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锌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142阅读:1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锌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锌弓。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一般在医疗检查时,医护人员为了更加便捷的检测伤患者的坐骨神经状况,通常会在坐骨神经部位进行电刺激,以便检验组织的机能活性。而电刺激较大的设备,电流释放较大,极易对坐骨神经部位产生伤害,铜锌弓是一种便捷的检测设备,通常是有一根铜丝和一根锌丝组成,中间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在生物学实验中常被用到,但是现在的铜锌弓设备较为简单,铜丝与锌丝连接关系较为固定,且极易发生脱落状况,或者操作不慎时发生折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锌弓,能够有效实现装置的可拆卸性,便于实际操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铜锌弓,包括手持柄、铜丝、锌丝,所述的手持柄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螺旋孔,并且将铜丝、锌丝分别与两个螺旋孔螺旋连接,所述的手持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反向连接有吸盘,在手持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的手持柄表面设置有微量电流显示器,并与铜丝、锌丝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铜丝和锌丝前端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吸盘边沿口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防滑套表面为糙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块与手持柄末端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锌弓,通过装置上设计的铜丝、锌丝与手持柄螺旋连接,可有效实现拆卸或者及时更换,同时在手柄末端位置设置的吸盘结构,可有效实现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能吸附在桌面或墙体上,避免了对铜丝和锌丝的损伤,整个装置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可被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锌弓,包括手持柄1、铜丝2、锌丝3,手持柄1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螺旋孔101,并且将铜丝2、锌丝3分别与两个螺旋孔101螺旋连接,便于拆卸,手持柄1末端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反向连接有吸盘5,可实现在不使用时,将装置直接倒置负吸在桌面上,避免横向卧放时,对铜丝2、锌丝3造成的磕碰损坏,在手持柄1外表面还套接有防滑套11,手持柄1表面还设置有微量电流显示器12,并与铜丝2、锌丝3相互连通,可实时监控铜丝2、锌丝3之间的电流变化。

铜丝2和锌丝3前端为弧形结构,可便于在生物实验时,与坐骨神经的标本接触。

吸盘5边沿口部位设置有密封圈51。

防滑套11表面为糙面结构,方便手持操作。

连接块4与手持柄5末端螺旋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