置,不能有效实现理疗圈的作用,且人体的坐骨结节也不一定能够做在垫板上,结果导致坐垫对骨盆底和大腿的支撑不足,不能使与尾骨相连的韧带和肌肉放松,收缩的韧带和肌肉牵拉尾骨,因而产生疼痛,且不利于久坐,易疲劳,不能很好的解决尾骨骨折病人在恢复期长时间坐姿工作或生活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骨骨折治疗座椅,包括椅背、椅面及椅腿,所述的椅面上垂直贯穿设有开口,所述椅腿上安装支架,该支架上设有红外理疗灯,所述的红外理疗灯与开口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椅腿上纵向设有滑轨,所述支架安装在该滑轨上,该支架在椅腿上纵向滑动。
所述的开口设置在椅面的正中央,该开口的直径为20cm;
优选地,所述椅面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40cm。
优选地,所述的椅面上覆设垫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红外理疗灯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可在治疗座椅的椅腿上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滑动,通过改变支架的高度来调整红外理疗灯与开口的距离,从而适应每一个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症疼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椅背 2-椅面 21-开口
3-椅腿 4-支架 5-红外理疗灯
6-滑轨 7-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尾骨骨折治疗座椅,包括椅背1、椅面2及椅腿3,所述的椅面2上垂直贯穿设有开口21,所述椅腿3上安装支架4,该支架4上设有红外理疗灯5,所述的红外理疗灯5与开口21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椅腿3上纵向设有滑轨6,所述支架4安装在该滑轨6上,该支架4在椅腿3上纵向滑动。
所述的开口21设置在椅面2的正中央,该开口21的直径为20cm;
所述椅面2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40cm。
所述的椅面2上覆设垫体7。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