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96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外科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主要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当中,体外循环管道将患者的全身血液从体内引出,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机器存储、氧合、过滤后,再通过体外循环管道泵入患者体内。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心脏外科和心脏中心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管道的固定采用纱布拧成条状,交叉缠绕的方式,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铺单上。此种固定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和手术风险:如管道打折、扭曲、交叉、重叠、再次调整管道困难等情况。如缠绕太松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滑落,有导致主动脉、腔静脉插管牵拉、撕脱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缠绕太紧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变形、成角,轻则导致体外循环流量减小,灌注流量不够;重则导致体外循环泵压增高,导致体外循环管道从接头处断开,管道内血液大量流失,空气进入管道内,导致患者机体灌注不良,空气栓塞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在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手术者需调整个别管道长度时,需两人配合完全解开纱布固定装置,调整完成后,还需再次固定体外循环管路,此种调整过程需双人配合,耗时较多,影响手术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使体外循环管道得到有序,牢固的固定,且管道不易打折、扭曲及重叠。并可根据手术需要,术中单独反复调节每根管道的长短,调整方式简单,快捷,一人即可完成,从而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包括舌形硅胶片、固定座和U型盖板,所述固定座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固定座下端两侧各有一个下固定板,所述固定座下端前侧有舌形硅胶片,所述固定座内有一排管道固定孔,每个管道固定孔中部通过与对应固定孔中心线平行的垂直缝隙与固定座上端相连,所述固定座上方有U型盖板,所述U型盖板的两个侧端的外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板,所述U型盖板的侧固定板有固定孔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固定座两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槽,所述U型盖板的两个侧端的内壁有侧固定条与侧固定槽相对应,所述固定座顶端中部有一个条形的上固定槽,所述U型盖板下方有下固定条与上固定槽相对应,所述舌形硅胶片和固定座底端有底部胶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固定孔有五个,五个管道固定孔的孔径由左到右依次为0.5cm、1.0cm、1.0cm、1.6cm和1.8cm,本实用新型作为成人使用,一般使用五个管道固定孔,并且孔径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前侧和后侧斜面为弧形斜面,则便于管道插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固定条为楔形,采用楔形设计便于侧固定条插入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固定器本体采用梯形结构设计,增加了固定器本体的底部面积,联合前部的舌型硅胶片,使底部面积进一步增大,大面积的底部通过底部胶贴与手术铺单粘合,附着力明显增加。梯形的本体设计使得体外循环管道与管道固定孔的接触面积增加,增加了体外循环管道与管道孔之间的摩擦力,可稳固地讲管道固定在管道固定孔内。并且梯形设计可形成稳固结构,避免本体前后滚动导致体外循环管道打折、扭曲等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示意图;

图示说明:

1、舌形硅胶片;2、固定座; 3、下固定板; 4、侧固定槽;5、管道固定孔;6、U型盖板;6-1、侧固定板;7、上固定槽;8、下固定条;9、侧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使体外循环管道得到有序,牢固的固定,且管道不易打折、扭曲及重叠。并可根据手术需要,术中单独反复调节每根管道的长短,调整方式简单,快捷,一人即可完成,从而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包括舌形硅胶片1、固定座2和U型盖板6,所述固定座2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固定座2下端两侧各有一个下固定板3,所述固定座2下端前侧有舌形硅胶片1,所述固定座2内有一排管道固定孔5,每个管道固定孔5中部通过与对应固定孔中心线平行的垂直缝隙与固定座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座2上方有U型盖板6,所述U型盖板6的两个侧端的外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板6-1,所述U型盖板6的侧固定板6-1有固定孔与下固定板3的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固定座2两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槽4,所述U型盖板6的两个侧端的内壁有侧固定条9与侧固定槽4相对应,所述固定座2顶端中部有一个条形的上固定槽7,所述U型盖板6下方有下固定条8与上固定槽7相对应,所述舌形硅胶片1和固定座2底端有底部胶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3所示的一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管道固定装置,包括舌形硅胶片1、固定座2和U型盖板6,所述固定座2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固定座前侧和后侧斜面为弧形斜面,则便于管道插放,所述固定座2下端两侧各有一个下固定板3,所述固定座2下端前侧有舌形硅胶片1,所述固定座2内有一排管道固定孔5,所述管道固定孔有五个,五个管道固定孔的孔径由左到右依次为0.5cm、1.0cm、1.0cm、1.6cm和1.8cm,本实用新型作为成人使用,一般使用五个管道固定孔,并且孔径确定,每个管道固定孔5中部通过与对应固定孔中心线平行的垂直缝隙与固定座2上端相连,所述固定座2上方有U型盖板6,所述U型盖板6的两个侧端的外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板6-1,所述U型盖板6的侧固定板6-1有固定孔与下固定板3的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固定座2两侧各有一个侧固定槽4,所述U型盖板6的两个侧端的内壁有侧固定条9与侧固定槽4相对应,所述侧固定条为楔形,采用楔形设计便于侧固定条插入和固定,所述固定座2顶端中部有一个条形的上固定槽7,所述U型盖板6下方有下固定条8与上固定槽7相对应,所述舌形硅胶片1和固定座2底端有底部胶贴。

本实用新型舌形硅胶片1和固定座2采用一体成型技术生产,实施过程中,先将底部胶贴覆盖膜撕去,将固定器本体粘贴在手术铺巾合适的位置处。因手术中铺巾表面不平整,使用医用硅胶制作的固定器本体,材质柔软,可以完全贴合手术铺巾。手术过程中,固定器本体承受来自充满血液的管道的重力,因此在本设计中,本体前部增加舌型硅胶片,底部覆盖胶贴,增加整体附着力,防止本体脱落。

各体外管道固定孔上部开口,医用硅胶材质可轻松撑开,将体外管道按照从右到左顺序,将主动脉管道、腔静脉管道、右心吸引管、左心吸引管、冷灌管依次放入相对应的管道固定孔内。因管道固定孔直径严格按照各体外循环管道外径对应制作,利用管道壁和固定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可满意固定管道不移位。如需调整个别管道长短,只需将对应管道固定孔上部开口稍撑开即可随意调整对应管道。

当体外循环管道调整至合适长度后,将U型盖板6通过侧固定条9对准固定器本体的侧固定槽4卡入固定器本体。因侧固定条9为楔形结构,当U型盖板6固定至底端后,形成两侧向中间的挤压力,夹紧本体管道固定孔,进一步防止管道滑动或脱落。本体顶部设计上固定槽7,当U型盖板固定至底端后,与盖板内侧下固定条8契合固定,防止U型盖板6前后移动。

U型盖板固定至底端后,侧固定板6-1中间的孔,与固定器本体中下固定板3上的孔重合,使用布巾钳穿过此孔,将固定器本体与U型盖板共同固定至手术铺单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