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910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电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



背景技术:

贲门失弛缓症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吞咽困难,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功能障碍及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患病率高且逐年增加,患者吞咽困难持续存在,生活质量低下,部分人甚至导致食管癌、体重下降及呼吸道症状。现有治疗方法通过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减少食物通过食管下括约肌的阻力从而缓解症状,但均未能恢复食管体部蠕动。

另一个更为普遍的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体部继发性清除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现有治疗方法则主要通过减少反流本身或减少反流物刺激性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均无恢复食管体部继发性清除功能的作用。此外,消化道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多为促动力药物治疗,长期服药可带来各种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及耐药性明显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包括体外系统控制器、植入式系统控制器和植入式电极,所述植入式电极呈蜈蚣型,包括电极主干和多个具有感受与刺激功能的电极分支,所述植入式系统控制器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均与植入式电极相连;所述植入式电极外设置有套管,套管与电极主干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电极分支具有弹性并被压缩在套管与电极主干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所述体外系统控制器应用有线或无线的工作方式实现其与植入式系统控制器的信息交流。

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及耐药性明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电刺激食管(或其他消化道)平滑肌,顺序起搏产生食管(或其他消化道)体部蠕动,从而恢复食管体部(或其他消化道)运动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与POEM治疗一起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同时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并恢复食管体部蠕动功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其他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分支将起搏电极与感知传感器的功能合二为一,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植入式电极经套管释放于消化道黏膜下层,从而使起搏消化道的操作更为方便,敏感性更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充分满足了临床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入式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体外系统控制器; 2.植入式系统控制器;

3.电极主干; 4.电极分支;

5.植入式电极; 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植入消化道黏膜下的自动感知顺序电起搏装置,包括体外系统控制器1、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和植入式电极5,所述植入式电极5呈蜈蚣型,包括电极主干3和多个具有感受与刺激功能的电极分支4,所述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的输入信号端和输出信号端均与植入式电极5相连。

所述的体外系统控制器1包括一个体外中央处理器,一个体外存储器和一个体外通讯器;体外通讯器应用有线或无线的工作方式实现体外系统控制器1与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的信息交流;体外中央处理器通过由内部通讯器和体外通讯器组成的通讯途径实现对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的调控和信息交流,储存这些信息至体外存储器,并完成这些信息的显示和输出。

所述的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包括一个内部中央处理器、一个内部存储器,一个事件检测器,以及一个或多个信号发生器;这些信号发生器向植入式电极刺激系统输出多组刺激信号用于刺激植入式电极5周围的肌肉完成收缩活动;事件检测器用于接收植入式电极感受系统所输入的一组或多组信号,并通过分析这一组或多组信号来识别出消化道的一个特定状态;内部中央处理器接收由事件检测器输入的代表一个特定的消化道活动的信号,储存这个信号至内部存储器中,控制由信号发生器所释放的多组刺激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协调每个植入式电极5周围的肌肉收缩活动的时间顺序。

植入式电极5作为电极刺激系统和电极感受系统共用的组件,在同一时间只能被其中一个系统占用;因此电极刺激系统和电极感受系统在内部中央处理器的调度下,交替工作,分时复用电极。吞咽感知技术可采用阻抗技术实现,但不仅限于阻抗技术。

所述的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还包括一个内部通讯器,内部通讯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患者消化道状态、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工作过程、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工作程序信息传输给体外系统控制器1,并接收体外系统控制器1发送给植入式系统控制器2程序调控指令。

所述植入式电极5外设置有套管6,套管6与电极主干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电极分支4具有弹性并被压缩在套管6与电极主干3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当套管6与植入式电极5之间进行相对运动时,电极分支4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伸展打开,最后套管6与植入式电极5完全分离,套管6可经通过胃镜在消化道黏膜下层建立的隧道抽出,植入式电极5留置于隧道内。

所述电极分支4作为传感器探头使用时,可检测胃肠系统内的一种或多种变化,包含但不限于胃肠系统内pH值变化、胃肠系统内电势值变化、胃肠系统内压强变化、胃肠系统内温度变化和胃肠系统内体积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