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040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用的复苏方法主要是胸外心脏按压或腹部提压。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如专利号为zl200920160376.3的实用新型专利,是依据腹泵、心泵、肺泵、胸泵等原理进行设计的,救治时负压吸头置于患者的中上腹部,利用真空泵排空负压吸头内气体,使负压吸头与患者腹部紧密牢固结合。通过施救者双手握手柄两端,交替地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提拉与按压,改变胸腹内压力使膈肌上下移动,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同时实现在不间断循环状态下给予通气,实现心与肺复苏并举。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都有局限性,如患者出现胸部禁忌症时,无法直接进行胸部按压操作,当患者出现腹部禁忌时,则无法直接进行腹部提压操作,另外,由于心肺复苏的紧迫性,复苏几率也需要不断提高。如何能创设一种不受胸腹禁忌影响、适用人群广且复苏机率高的新的心肺复苏仪,成为当前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受胸腹禁忌影响、适用人群广且复苏机率高的心肺复苏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包括胸部按压杆、胸部按压头、腹部提压杆、腹部吸附按压头、底座、支撑部及控制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底座上,支撑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胸部按压杆及腹部提压杆;所述胸部按压头安装在胸部按压杆下端,所述腹部吸附按压头安装在腹部提压杆下端;所述控制部安装在支撑部上,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胸部心肺复苏单元、腹部心肺复苏单元及胸腹联合复苏单元;所述胸部心肺复苏单元用于单独启动胸部按压杆带动胸部按压头竖直上下运动;所述腹部心肺复苏单元用于单独启动腹部提压杆带动腹部吸附按压头竖直上下运动;所述胸腹联合复苏单元用于启动胸部按压头及腹部吸附按压头交替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控制部连接的呼吸面罩。

进一步地,所述腹部吸附按压头底部设置有两个接触型传感器,一个用于感应腹部吸附按压头作用在患者皮肤表面受力大小;另一个用来感应腹部吸附按压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所述两个接触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按压杆及腹部提压杆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感应胸部按压杆及腹部提压杆反向同步运动的互锁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按压杆及腹部提压杆均采用气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按压头采用软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腹部吸附按压头为真空负压吸附按压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竖向支撑部,及安装在竖向支撑部顶端、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C型支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扩大了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无论是胸部还是腹部禁忌的患者均可使用。胸部心肺复苏和腹部心肺复苏两个部分可以根据需求分别启动,也可同时启动,交替操作,增强心肺复苏效果。胸部按压可以根据美国AHA的要求进行心肺复苏,当出现胸部禁忌症时,可以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进行腹部提压的心肺复苏,腹部按压的力量40~50kg,提拉力量10~30kg。当患者没有胸腹禁忌症时,采用胸部心肺复苏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联合时,可提高复苏机率。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单独胸部心肺复苏结构示意图;

图4单独腹部心肺复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6是腹部吸附按压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包括胸部按压杆1、胸部按压头2、腹部提压杆3、腹部吸附按压头4、底座5、支撑部6及控制部7;支撑部6安装在底座5上,支撑部6两端分别安装有胸部按压杆1及腹部提压杆3;胸部按压头2安装在胸部按压杆1下端,腹部吸附按压头4安装在腹部提压杆3下端;控制部7安装在支撑部6上,包括控制面板71,控制面板71上设置有胸部心肺复苏单元、腹部心肺复苏单元及胸腹联合复苏单元(配合图5所示);胸部心肺复苏单元用于单独启动胸部按压杆1带动胸部按压头2竖直上下运动;腹部心肺复苏单元用于单独启动腹部提压杆3带动腹部吸附按压头4竖直上下运动;胸腹联合复苏单元用于启动胸部按压头2及腹部吸附按压头4交替上下运动。

优选地,控制部7还连接有呼吸面罩8,呼吸面罩8可配合胸部按压过程同时使用。

优选地,上述胸部按压杆1及腹部提压杆3均采用气缸结构。

优选地,上述支撑部6包括安装在底座5上的竖向支撑部61,及安装在竖向支撑部61顶端、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C型支撑部62。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胸部心肺复苏(单独),配合图3所示:

1)连接上仪器电源和呼吸面罩8的气源,操作者将患者置于底座5上;

2)按照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出台的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要求调整胸部按压杆1末端上的胸部按压头2到患者的胸部位置,胸部按压头2优选软橡胶设计,硬度适中,既能保证按压深度又能减少对人体胸部的损伤;

3)将呼吸面罩8安置在患者的面部(鼻和口),注意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

4)在控制面板71中选择胸部心肺复苏单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模式选择,按启动键;

5)胸部按压头2将以设定的频率进行竖直上下运动;

6)控制面板71中的信息显示区会显示当前按压深度,当前潮气量,当前的年月日时间;

7)控制面板71中提供按压深度的调节和潮气量的调节。

(二)腹部心肺复苏(单独),配合图4所示:

1)连接上仪器电源,操作者将患者置于底座5上;

2)按照腹部提压要求调整腹部提压杆3末端上的腹部吸附按压头4(如图6所示)到患者的腹部;

3)在控制面板71中选择腹部心肺复苏单元,根据患者选择频率,按启动键;

4)启动—启动键后,腹部提压杆3自动下降,直至接触到患者皮肤(可在腹部吸附按压头4底部设置有两个接触型传感器,一个用于感应腹部吸附按压头4作用在患者皮肤表面受力大小;另一个用来感应腹部吸附按压头4与患者皮肤的接触;两个接触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部电连接),腹部提压杆3自动下降过程中腹部吸附按压头4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达到设置的真空度后,抽真空停止;

5)腹部提压杆3将按照设定的频率上下运动,下压的力度40~50kg,上提10~30kg;

6)在操作面板71的信息显示区会显示当前按压力度,当前频率,当前的年月日时间。

(三)胸腹联合工作,配合图1所示:

1)连接上仪器电源和呼吸面罩8的气源,操作者将患者置于底座5上;

2)调整腹部提压杆3末端上的腹部吸附按压头4到患者的腹部和胸部按压杆1末端上的胸部按压头2到患者的胸部的位置;

3)在控制面板71中选择胸腹联合复苏单元,根据患者进行腹部频率选择、胸部按压深度调节的调节;

4)启动—启动键后,腹部提压杆3先自动下降,直至接触到患者皮肤,腹部提压杆3自动下降过程中腹部吸附按压头同时进行负压抽真空操作,达到设置的真空度后,抽真空停止;

5)当腹部完成吸附按压动作,腹部提压杆3上提时,胸部按压杆1开始下压,胸部按压杆1和腹部提压杆3动作运动同步,方向相反;具体地,同步性可通过安装在胸部按压杆1和腹部提压杆3上的互锁的位置传感器监控,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部电连接。

6)胸部的按压完成后,胸部按压杆1上移,腹部提压杆3下压,完成一次交替运动;

7)以此类推,按照设定的频率腹部提压杆3和胸部按压杆1交替上下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需求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按压和腹部提压,又可同时交替实施胸部按压和腹部提压的全自动胸腹联合心肺复苏仪,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肺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