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排肾结石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937阅读:2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排肾结石的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排肾结石的床。



背景技术:

结石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肾结石是常见的肾内科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或体外碎石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在使用体外碎石术进行治疗时,常常会因为结石较大或硬度较高导致碎石不完全,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现有辅助排肾结石的床,一般采用倒立的方式,如倒立排石床:床板能倒立,振动器针对患处震动对排肾结石有辅助作用,结构上根据杠杆平衡原理,以床的重心为支点,作0~85°角的任意倾斜,其结构主要包括2个可移动的肩托(适应不同身高患者)、曲尺形下摆(患者屈曲双小腿挂在下摆上)、床倾斜紧固掣和振动按摩器治疗窗。此种治疗床只能依靠把床倒立至一定角度后,通过振动器针对患处震动进行排石,震动过程中,需患者自行变换体位,将患肾一侧向上,针对性震动,存在浪费患者体力、增加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感受、排石效果不好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排肾结石的床,包括床体和床体连接的运动机构,所述床体由金属构成,床体包括床板、支架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振动按摩器治疗窗,运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床板和支架之间的气缸,所述气缸为4个,对称设置在床板下,气缸缸体与支架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床板连接,所述床板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支架一侧设置有操控区,运动机构与操控区连接,通过操控区实现床板的倒立以及左右侧翻。

所述的床体还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

所述的床板上还设置有体位固定装置。

所述体位固定装置为肩托。

所述操控区可以是全自动操控,也可以设置操纵杆进行对运动机构的半自动控制。

气缸的活塞杆与床板活动连接,活塞杆通过万向轴节与床板连接,可以实现床板的倒立和侧转一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伸缩轴承可实现床体侧转,帮助患者将患肾置于上方,为患者节省体力,缩短治疗效时间,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辅助排肾结石的治疗床,包括床体和床体连接的运动机构,所述床体由金属构成,床体包括表面附皮革的床板(1)、支架(2)以及设置在床板上的振动按摩器治疗窗(3),运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床板下的4个气缸(4),气缸缸体设置于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床板也活动连接,活塞杆通过万向轴节(9)与床板连接,床板的两侧与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床板两侧设置有挡板(5),所述的支架一侧设置有全自动操控区(6),气缸均与操控区电连接,通过操控区控制气缸活塞杆的运动实现床板的倒立以及左右侧翻调节,床体还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7),由金属和橡胶组成。

本实施例采用通过控制气缸的实现床板的倒立、左右翻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石床的左右两侧加装挡板,挡板用海绵填充,皮质表面,以减轻变换体位时的不适感。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躺在排石床上之后,因为肩托(8)活动设置于床板上,可以根据患者的舒适体位再进行肩托(8)的固定,当需要侧卧时,直接按开关启动所需方位气缸的控制键,将床体侧置,无需浪费自己体力变换体位,一切依靠排石床自动调节,大大节省患者体力,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