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01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治疗人体定位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架,是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架上配套辅助器——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装置,适合于人体头、颈和肩部曲线起伏差异较大部位的固定,是现代放射治疗中精确定位、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具有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工程人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特殊的因子产生多种硅胶类型,口腔(牙科)印模技术常采用聚醚硅胶和硅橡胶。

日常储存为粉末状,性质稳定;使用时,通过加固化剂枪混或者手混方式调和,成流动的糊状物;与目标物接触具有很好的亲水性,按需流动的触变性,瞬间固化每一个微妙细节,特别适合于牙科修复精细印模需要。满足临床对不同修复体的印模要求良好的亲水性和强度,印模精确,不易变形,不但适用于烤瓷牙或活动假牙的印模制取,而且能完全达到现代精密修复体,如Lava全瓷冠、种植牙印模的高精度要求。

低温热塑板材(膜)是一种特殊合成的高分子聚酯,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而成的新型医用材料,用于放射治疗体位固定、骨科外固定、矫形器、支具等制作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不吸收射线、加热软化后具有良好的塑型效果和所特有的形状记忆功能(当塑型不满意时可二次加热、再次塑型或局部加热再次型塑)等突出性能,以及操作简单、固定方便,是目前放疗定位中最理想的外固定材料。

目前临床放射治疗中病人的固定大多采用低温热塑板材结合机械固定的方式达到定位的目的。放射治疗的定位的要求:上下、左右、前后三维方向上要求固定精确,移动误差<5MM。头颈部位解剖结构紧凑,分布有各种重要器官。其固定受到下颌骨、颈椎等活动器官的限制,以及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动的影响。以上因素造成了头颈部的放疗固定控制误差困难。虽然市面上机械固定方式多样,实际使用效果上检测发现大多存在移动误差。

目前放疗定位的不足:无法解决由于颈部旋转带来的头部误差;无法解决由于头颅伸缩带来的头部误差;有效固定头部、颈部、肩部等;缺少头部骨性标志的固定装置;辅助装置在头部垂直照射时出现射线阻挡效应;低温热塑膜与底板的存在固定间隙;固定锁止力学结构直接受力;固定过程易发生锁止脱落,固定失败;固定过程造成(肩部)皮肤挤夹伤害事故;面部压迫,舒适性欠佳;固定配件分体设计,易丢失;使用操作费力、繁琐;重复定位准确性差。基于以上的不足和弊端我们设计了一款放疗定位固定装置,其主要是解决以上不足中第1、2、3、4和5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头部放疗定位弊端,提供一种精确放疗定位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器。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牙齿咬合固定支架上发出的支撑点实现上颌骨相对固定;以及通过由固定架上发出的支撑体压迫头部的骨性标志(鼻根)实现鼻根部位相对固定。该实用新型采用了齿轮啮合和硅胶塑形定位两种设计原理,配合专用的固定头架,可以固定头面骨,达到精确定位。特别适合于轮廓曲线起伏差异较大的人体头面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式固定架,由头底板147,三脚穹窿右支256,三脚穹窿左支257,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颌基齿前孔259,鼻根固定器260,鼻基齿前孔261,三脚穹窿前支262和凸轮式锁柱263组成。整体结构呈三足鼎立的支撑体结构。三个凸轮式锁柱263为三个支点,呈“品”字型结构。“品”字结构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连接有带有弧度的三脚穹窿结构;三脚穹窿前支262一端连接凸轮式锁柱263,另一端连接在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的三脚穹窿结构上并将他分为三脚穹窿左支 257和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其中三脚穹窿左支257较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短,即三脚穹窿前支262不与人体头部正中矢状面重合,呈偏心状。三脚穹窿前支262中部水平贯穿有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和颌基齿前孔259,两者相距一定距离。鼻根固定器260和鼻基齿前孔 261水平贯穿于三脚穹窿前支262中上部,两者也相距一定距离。其中各个分部件如下:

1.上颌骨滑柱式固定器258是固定上颌骨的直接部件,它通过支撑体225(即:三脚穹窿前支262)上的颌齿轴套转动相连。本结构由上颌骨支撑组件171和咬器组件195两部分组成。

其中上颌骨支撑组件171由止端172、颌横轴刻度196、横轴套197、颌横轴紧丝198、颌横轴紧丝孔199、固定叉200、叉紧丝201、颌横轴202、颌横轴座203、颌齿螺母204、颌齿轴205、颌齿刻度206、颌转齿207、叉紧丝套孔208、支撑体225、颌基齿226和颌齿轴套227组成。该结构具有连接(固定架支撑体)和调节(固定角度和横轴位移)的功能。颌齿轴套227贯穿支撑体225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颌基齿226位于颌齿轴套227的一端并与支撑体225固定连为一体。颌转齿207与颌基齿226相互啮合,并发出颌齿轴205走行于颌齿轴套227内,颌齿轴205上车有螺纹,与颌齿螺母204相旋紧。颌齿刻度206布满在颌转齿207和颌基齿226的侧面。颌横轴座203一端与颌转齿207固定,另一端游离并在水平方向贯穿有颌横轴套197。中空的颌横轴套197内走行有可自由滑动的颌横轴202。颌横轴刻度196布于颌横轴202的表面,呈长条状凸浮于颌横轴202整个长轴上。颌横轴紧丝孔199位于颌横轴座203的游离端表面,并贯通于颌横轴套197内,孔内车有螺纹,外旋有颌横轴紧丝198。颌横轴202一端接止端172,另一端分两支呈“U”型设计的固定叉200,“U”型结构其中一支(外侧)内壁上设计有叉紧丝套孔208,套内车有螺纹,外旋有叉紧丝201。

其中咬器组件195由盛胶篮209、溢胶孔210、咬器杆211、叉槽212、咬缘213、咬齿位214、固舌位215、压舌板216、咬器圆滑217、圆滑槽口218、胶篮底板219、盛胶篮后板 220、圆滑轴套221、圆滑轴222、圆滑槽223、咬器杆口224和咬器228构成。该结构为上颌骨固定的直接媒介。盛胶篮209为立方体结构,顶面无板遮盖,侧壁有四面,其中三面上开口各设计有4个溢胶孔210,第四面为盛胶篮后板220。盛胶篮后板220内、外壁上缘的中部相向(板体方向)凹陷形成长方形槽样结构的叉槽212,槽口上端开口且与盛胶篮后板220 上缘齐平,槽口下端封闭嵌入盛胶篮后板220体内。胶篮底板219构成了盛胶篮209的底板。胶篮底板219分内、外两面。内面中间开方形的圆滑槽口218,槽口向下呈半圆形凹陷形成圆滑槽223,两个圆滑轴套221分别位于圆滑槽口218上缘,两套内走行有圆滑轴222,它与圆滑槽223的半圆形轴一致。圆滑槽223底部开方形口通联于胶篮底板219外面的咬器杆口 224。圆柱体结构的咬器圆滑217通过圆滑轴222横亘于圆滑槽口218,与圆滑槽223中的半圆弧相切,圆滑217相对于圆滑槽223可以自由摆动。咬器杆211贯穿并固定于圆滑217,杆上部位于盛胶篮209,下部从咬器杆口224穿出。咬器228由咬缘213、咬齿位214、固舌位215、压舌板216构成。为口腔牙齿咬合的部件,起固定上颌骨、下颌骨和压低舌体的作用。整体结构呈中间镂空的半圆形,其中由呈“U”型的咬齿位214和呈等腰梯形的压舌板216平面连接而成,两者围成的半圆形结构形成固舌位215。“U”型的咬齿位214外围有咬缘213。

2.鼻根固定器260是压迫鼻根组织的直接部件。由固定架上发出的支撑体225(即:三脚穹窿前支262)压迫面部的骨性标志(鼻根)实现相对固定。该结构采用了齿轮啮合和压迫定位两种设计原理,具有连接(固定架支撑体)、调节(压迫角度和压迫深度)和压迫(鼻根)等功能。配合专用的固定头架,达到精确定位。本结构由止端172、支撑体225、压轴刻度243、压轴套244、压轴紧丝245、压轴紧丝孔246、鼻压247、压轴248、鼻齿螺母249、基齿250、鼻齿刻度251、转齿252、轴座253、转齿轴254和基齿轴套255组成。基齿轴套 255贯穿支撑体225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基齿250位于基齿轴套255的一端并与支撑体225 固定连为一体。转齿252与基齿250相互啮合,并发出转齿轴254走行于基齿轴套255内,转齿轴254上车有螺纹,与鼻齿螺母249相旋紧。鼻齿刻度251布满在基齿250和转齿252 的侧面。轴座253一端与转齿252固定,另一端游离并在竖直方向贯穿有压轴套244。中空的压轴套244内走行有可自由滑动的压轴248。压轴刻度243布于压轴248的表面,呈长条状凸浮于压轴248整个长轴上。压轴紧丝孔246位于轴座253的游离端表面,并贯通于压轴套244内,孔内车有螺纹,外旋有压轴紧丝245。压轴248一端接止端172,另一端接鼻压 247,鼻压247呈倒“V”形。

3.凸轮式锁柱263是三脚穹窿结构的支点,呈“品”字型结构。主要采用两种原理:空间填塞实现增大摩擦力,完成两者紧密结合的原理;以及凸轮式挤压原理,两者配合使用固定锁止辅柱。具有连接插销座153(即头底板147)的作用。本结构由防转销148、凸轮组件 149、辅柱150、膨胀插销组件151、膨胀洞152、插销座153、提蒂154、插销定位凹155、标座156和快拆口157构成。主体是一根柱状结构的辅柱150。圆锥台形状的提蒂154通过标座156相连共同构成了辅柱150的顶端;下端连接有膨胀插销组件151;中段侧壁长方形开口形成快拆口157;与主体配套使用的是插销座153,其上设计有膨胀洞152;防转销148 位于膨胀洞152沿口,膨胀洞152内侧壁下端设计有插销定位凹155。

其中凸轮组件149由插销柱8、辅柱150、快拆口157、快拆手柄158、凸轮159、凸轮轴承161、凸轮轴162、凸轮座163、插销弹簧164和弹簧座165共同构成。辅柱150内设计中空,内壁上下分别发出凸轮轴162和环状结构弹簧座165;插销柱8贯穿弹簧座165并走行于中空的辅柱150中,它的一头连接于膨胀插销组件151中的膨胀球15,另一头连接凸轮座163,并与凸轮159滑动接触;插销弹簧164卡止(受力)于凸轮座163和弹簧座165之间。凸轮轴承161贯穿凸轮159围绕凸轮轴162自由转动;凸轮159向外上发出片状的快拆手柄158,伸出于快拆口157,通过快拆手柄158带动凸轮159的转动。

其中膨胀插销组件151由插销柱8、膨胀瓣10、插销定位凸11、膨胀球15、瓣沟16、球纹17、辅柱150、防转缺160、柱座167和瓣缘168共同构成。柱座167呈环状套嵌在辅柱150上;柱座167的环状结构上局部凹陷形成防转缺(160);插销柱8末端发出膨胀球15 容纳于由辅柱150末端发出膨胀瓣10围成空腔中;膨胀瓣10内侧壁分布有瓣沟16,外侧壁下段设计有插销定位凸11,下末缘设计成契形的瓣缘168;膨胀球15上设计有球纹17,与瓣沟16相对。

本实用新型为头颈部精确放疗定位固定系统配套的头面骨固定器。它可以完全实现对上颌骨和鼻根等头面骨部位相对位置的固定需要,对头部伸缩误差控制起到关键作用。齿轮啮合的设计实现调整角度更加方便和精确;硅胶材料制作的鼻压与骨性标志贴合更加准确,实现了舒适性和固定性的双重目标;硅胶塑形的应用实现了对上颌骨个性化的精确定位。膨胀锁扣和凸轮快拆结构可以完全实现对辅柱150的牢固锁止和快速拆卸的需要;辅助固定器的偏心设计有效解决了垂直照射时射线衰减的问题;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可以使得技师操作简化和便捷。它配合专用的定位头架系列,最终实现对人体头部以及颈部的限位固定,可以达到或接近零位移。有效解决了目前头部放疗定位结构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固定效果明显,实用性和通用性都较强。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结构示意图。

图5、图6、图7、图8是上颌骨支撑组件171结构示意图。

图9、10、11、12是咬器组件195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图15是鼻根固定器260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凸轮式锁柱263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凸轮组件149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膨胀插销组件15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头面骨偏心滑柱固定器

参见图1,该结构由头底板147,三脚穹窿右支256,三脚穹窿左支257,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颌基齿前孔259,鼻根固定器260,鼻基齿前孔261,三脚穹窿前支262和凸轮式锁柱263组成。整体结构呈三足鼎立的支撑体结构。三个凸轮式锁柱263为三个支点,呈“品”字型结构。“品”字结构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连接有带有弧度的三脚穹窿结构;参见图2、图3,三脚穹窿前支262一端连接凸轮式锁柱263,另一端连接在底部位的两个凸轮式锁柱263之间的三脚穹窿结构上并将他分为三脚穹窿左支257和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其中三脚穹窿左支257较三脚穹窿结构右支256短——即三脚穹窿前支262不是位于头部正中矢状面上,而是位于人体中部偏左部,呈偏心状。当射线垂直照射头部时,可以有效解决辅助装置阻挡射线的问题。三脚穹窿结构通过凸轮式锁柱263与头底板147实现锁止和分离。三脚穹窿前支262中部水平贯穿有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和颌基齿前孔259,两者相距一定距离。颌基齿前孔259的作用为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的备用(前后调节)插孔。鼻根固定器260和鼻基齿前孔261水平贯穿于三脚穹窿前支262中上部,两者也相距一定距离。鼻基齿前孔261的作用为鼻根固定器260的备用(前后调节)插孔。其中各个分部件如下:

参照图4,上颌骨滑柱固定器258是固定上颌骨的直接部件,它通过支撑体225(即:三脚穹窿前支262)上的颌齿轴套转动相连。该结构由上颌骨支撑组件171和咬器组件195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通过固定叉200和叉槽212相连接。

参见图5,其中上颌骨支撑组件171由止端172、颌横轴刻度196、横轴套197、颌横轴紧丝198、颌横轴紧丝孔199、固定叉200、叉紧丝201、颌横轴202、颌横轴座203、颌齿螺母204、颌齿轴205、颌齿刻度206、颌转齿207、叉紧丝套孔208、支撑体225、颌基齿226 和颌齿轴套227组成。该结构具有连接(固定架支撑体)和调节(固定角度和横轴位移)的功能。参见图6,齿轴套227贯穿支撑体225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颌基齿226位于颌齿轴套227的一端并与支撑体225固定连为一体。参见图2,颌转齿207与颌基齿226相互啮合,并发出颌齿轴205,颌齿轴205走行于颌齿轴套227内,可以相对于颌齿轴套227自由转动。颌齿刻度206布满在颌转齿207和颌基齿226的侧面,方便读取相关转动角度数值。参见图 7,颌齿轴205上车有螺纹,与颌齿螺母204相旋紧。颌横轴座203一端与颌转齿207固定,两者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另一端游离并在水平方向贯穿有颌横轴套197。中空的颌横轴套197 内走行有可自由滑动的颌横轴202。参见图8,颌横轴刻度196布于颌横轴202的表面,呈长条状凸浮于颌横轴202整个长轴上。条状凸浮设计的颌横轴刻度196使得颌横轴202在颌横轴套197内只能做上下的滑动(而不会发生自旋运动)。颌横轴紧丝孔199位于颌横轴座203 的游离端表面,并贯通于颌横轴套197内,孔内车有螺纹,外旋有颌横轴紧丝198,它可以固定或限制颌横轴202与颌横轴套197的相对位置。颌横轴202一端接止端172,止端172 是颌横轴202下滑止点。另一端分两支呈“U”型设计的固定叉200。“U”型结构其中一支(外侧)内壁上设计有叉紧丝套孔208,套内车有螺纹,外旋有叉紧丝201。固定叉200和咬器组件195中的叉槽212相嵌合,叉紧丝201旋转受力于叉槽212,实现锁止。

参见图9、10、11和12,其中咬器组件195由盛胶篮209、溢胶孔210、咬器杆211、叉槽212、咬缘213、咬齿位214、固舌位215、压舌板216、咬器圆滑217、圆滑槽口218、胶篮底板219、盛胶篮后板220、圆滑轴套221、圆滑轴222、圆滑槽223、咬器杆口224和咬器228构成。该结构为上颌骨固定的直接媒介。参见图9,盛胶篮209为立方体结构,顶面无板遮盖,侧壁有四面,其中三面上开口各设计有4个溢胶孔210,第四面为盛胶篮后板220。盛胶篮后板220内、外壁上缘的中部相向(板体方向)凹陷形成长方形槽样结构的叉槽212,槽口上端开口且与盛胶篮后板220上缘齐平,槽口下端封闭嵌入盛胶篮后板220体内。叉槽 212的宽度与固定叉200的内侧一致,可以相互结合锁止。参见图10,胶篮底板219构成了盛胶篮209的底板。胶篮底板219分内、外两面。内面中间开方形的圆滑槽口218,槽口向下呈半圆形凹陷形成圆滑槽223,两个圆滑轴套221分别位于圆滑槽口218上缘。参见图11,两套内走行有圆滑轴222,它与圆滑槽223的半圆形轴一致。圆滑槽223底部开方形口通联于胶篮底板219外面的咬器杆口224。参见图11,圆柱体结构的咬器圆滑217通过圆滑轴222 横亘于圆滑槽口218,与圆滑槽223中的半圆弧相切,圆滑217相对于圆滑槽223可以自由摆动。参见图12,咬器杆211贯穿并固定于圆滑217,杆上部位于盛胶篮209,下部从咬器杆口224穿出连接咬器228。参见图9,咬器228由咬缘213、咬齿位214、固舌位215、压舌板216构成。为口腔牙齿咬合的部件,起固定上颌骨、下颌骨和压低舌体的作用。整体结构呈中间镂空的半圆形,其中由呈“U”型的咬齿位214和呈等腰梯形的压舌板216平面连接而成,两者围成的半圆形结构形成固舌位215。“U”型的咬齿位214外围有咬缘213。舌体放置于固舌位215,咬齿位214置于上、下牙齿之间并咬合,压舌板216此时将舌体限位。

参见图13,鼻根固定器260是压迫鼻根组织的直接部件。由固定架上发出的支撑体225 (即:三脚穹窿前支262)压迫面部的骨性标志(鼻根)实现相对固定。该结构采用了齿轮啮合和压迫定位两种设计原理,具有连接(固定架支撑体)、调节(压迫角度和压迫深度)和压迫(鼻根)等功能。由止端172、支撑体225、压轴刻度243、压轴套244、压轴紧丝245、压轴紧丝孔246、鼻压247、压轴248、鼻齿螺母249、基齿250、鼻齿刻度251、转齿252、轴座253、转齿轴254和基齿轴套255组成。参见图14,基齿轴套255贯穿支撑体225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基齿250位于基齿轴套255的一端并与支撑体225固定连为一体。转齿252 与基齿250相互啮合,并发出转齿轴254走行于基齿轴套255,并可以自由转动。鼻齿刻度 251布满在基齿250和转齿252的侧面,方便读取相关转动角度的数值。参见图15,转齿轴 254上车有螺纹,与鼻齿螺母249相旋紧。轴座253一端与转齿252固定,两者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另一端游离并在竖直方向贯穿有压轴套244。中空的压轴套244内走行有可自由滑动的压轴248。参见图13,压轴刻度243布于压轴248的表面,呈长条状凸浮于压轴248整个长轴上。条状凸浮设计的压轴刻度243使得压轴248在压轴套244内只能做上下的滑动(而不会发生自旋运动)。压轴紧丝孔246位于轴座253的游离端表面,并贯通于压轴套244内,孔内车有螺纹,外旋有压轴紧丝245。压轴紧丝孔246旋转受力于压轴248,实现锁止。压轴 248一端接止端172,另一端接鼻压247,鼻压247呈倒“V”形,为压迫鼻根的直接部件。

参见图16,凸轮式锁柱263是三脚穹窿结构的支点,呈“品”字型结构。具有连接插销座153(即头底板147)的作用。它由防转销148、凸轮组件149、辅柱150、膨胀插销组件 151、膨胀洞152、插销座153、提蒂154、插销定位凹155、标座156和快拆口157构成。主体是一根柱状结构的辅柱150。圆锥台形状的提蒂154通过标座156相连共同构成了辅柱150 的顶端;下端连接有膨胀插销组件151;中段侧壁长方形开口形成快拆口157;与主体配套使用的是插销座153,其上设计有膨胀洞152;防转销148位于膨胀洞152的口沿外侧缘;膨胀洞152内侧壁下端设计有插销定位凹155。

参见图17,其中凸轮组件149由插销柱8、辅柱150、快拆口157、快拆手柄158、凸轮 159、凸轮轴承161、凸轮轴162、凸轮座163、插销弹簧164和弹簧座165共同构成。辅柱150内设计中空,内壁上下分别发出凸轮轴162和环状结构弹簧座165;插销柱8贯穿弹簧座 165并走行于中空的辅柱150中,它的一头连接于膨胀插销组件151中的膨胀球15,另一头连接凸轮座163,并与凸轮159滑动接触;插销弹簧164卡止(受力)于凸轮座163和弹簧座165之间;插销柱8相对于弹簧座165可以上下自由滑动;凸轮轴承161贯穿凸轮159围绕凸轮轴162自由转动;凸轮159向外上发出片状的快拆手柄158,伸出于快拆口157,通过快拆手柄158带动凸轮159的转动。凸轮159为偏心设计,其直径随着转动发生变化——即凸轮轴162和凸轮座163相对距离发生变化,快拆手柄158下扳动成垂直状态时呈现最大直径;凸轮159和凸轮座163互相配合,如果把快拆手柄158由打开位置(水平)向关闭位置 (向下垂直)扳动,凸轮159就会推动凸轮座163向下运动——插销柱8向下进入相应的锁孔,完成锁止。

参见图18,其中膨胀插销组件151由插销柱8、膨胀瓣10、插销定位凸11、膨胀球15、瓣沟16、球纹17、辅柱150、防转缺160、柱座167和瓣缘168共同构成。柱座167呈环状结构套嵌在辅柱150上;柱座167环状结构上局部凹陷形成防转缺160,与插销座153上的防转销148相对应,具有防止辅柱150发生转动的作用;插销柱8末端发出膨胀球15容纳于由辅柱150末端发出的膨胀瓣10围成空腔中;其中膨胀瓣10为片状结构软连接于辅柱150 的末端,可以做内收和外展活动,共四片;膨胀瓣10内侧壁分布有瓣沟16,外侧壁下段设计有插销定位凸11,下末缘设计成契形的瓣缘168;膨胀球15上设计有球纹17,与瓣沟16 相对;膨胀球15在四个膨胀瓣10围成的桶装空间内可实现上下自由活动。

实施例2使用原理及方法:

第一步:三脚穹窿结构与头底板147的锁止。

①入锁:(参见图18)四片膨胀瓣10由于自身材料因素,在不受横向外力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相互(内收)合拢状态,下端瓣缘168外径小于插销座153(即头底板147)上的膨胀洞152的直径,膨胀瓣10顺利插入相应的膨胀洞152中,防转缺160和防转销148相对应,直至柱座167的下层壁和插销座153的上层壁贴合。②锁止:参见图17,当柱座167的下层壁和插销座153(即头底板147)的上层壁贴合时,膨胀瓣10外侧壁上的插销定位凸11与膨胀洞152内壁上的插销定位凹155相对应。往下扳动快拆手柄158,凸轮159发生转动,直径的变化导致了凸轮轴162和凸轮座163相对距离加大——这样就可以使插销柱8向下滑动, (参见图18)推动膨胀球15在膨胀瓣10围成的管状通道内往下滑行,以及膨胀瓣10的内侧壁为上端薄下端厚的楔形结构,膨胀球15越往下滑行,管状通道越窄,膨胀球15产生了对膨胀瓣10内侧壁,(参见图16)向外展方向的弹力,最终形成了膨胀瓣10下端的外径增大,插销定位凸11和插销定位凹155对应贴合,直至相互挤压受力平衡为止。膨胀球15最大外径处有一圈球纹17,与膨胀瓣10内侧壁上的瓣沟16相互接触,由于相互摩擦产生静止的合力。锁止完成。

①牙印咬合:(参见图9)取咬器组件195一份,向咬器228上的咬齿位214填充塑性胶 (硅胶),放入病人口中3分钟,使得塑性胶根据病人的牙齿形状塑形。②调节颌横轴角度:(参见图1)选择颌基齿前孔259还是颌基轴套227,插入颌齿轴205,(参见图6)旋松颌齿螺母 204,转动颌转齿207——即横轴座203发生转动,导致贯穿其上的颌横轴202发生转动。调节到颌横轴202近似垂直病人的上门齿,旋紧颌齿螺母204,颌基齿226和颌转齿207相互啮合,完成颌横轴的角度锁止。③固定咬器组件195:(参见图8)旋松颌横轴紧丝198,调整咬器组件195的高度,使固定叉200和咬器组件195中的叉槽212相嵌合,实现将病人口中的咬器组件195和支撑体连接起来。依次旋紧叉紧丝201和颌横轴紧丝198,实现锁止。最后,向盛胶篮209内注入塑性胶,将咬器杆211塑形固定。

第三歩:鼻根固定(参见图13)

①调节轴座253角度:选择基齿轴套255还是鼻基齿前孔261,插入转齿轴254,旋松鼻齿螺母249,转动转齿252——即轴座253发生转动,导致贯穿其上的压轴248发生转动。调节到压轴248近似垂直病人的鼻根部,旋紧鼻齿螺母249,基齿250和转齿252相互啮合,完成轴座253角度锁止。②压轴248的锁止:旋松压轴紧丝245,调整压轴248的高度,使鼻压 247和鼻根部相互贴合,旋紧压轴紧丝245,实现锁止。

第四歩:三脚穹窿结构与头底板147的解锁。(参见图16和17)

往上扳动快拆手柄158,凸轮159发生转动,直径的变化导致了凸轮轴162和凸轮座163 相对距离减少(此时插销弹簧164也发挥弹力作用:使得凸轮座163和弹簧座165的相对距离变大)——这样就可以使插销柱8向上滑动,拉动膨胀球15在膨胀瓣10围成的管状通道内往上滑行,以及膨胀瓣10的内侧壁为上端薄下端厚的楔形结构,膨胀球15越往上滑行,管状通道越宽,膨胀瓣10内侧壁对膨胀球15产生了向内收方向的弹力,最终形成了膨胀瓣 10下端的外径减小,插销定位凸11和插销定位凹155贴合解离。解锁完成。

实施例3使用此实用新型的配套固定架与原有方式的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