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肩关节假体,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的能进行正肩和反肩手术置换的肩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肩关节为身体中最为灵活的关节,其运动分为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而目前现有的肩关节假体大都由肱骨头和肱骨柄组成,不能满足各种不同病情肩关节患者的要求,尤其是针对肩袖关节病的患者,常规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上举时,肱骨头假体向上移位,与关节盂发生碰撞,产生“摇摆木马效应“,造成关节盂假体的早期松动,关节置换术失败率高。综合现有肩关节假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肩关节的肱骨头和肱骨柄为一体式结构,肱骨头和肱骨柄是有对应比例关系的,髓腔小肱骨头就小,由此在手术中不能根据实际的髓腔、肱骨头来选择合适的假体;
2.由于现有假体不能适应于多种病症,需术前慎重分析,如果分析不全面,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对于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现有关节无法调节肱骨头的偏心距离,不能满足肱骨头与肩胛盂关节面的合理覆盖;
4.对于肩袖关节柄的患者,常规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上举时肱骨头假体向上移位,与关节盂发生碰撞,产生“摇摆木马效应“,造成关节盂假体的早期松动,关节置换术失败率高;
5.现有的肩关节假体的表面处理主要喷砂粗糙面及钛(Ti)涂层为代表,但喷砂粗糙面虽然能增加假体与骨组织界面的粗糙度,但由于不能形成一定的孔隙度,故无法促进骨长入,而对于Ti涂层较喷砂粗糙面的骨长入效果要好,但在假体植入早期,Ti涂层在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方面表现不佳。
所以研制一种能够更容易与骨小梁融合,利于骨细胞的长入、增殖,达到长期稳定生物固定效果,同时也能适应于临床病例多样化要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组合式肩关节假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正、反肩关节假体,适用于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实用性强,骨长入效果好,能达到长期稳定生物固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型反肩关节假体,包括肱骨柄、内衬、倒置式肱骨头、肩盂底座、锁紧钉以及锁帽;所述肱骨柄顶端设置有所述内衬,所述倒置式肱骨头为半球体,所述内衬的端面上设有关节窝,倒置式肱骨头的球面一侧扣在所述内衬的关节窝中并可在关节窝中转动,从而形成球形关节面配合,其平面一侧通过所述锁帽与所述肩盂底座连接,锁紧钉设置于所述肩盂底座上端。
优选的,所述肱骨柄端面的安装面上有圆形台阶孔,所述内衬的安装端面上有圆柱型凸台,所述内衬的圆柱型凸台可插入到肱骨柄的圆形台阶孔内,以使内衬反向设置在所述肱骨柄的安装面上。
优选的,所述肱骨柄端面的安装面上设有柱形突起和四个周向分布的圆孔,所述内衬的安装端面上设有半圆型开口槽和四个周向分布的螺孔,所述肱骨柄通过柱形突起和所述内衬的半圆型开口槽配合进行定位,所述肱骨柄通过紧固螺钉穿过对应的所述螺孔及圆孔可实现与内衬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倒置式肱骨头的安装端面上设有圆锥孔,所述肩盂底座的安装端面上设有锥形圆台,该圆台可插入到所述肱骨头的圆锥孔内,以使所述肩盂底座安装在所述倒置式肱骨头上。
优选的,所述肩盂底座由圆台及位于其中央的定位杆构成,所述圆台内周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底部设有球形的圆孔,所述锁紧钉的钉帽为球状,可插入肩盂底座的球形的圆孔内,所述锁帽的表面设有螺纹,可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防止锁紧钉脱出。
优选的,所述肱骨柄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弧形侧翼,侧翼上设有两个韧带缝合孔。
优选的,所述肱骨柄柄身上半部分表面及所述肩盂底座表面喷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包括肱骨柄、正置式肱骨头及转换接头;所述正置式肱骨头为半球体,其平面一侧为安装面,所述的转换接头的安装面上有圆柱型凸台,可插入到所述肱骨柄的安装面上设置的圆形台阶孔内,所述转换接头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凸台,可插入到所述正置式肱骨头的安装面上设置的圆锥孔内,以使正置式肱骨头正向设置在肱骨柄的安装面上,实现所述肱骨柄、正置式肱骨头及转换接头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正置式肱骨头的安装面为倾斜斜面,所述圆锥孔偏离所述正置式肱骨头的安装面的中心设置,其设置在偏向所述安装面朝上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肱骨柄柄身上半部分表面及所述正置式肱骨头的半球面表面喷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肱骨柄、内衬、肱骨头、肩盂底座、转换接头等做成组配结构,可以任意规格型号组配使用,适合于不同骨骼大小的患者个体化需要;
(2)假体适用于肩关节骨病、骨折、肩袖关节病等不同病例,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置肩关节或反置肩关节手术置换;
(3)肱骨头偏心设计,以满足不同患者偏心距要求,达到更好的肩盂关节面覆盖;
(4)肱骨柄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弧形侧翼,抗旋转;另外侧翼上设有两个韧带缝合孔,为软组织及韧带的缝合提供便利,有利于骨折重建;
(5)假体与患者骨组织相接触的表面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增强了假体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为骨细胞的长入、增殖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长期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的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的爆炸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负肩关节假体的肱骨柄三维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内衬的正向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内衬的俯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倒置式肱骨头的正向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负肩关节假体的肩盂底座的正向剖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的转换接头的三维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的正置式肱骨头的正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肱骨柄;
2、内衬;
3、倒置式肱骨头;
4、肩盂底座;
5、锁紧钉
6、锁帽
7、转换接头
8、正置式肱骨头;
11、韧带缝合孔;
12、弧形侧翼;
13、表面微孔结构的钽涂层;
14、防旋槽;
15、柱形突起;
16、圆形台阶孔;
17、周向圆孔;
21、圆柱型凸台;
22、弧形关节窝;
23、周向螺孔;
24、圆形开口槽;
31、圆锥孔;
41、表面微孔结构的钽涂层;
42、锥形圆台;
43、球形的圆孔;
42、螺纹孔;
51、球状钉帽;
71、圆形凸台;
72、柱形圆台;
73、周向螺纹孔;
74、圆形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组合型反肩关节假体,如图1-2、6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肱骨柄1、内衬2、倒置式肱骨头3、肩盂底座4、锁紧钉5以及锁帽6;所述肱骨柄1顶端设置有所述内衬2,所述倒置式肱骨头3为半球体,所述内衬2的端面上设有关节窝,倒置式肱骨头3的球面一侧扣在所述内衬2的关节窝中并可在关节窝中转动,从而形成球形关节面配合,其平面一侧通过所述锁帽6与所述肩盂底座4连接,锁紧钉5设置于所述肩盂底座4上端,上述部件均做成组配式结构,可以任意规格型号组配使用,从而实现反肩关节的置换。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肱骨柄1端面的安装面上有圆形台阶孔,所述内衬2的安装端面上有圆柱型凸台,所述内衬2的圆柱型凸台可插入到肱骨柄的圆形台阶孔内,以使内衬2反向设置在所述肱骨柄1的安装面上,从而方便组装,并且固定稳定。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肱骨柄1端面的安装面上设有柱形突起和四个周向分布的圆孔,所述内衬2的安装端面上设有半圆型开口槽和四个周向分布的螺孔,所述肱骨柄1通过柱形突起和所述内衬2的半圆型开口槽配合进行定位,所述肱骨柄1通过紧固螺钉穿过对应的所述螺孔及圆孔可实现与内衬2的固定,起到双重锁紧的作用,稳定连接,增强假体连接强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倒置式肱骨头3的安装端面上设有圆锥孔,所述肩盂底座4的安装端面上设有锥形圆台,该圆台可插入到所述肱骨头3的圆锥孔内,以使所述肩盂底座4安装在所述倒置式肱骨头3上,实现组装式配合连接,方便更换,根据人体需要组装适配。
具体的,如图1、10所示,所述肩盂底座4由圆台及位于其中央的定位杆构成,圆台实现固定连接而定位杆实现假体定位,所述圆台内周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底部设有球形的圆孔,所述锁紧钉5的钉帽为球状,可插入肩盂底座4的球形的圆孔内,所述锁帽6的表面设有螺纹,可拧在所述螺纹孔内以防止锁紧钉5脱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肱骨柄1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弧形侧翼,抗旋转,侧翼上设有两个韧带缝合孔,实现假体植入后的缝合,为软组织及韧带的缝合提供便利,有利于骨折重建。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肱骨柄1柄身上半部分表面及所述肩盂底座4表面喷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使其能够更容易与骨小梁融合,增强了假体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利于骨细胞的长入、增殖,达到长期稳定生物固定效果。
为了实现正肩关节假体的更换,如图3-6、9、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正肩关节假体,包括肱骨柄1、正置式肱骨头8及转换接头7;所述正置式肱骨头8为半球体,其平面一侧为安装面,所述的转换接头7的安装面上有圆柱型凸台,可插入到所述肱骨柄1的安装面上设置的圆形台阶孔内,所述转换接头7的另一端设有圆锥凸台,可插入到所述正置式肱骨头8的安装面上设置的圆锥孔内,以使正置式肱骨头8正向设置在肱骨柄1的安装面上,实现所述肱骨柄1、正置式肱骨头8及转换接头7的连接固定;从而在正关节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实现正关节假体的组装适配,恢复人体关节的功能。
具体的,如图6、9、12所示,所述正置式肱骨头8的安装面为倾斜斜面,所述圆锥孔偏离所述正置式肱骨头8的安装面的中心设置,其设置在偏向所述安装面朝上方的一侧,以满足不同患者偏心距要求,达到更好的肩盂关节面覆盖。
具体的,如图4-6所示,所述肱骨柄1柄身上半部分表面及所述正置式肱骨头8的半球面表面喷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从而使其能够更容易与骨小梁融合,增强了假体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利于骨细胞的长入、增殖,达到长期稳定生物固定效果。
如图2和如图6所示,转换接头7的安装端面上设有半圆型开口槽74和四个周向分布的螺孔73,肱骨柄1通过柱形突起15和转换接头7的半圆型开口槽74配合进行定位,肱骨柄1通过紧固螺钉可连接在转换接头7的周向螺孔73中实现过渡连接,并且能够根据适配需要进行选择性组装,提高假体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范围;
本技术方案的微孔钽涂层组合型正、反肩关节假体,假体组装组配,可以任意规格型号组配使用,适合于不同骨骼大小的患者个体化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置肩关节或反置肩关节手术置换,可以满足不同患者偏心距要求,达到更好的肩盂关节面覆盖,增强了假体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为骨细胞的长入、增殖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长期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