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201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



背景技术: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是由“靳三针”创始人靳瑞于上世纪60年代首创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针灸疗法。该疗法通过抽取患者自身外周静脉血作为注射液,选取相关穴位进行局部注射,因血液在局部吸收较慢,血液里的有形成分、补体、抗体及激素等可在穴位局部产生时效较长的良性刺激,从而达到调整经络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的作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通过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激发多种神经元活动,释放具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等多种神经介质,从而发挥止痛作用;自血疗法还可通过基因转录水平抑制IL-4、IL-5的表达,增强IL-10的表达,改善体质,从而治疗和预防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此外,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理作用。因此,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应用领域广泛、疗效显著,而在传统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医疗器械,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多种弊端:

1.医生在做自血穴位治疗时所使用的多种医疗器械基本上都是零散件,其摆放散乱不规则,使用极不方便,不利于医生的操作;

2.使用的器械因无法有序盛放,相互间易造成交叉感染,或者造成材料浪费;

3.传统针头自身针体坚硬、尖端锐利、斜平面开口的结构,刺入皮肤时容易使病人产生切割痛感,而且针头长度有限,与针头直径程度成正比,不能满足某些穴位的深度,若通过增加针头长度,又会加重损害程度。

因此,为了加强自血穴位注射的规范性和便捷性,降低技术性损伤,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亟需开发一套新型的、配套齐全的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其包括盒体和盒盖,二者相适配并构成可开启地密闭容腔,在该密闭容腔中放置至少一套医疗器械,每一套医疗器械包括压脉带、采血针、一次性手套、无菌纱布、2个穴位注射针头、注射器和碘伏棉签,所述采血针和所述穴位注射针头均可与注射器连接,所有的医疗器械均具有独立包装;所述盒体内的底部设有若干凹槽,每个凹槽对应放置一个医疗器械。

所述注射器的容量为10ml。

所有的医疗器械卡置在凹槽中。

所述穴位注射针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形尖针头、针头通道和外针端,在针头通道紧挨着圆锥形尖针头的一端上对称设有通孔,还设有针帽,其遮盖圆锥形尖针头和针头通道。

所述通孔处相对向内凹陷。

所述针头通道上设有刻度。

所述的无菌包开口处设有防伪标签。

所述密闭容腔在同时放置多套医疗器械时,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卡置在密闭容腔中,以分隔每套医疗器械,且每个托盘上设有对应的凹槽用以放置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专门针对自血疗法治疗的医疗材料,不仅拿取方便,而且不会污染其它用品,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中降低技术性损伤,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浪费材料,实用性强,易于大规模推广;所述的无菌包中包含两个新型穴位注射针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接触过污染区,进而污染其它物品或者患者。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穴位注射针头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穴位注射针头的针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一次性自血穴位注射无菌包,其包括盒体1和盒盖2,二者相适配并构成可开启地密闭容腔,在该密闭容腔中放置至少一套医疗器械,每一套医疗器械包括压脉带3、采血针4、一次性手套5、无菌纱布6、2个穴位注射针头7、注射器8和碘伏棉签9,所述采血针4和所述穴位注射针头7均可与注射器8连接,所有的医疗器械均具有独立包装;所述盒体1内的底部设有若干凹槽10,每个凹槽10对应放置一个医疗器械。专门针对自血疗法治疗的医疗材料,不仅拿取方便,而且不会污染其它用品,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中降低技术性损伤,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避免浪费材料,实用性强,易于大规模推广;所述的无菌包中包含两个新型穴位注射针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接触过污染区,进而污染其它物品或者患者。

所述注射器8的容量为10ml,该选择为较为大众化、比较常用的一种规格,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容量。

所有的医疗器械卡置在凹槽10中,能有效地避免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各医疗器械移位、错位。

所述穴位注射针头7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形尖针头71、针头通道72和外针端73,在针头通道72紧挨着圆锥形尖针头71的一端上对称设有通孔74,还设有针帽75,其遮盖圆锥形尖针头71和针头通道72。沿用了传统针具的构造,同时对针头部分进行了改进,可以避免注射器针头的切割式痛感,又能满足各个穴位注射穿刺的深度要求。

所述通孔74处相对向内凹陷,能使得注射时血液或者药物分布更加均匀。

所述针头通道72上设有刻度,据此设计成不同型号的长度,用于不同部位。

所述的无菌包开口处设有防伪标签,防止伪造或者二次使用。

所述密闭容腔在同时放置多套医疗器械时,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卡置在密闭容腔中,以分隔每套医疗器械,且每个托盘上设有对应的凹槽用以放置医疗器械,如此一个无菌包可以多次使用。

以上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改进都理应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