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拔管马夹。
背景技术:
老年、躁动、意识障碍、痴呆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传统的对手臂的约束带对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虽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中仍有欠缺。手臂约束带具有以下缺点:使用约束带时,患者无法随意更换体位;约束带易造成患者约束部位不适,血运障碍、皮肤破损等;使用约束带时,需要同时限制患者手指的活动才能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为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除锁骨下静脉穿刺管(CVC),特设计一款防止非计划性拔管马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拔管马夹,特别是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除锁骨下静脉穿刺管的马夹。
一种防拔管马夹,包括前胸片和后背片,所述前胸片和后背片为分体式对应设置;
所述前胸片具有第一领部、第一底部,第一领部与第一底部的左侧之间依次为第一左肩部、第一左腋部和第一左腋下部,第一领部与第一底部的右侧之间依次为第一右肩部、第一右腋部和第一右腋下部;所述前胸片在第一左腋下部、第一右腋下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第一系带、至少一根第二系带;
所述后背片具有第二领部、第二底部,第二领部与第二底部的左侧之间依次为第二左肩部、第二左腋部和第二左腋下部,第二领部与第二底部的右侧之间依次为第二右肩部、第二右腋部和第二右腋下部;所述后背片在第二左腋下部、第二右腋下部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第三系带、至少一根第四系带;
所述第一左肩部和第一右肩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左肩部和第二右肩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匹配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防拔管马夹包括分体式的前胸片和后背片,通过设置在第一左肩部、第一右肩部、第二左肩部和第二右肩部的连接件配合使前胸片和后背片的上部紧密相连,通过设置在第一左腋下部、第一右腋下部、第二左腋下部、第二右腋下部处的系带式配合使前胸片和后背片的下部紧密相连,来形成马夹,该马夹穿戴在患者身上时,患者的非计划性拔除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难度提高,可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纽扣,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若干扣眼;所述纽扣和扣眼可匹配设置。使用纽扣和扣眼连接件时,各种管子可以从纽扣之间的空隙穿出,实现保护功能,同时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扣眼,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若干纽扣;所述纽扣和扣眼可匹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肩部和/或第一右肩部上还设有暗扣,所述第二左肩部和/或第二右肩部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暗扣扣眼。设置暗扣连接可以方便护士进行输液等治疗性操作,而患者本人又不易自我解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肩部和/或第二右肩部上还设有暗扣,所述第一左肩部和/或第一右肩部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暗扣扣眼。
进一步地,所述前胸片在第一左腋下部处设有上下两根第一胸带,在第一右腋下部处设有上下两根第二胸带。
进一步地,所述后背片在第二左腋下部处设有上下两根第三胸带,在第二右腋下部处设有上下两根第四胸带。
前胸片和后背片的材质可以是任意适合人体穿戴的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前胸片的材质是棉布。进一步地,所述后背片的材质是棉布。棉布很柔软,患者穿戴舒适。
前胸片或后背片可以是一体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片组合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前胸片为分片组合式结构。优选地,所述后背片为分片组合式结构。由多片布片拼接成时,对原料布的要求低,且拼接处可采用重叠式缝制来增加强度。
根据不同患者的身材需求,可以制作大、中、小不同型号的马夹。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马夹由两片单独的布片组成,在腋下系带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松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防拔管马夹通过将分片式前胸片和后背片经上部的连接件连接及下部的系带连接紧密固定,可以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更安全,同时不影响患者更换体位,患者的被约束感消失,能避免约束带给患者带来的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对患者局部皮肤的二次损伤,使用更舒适,临床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防拔管马夹制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防拔管马夹穿戴便捷,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工作效率提高;当护士在为患者定期做管路观察、维护、换药时,可以充分暴露,方便进行无菌操作,在寒冷的秋冬季节,避免脱衣暴露使患者感觉寒冷。
4、本实用新型的防拔管马夹可随时清洗,透气性好,患者治愈回家后也可继续穿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防拔管马夹的前胸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防拔管马夹的后背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防拔管马夹的前胸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防拔管马夹的后背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是实施例1的马夹的前胸片、后背片的结构示意图。该防拔管马夹,包括前胸片1和后背片21,前胸片1和后背片21为分体式对应设置。
前胸片1为分片组合式结构,由若干布片组成,布片之间形成连接部15,具有第一领部2、第一底部14,第一领部2与第一底部14的左侧之间依次为第一左肩部8、第一左腋部9和第一左腋下部10,第一领部2与第一底部14的右侧之间依次为第一右肩部3、第一右腋部4和第一右腋下部5;在第一左腋下部10处设有前左侧第一系带11和前左侧第二系带12;在第一右腋下部5处设有前右侧第一系带6和前右侧第二系带7;第一左肩部8和第一右肩部3上设置有若干纽扣13。
后背片21为分片组合式结构,由若干布片组成,布片之间形成连接部35,具有第二领部22、第二底部34,第二领部22与第二底部34的左侧之间依次为第二左肩部28、第二左腋部29和第二左腋下部30,第二领部22与第二底部34的右侧之间依次为第二右肩部23、第二右腋部24和第二右腋下部25;在第二左腋下部30处设有后左侧第一系带31和后左侧第二系带32;在第二右腋下部25处设有后右侧第一系带26和后右侧第二系带27;第二左肩部28和第二右肩部23上设置有若干扣眼33。
使用时,马夹的腋部处为患者的腋部胳膊,之后通过设置在第一左肩部8、第一右肩部3上的纽扣与设置在第二左肩部28和第二右肩部23上的扣眼配合使前胸片1和后背片21的上部紧密相连,通过将前左侧第一系带11、前左侧第二系带12、前右侧第一系带6和前右侧第二系带7分别与后左侧第一系带31、后左侧第二系带32、后右侧第一系带26和后右侧第二系带27配合使前胸片1和后背片21的下部紧密相连,形成马夹。
挑选五位高危拔管患者应用实施例1的防拔管马夹,对护患双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五位患者及家属都反馈使用该马夹比使用约束带时舒适、便利很多,护士方面反馈使用该马夹时更便于对管路及穿刺处的观察,且五位高危拔管患者中均未发生管路拔出,皮肤红肿等情形。可见,该马夹穿戴在患者身上时,患者的非计划性拔除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难度提高,可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该马夹的制作十分方便快捷,整个制作过程约为8分钟,可以批量工厂生产,也可以是护士指导患者家属自行制作。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是实施例2的马夹的前胸片、后背片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前胸片1和后背片21是一体整体式结构,同时,在第一左肩部8上还设有暗扣16,在第二左肩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暗扣扣眼36。设置暗扣连接可以方便护士进行输液等治疗性操作,而患者本人又不易自我解开。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