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远红外发热功能的暖脚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4811阅读:1462来源:国知局
具有远红外发热功能的暖脚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产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远红外发热功能的暖脚宝。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保健,日常生活保健用品也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发展。

暖脚宝是一种对人体脚部进行取暖的电暖产品,适用于学生写作业、人们看电视、玩电脑、打牌、聊天,办公室取暖等。然而,目前暖脚宝仅仅具有发热功能,其不可产生红外线,从而具备保健和治疗的功能,并且,目前暖脚宝采用控制器均采用按键来进行控制,使得控制器的外观不简洁,操作和使用依然存在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远红外发热功能的暖脚宝,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暖脚宝不具备保健和治疗功能并且控制器操作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远红外发热功能的暖脚宝,包括有本体、控制器以及能释放远红外线的布料层;

该本体上设置有防呆插座,该本体包括有纵向折叠带和横向折叠带,该纵向折叠带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该横向折叠带包括用于放置中部的垫体,垫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部;该前部的两侧、后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该折叠部的前边缘、后边缘均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该纵向折叠带和横向折叠带内均设置有发热线,该发热线迂回布置在纵向折叠带和横向折叠带内,发热线包括有内隔离层、内芯线、外芯线和外皮层,该内隔离层为NTC热敏电阻材料,该内芯线设置于内隔离层内,内芯线呈螺旋状缠绕延伸,该外芯线位于内隔离层外并呈螺旋状缠绕延伸,外芯线与内芯线呈交叉绞合状态,且外芯线的一端与内芯线的一端电连接,外芯线的另一端和内芯线的另一端均与防呆插座电连接,该外皮层包裹住内隔离层、内芯线和外芯线;布料层包裹住本体的外表面;

该控制器包括有外壳,该外壳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输入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发热检测模块、显示处理模块以及触控液晶屏;该输入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和发热检测模块和显示处理模块均连接主控制模块,该触控液晶屏连接输入检测模块和显示处理模块,触控液晶屏外露于外壳,以及,该输出控制模块和发热检测模块连接一延长线,该延长线的尾端设置有防呆插头,该防呆插头与前述防呆插座配合对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布料层包括有碳纤维布和多个矿物质颗粒,该多个矿物质颗粒密集排布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矿物质颗粒均通过热熔胶粘接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按扣或者拉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按扣或者拉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能释放远红外线的布料层,使得本产品在发热使用的过程中可产生远红外线,实现保健和治疗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循环系统等;以及通过配合设置有显示处理模块和触控液晶屏,实现了触摸控制,取代传统之按键控制,本产品无按键,外观简洁,操作和使用简单、容易、方便,并且,配合其余各模块,随时监测发热通路中温度变化,能及时检测到过热、局部发热等状态,显示更加直观;此外,本产品柔软舒适并且可水洗。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本体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本体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纵向折叠带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 11、纵向折叠带

111、前部 112、中部

113、后部 114、第一连接件

12、横向折叠带 121、垫体

122、折叠部 123、第二连接件

20、控制器 21、外壳

22、主控制模块 23、输入检测模块

24、输出控制模块 25、发热检测模块

26、显示处理模块 27、触控液晶屏

28、延长线 29、防呆插头

30、布料层 31、碳纤维布

32、矿物质颗粒 40、防呆插座

50、发热线 51、内隔离层

52、内芯线 53、外芯线

54、外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控制器20以及能释放远红外线的布料层30。

该本体10上设置有防呆插座40,该本体10包括有纵向折叠带11和横向折叠带12,该纵向折叠带11包括前部111、中部112和后部113,该横向折叠带12包括用于放置中部112的垫体121,垫体121的两侧均设置有折叠部122;该前部111的两侧、后部11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4,该折叠部122的前边缘、后边缘均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件114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3;该纵向折叠带11和横向折叠带12内均设置有发热线50,该发热线50迂回布置在纵向折叠带11和横向折叠带12内。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该发热线50包括有内隔离层51、内芯线52、外芯线53和外皮层54,该内隔离层51为NTC热敏电阻材料,该内芯线52设置于内隔离层51内,内芯线52呈螺旋状缠绕延伸,该外芯线53位于内隔离层51外并呈螺旋状缠绕延伸,外芯线53与内芯线52呈交叉绞合状态,且外芯线53的一端与内芯线52的一端电连接,可直接短接或者通过电阻连接;外芯线53的另一端和内芯线52的另一端均与防呆插座40电连接,该外皮层54包裹住内隔离层51、内芯线52和外芯线53。

以及,所述本体10为聚酯纤维材质,所述第一连接件114为按扣或者拉链,所述第二连接件123为按扣或者拉链。

该控制器20包括有外壳21,该外壳21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22、输入检测模块23、输出控制模块24、发热检测模块25、显示处理模块26以及触控液晶屏27;该输入检测模块23、输出控制模块24和发热检测模块25和显示处理模块26均连接主控制模块22,该触控液晶屏27连接输入检测模块23和显示处理模块26,触控液晶屏27外露于外壳21,以及,该输出控制模块24和发热检测模块25连接一延长线28,该延长线28的尾端设置有防呆插头29,该防呆插头29与前述防呆插座40配合对插。

该布料层30完全包裹住本体10的外表面,具体而言,所述布料层30包括有碳纤维布31和多个矿物质颗粒32,该多个矿物质颗粒32密集排布在碳纤维布31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多个矿物质颗粒32均通过热熔胶粘接在碳纤维布31的外表面。

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本体10折叠并包裹在脚部上,接着,启动控制器20后,该主控制模块22根据各个模块反馈的信息进行发热量设置,同时控制发热线50发热以达到用户需要,该输入检测模块23检测用户触是否控触控液晶屏27,并判断触控液晶屏27状态,当关机状态下自动检测触控液晶屏27是否被触控,触控后进入开机工作状态,之后的触控液晶屏27被判断为调节档位操作,在工作状态下超过两秒的触控液晶屏27动作被认为是关机指令,也就是使用一个触控液晶屏27完成了开关机以及各个档位的调节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主控制模块22输出信号,显示处理模块26对输出信号进行处理,使得触控液晶屏27按照用户设置的档位进行正确显示,可显示发热线50的具体工作状况,该输出控制模块24根据主控制模块22的指令控制发热线50的发热量,以达到用户设置的热量,该发热检测模块25配合发热线50的特定设计,实现智能检测以判断发热状况,并将信息反馈给主控制模块22,重点针对发热量和其他危险信息进行处理。该发热线50产生的热量依次透过本体10和布料层30向外传播,并且布料层30受热激发而产生远红外线,利用产生的远红外线可对人体脚部进行保健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置有能释放远红外线的布料层,使得本产品在发热使用的过程中可产生远红外线,实现保健和治疗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循环系统等;以及通过配合设置有显示处理模块和触控液晶屏,实现了触摸控制,取代传统之按键控制,本产品无按键,外观简洁,操作和使用简单、容易、方便,并且,配合其余各模块,随时监测发热通路中温度变化,能及时检测到过热、局部发热等状态,显示更加直观;此外,本产品柔软舒适并且可水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