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03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



背景技术:

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的方法有胸部心肺复苏法及腹部心肺复苏法。胸部心肺复苏法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双手有频率的按压胸腔来实施,而腹部心肺复苏法主要是采用提压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如专利号为zl200920160376.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感控式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其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有良好的复苏效果,且安全卫生、一个人即可操作,因此,相对传统的胸部心肺复苏法更受欢迎。

但上述采用提压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的腹部用仪器,其还存在如下缺陷:只能根据其显示器上显示的提压幅度位移、拉力压力等提压信息进行监测,无法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或者需要配合具有显示器的心电监控仪进行监测,但是由于对腹部进行提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显示器的提压信息,又要保证提压效果,加大操作难度,使心肺复苏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有限,所以效率是抢救的主要因素。另外,对于在医院以外的地方进行抢救,一般由于医院外的仪器配套限制,也无法监测到患者的心电变化,给抢救带来了诸多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腹部心肺复苏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以方便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便携式腹部心肺复苏器成了急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腹部心肺复苏器,使其可方便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包括设置有显示器及中央处理器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所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上还设置有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心电贴片通讯模块,所述心电贴片通迅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心电贴片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同时显示腹部提压信息及心电监测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心电贴片,所述心电贴片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心电贴片通讯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连接采用蓝牙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采用真空吸附式结构,包括按压板及安装在按压板上的真空吸附腔,所述真空吸附腔的腔口开在按压板上;所述真空吸附腔内设置有软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软格栅采用橡胶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包括按压板及安装在按压板上的吸附腔,所述按压板底面设置有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板底面呈五边形,所述五边形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位于五边形的对称轴所在的顶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还包括握柄,所述握柄有两个,分别位于在显示器的左右两侧,所述握柄采用端部上翘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显示器上增加心电图监测功能,同时配合显示器上的腹部提压信息,医护工作者或操作者无需抬头就能实时观察抢救过程中的患者心电变化情况,实时调整腹部心肺复苏器的提压情况,不但使用方便,且不受使用场合限制,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无线通讯,如蓝牙通讯可进一步方便操作。

3、在真空吸附腔内设置有软格栅,减少了真空吸附时由于吸力过大及吸附面集中造成的患者皮肤的损伤。

4、在按压板底面设置有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着重按压腹主动脉,可以有效提高冠脉灌注,即可以运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入心脏,这也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5、握柄采用端部上翘结构,使操作者下压时用力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心电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真空吸附腔局部剖视);

图4是按压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腹部心肺复苏器,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有显示器11及中央处理器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1,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1上还设置有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心电贴片通讯模块,心电贴片通迅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图2所示的心电贴片2连接,显示器11用于同时显示腹部提压信息及心电监测图。

上述仪器可以在出厂时附带心电贴片,也可由购买者自行购买配套心电贴片。上述无线连接方式中,优选采用蓝牙连接。

使用时,将心电贴片2贴在人体上相应位置,按照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显示器上的指示,医护工作者或操作者无需抬头就能实时观察抢救过程中的患者心电变化情况,实时调整腹部心肺复苏器的提压情况,不但使用方便,且不受使用场合限制,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如图3所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1采用真空吸附式结构,包括按压板12及安装在按压板12上的真空吸附腔13,真空吸附腔13的腔口开在按压板12上;真空吸附腔13内设置有软格栅14。优选地,采用橡胶格栅。软格栅14的设置,可以大大减少真空吸附时由于吸力过大及吸附面集中造成的患者皮肤的损伤。

如图3、4所示,上述按压板12底面设置有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15。按压板12底面呈五边形,五边形为轴对称结构,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15 位于五边形的对称轴所在的顶角处。

使用时,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的按压版12贴于患者中上腹部,五边形的对称轴所在的顶角朝向胸部,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15对准腹主动脉,然后进行提压操作,在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腹部压力迅速上升可以促进包含人体血液供应25%的腹部器官中血液通过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同时使主动脉压持续高于右心房压力,从而保证含氧低的血液不会回流入心脏。通过腹主动脉按压用凸起15着重对腹主动脉进行按压,可以有效提高冠脉灌注,即可以运送更多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入心脏,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腹部按压还可以使横膈膜上升,可导致被救者呼气;真空吸引腹壁的提拉动作,可以使得膈肌下降,导致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起作用。

另外,配合图1、3所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器主体1还包括握柄16,握柄16有两个,分别位于在显示器11的左右两侧,握柄16采用端部上翘结构,使操作者下压时用力更为方便。

使用时,医护工作者或操作者抓握住握柄16,开启仪器,当仪器吸附吸附于患者腹壁上时,对患者腹部进行竖直提拉与按压。建议按压力量为 50kg±10%,提拉力量为30kg±10%为宜。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器会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电图、同时也会显示操作时的作用力量、频率、操作时长、吸附状态等等提压信息。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