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用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968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肾内用透析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肾内科治疗中经常用到透析治疗,其中腹膜透析是常用的透析手段,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存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更新透析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直管式透析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容易发生透析管偏移、透析管容易被腹腔膜组织包绕堵塞透析孔影响渗透效果、插入端端头处存在死角容易滋生细菌、透析管后端密封效果不好容易造成透析液被细菌感染等,虽然有的直管式透析方法采用吹气的方式,能够将透析孔上堵塞的组织吹开,但是吹气的方式一方面当只存在部分堵塞时,气体会从未堵塞的透析孔出去,所以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气体进入人体内,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肾内用透析管,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肾内用透析管,其能够实现腹膜透析治疗,同时能够防止偏移和堵塞问题,不存在细菌滋生的死角,而且密封效果好,避免了透析液被细菌感染的问题,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肾内用透析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外管;外管内部套有内管;管体前端密封;管体前端安装有导向圆环;导向圆环上安装有传感器;外管外壁的前部由前到后依次固定有旋转凸起和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状凸起;外管上均匀开有透析孔;内管外壁均匀分布有圆台状凸起;圆台状凸起上开有出液孔;所述的圆台状凸起与透析孔一一对应配合;内管内壁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的外管和内管后端密封相连;内管内壁的后部开有环形通槽;内管内部的后端滑动套接有密封塞;密封塞外壁的前部套接有环形气囊;所述的环形气囊与环形通槽配合;密封塞外壁的后部套接有防菌棉;密封塞内安装有气筒;气筒前端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另一端与环形气囊相连;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推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肾内用透析管的外管外壁的后部安装有进水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肾内用透析管的导向圆环的材料为钛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腹膜透析管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内管内灌注透析液,通过出液孔和透析孔渗透进人体,实现透析过程;圆台状凸起能够从透析孔伸出一部分,将包绕在外管上的腹腔膜等组织顶起,有效的解决透析孔堵塞的问题;导向圆环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圆环形的设置能够确保不存在细菌死角,圆环上设置的传感器能够将插入端的信号及时反馈,便于观察插入端内部的情况;旋转凸起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同时环状凸起和旋转凸起也能够防止偏移、减少透析孔堵塞的作用;密封塞起到密封作用,环形气囊通过气筒充气与环形通槽配合,保证密封效果,同时后部的防菌棉能够避免细菌进入内管体;流量计能够监测透析液的流量和流速。

2、进水管能够灌注温水,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3、导向圆环采用钛合金材料,相容性好,耐腐蚀,能够更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分解放大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导向圆环;4、传感器;5、旋转凸起;6、环状凸起;7、透析孔;8、圆台状凸起;9、出液孔;10、流量计;11、环形通槽;12、密封塞;13、环形气囊;14、防菌棉;15、气筒;16、通气管;17、活塞;18、推杆;19、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肾内用透析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外管1;外管1内部套有内管2;管体前端密封;管体前端安装有导向圆环3;导向圆环3上安装有传感器4;外管1外壁的前部由前到后依次固定有旋转凸起5和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环状凸起6;外管1上均匀开有透析孔7;内管2外壁均匀分布有圆台状凸起8;圆台状凸起8上开有出液孔9;所述的圆台状凸起8与透析孔7一一对应配合;内管2内壁安装有流量计10;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后端密封相连;内管2内壁的后部开有环形通槽11;内管2内部的后端滑动套接有密封塞12;密封塞12外壁的前部套接有环形气囊13;所述的环形气囊13与环形通槽11配合;密封塞12外壁的后部套接有防菌棉14;密封塞12内安装有气筒15;气筒15前端连通有通气管16;通气管16另一端与环形气囊13相连;气筒1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7,活塞17上连接有推杆18;外管1外壁的后部安装有进水管19;导向圆环3的材料为钛合金材料。

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将管体的前端插入患者体内,导向圆环3起到导向作用,使管体到达合适位置,旋转凸起5和环状凸起6能够避免管体的偏移,之后向内管2灌注透析液,灌注完成后塞上密封塞12,推动推杆18活塞17在气筒15内滑动并通过通气管16为环形气囊13充气,环形气囊13充气鼓起与环形通槽11配合,实现了密封;之后进行透析过程,在透析过程中,透析液通过内管2的出液孔9流出,进入内管2与外管1之间的空腔,外管1鼓起,透析液再从透析孔7流出渗入腹腔,完成透析过程;为了防止人体腹腔膜组织堵塞透析孔7影响透析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避免透析孔7堵塞,一方面设置旋转凸起5和环状凸起6能够提供支撑的空间,减少堵塞的发生;另一方面,当透析液流出后,外管1缩小,内管2上的圆台状凸起8从透析孔7伸出将堵塞物顶开,有效的解决了堵塞的问题,如图2所示为圆台状凸起8顶开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导向圆环3上设置传感器4能够监测插入端的信息并及时的反馈,便于观察插入端的情况;为了更加有效的防止外部的细菌进入透析液,在密封塞12上设置了防菌棉14能够将外界的细菌遮挡,有效的防止细菌进入;在内管2内设置了流量计10,能够实时监测透析液的流量和流速,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在透析时,本实用新型处于人体外部的部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外界温度很低时,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外部的部分处于低温状态,在外管1后部设置进水管19,进水管19内可以灌注温水,起到保温作用,避免透析液温度过低,患者不适;导向圆环3采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耐腐蚀,不易于细菌的附着,能够有效的防止细菌的滋生,避免伤害人体,当然由于钛合金材料造价较高,所以导向圆环3可以从本实用新型卸下,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