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用透析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4656阅读:1901来源:国知局
肾内科用透析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肾内科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内科用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透析(dialysis)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溶质或水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残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腹膜透析治疗的时候,通过腹膜透析导管将腹膜透析液灌进腹腔。腹腔内腹膜的一侧是腹膜毛细血管内含有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血液,另一侧是腹膜透析液,血液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透过腹膜进入腹透液里。一段时间后,把含有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腹膜透析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膜透析液,这样不断地循环。

目前使用的腹膜透析管多为Tenckhoff导管,导管全长32-42cm、内径0.30cm,带内外两个涤纶套。两个涤纶套将导管分为三段:腹外段、皮下隧道段和腹内段。涤纶套起着固定腹膜透析管、防止体表微生物进入皮下隧道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可供选用各型成人腹膜透析管长度固定,由于个体的差异,很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腹内段过长或过短,造成患者不适或导管漂移,严重者可致置管失败。2)、皮下隧道段过长,造成导管在皮下折叠致使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或外涤纶套距离皮肤开口过近,易于脱出至皮肤外,失去固定导管和防止体表微生物进入皮下隧道的作用。

在腹膜透析导管中,钛合金接头主要起连接外接短管的作用,在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钛合金接头进行消毒15-20分钟,每次医护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常常是手持消毒瓶,将钛合金接头放置消毒瓶中,如此便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消毒瓶15-20分钟,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防止透析导管漂移、可根据患者调整两涤纶套间距、使用方便的肾内科用透析导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肾内科用透析导管,包括主导管、固定于所述主导管一端的钛合金接头、与所述主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导管头、与所述钛合金接头可拆卸连接的外接短管,所述主导管上从与所述导管头连接的那一端起依次套设有两个涤纶套、两个附着带、一个与消毒瓶的瓶口相适配的密闭式瓶塞,所述涤纶套包括两个铰接的截面呈弧形的盖帽,其中一个盖帽的边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两个对应的侧壁上分别各开设有两个凹槽,其中一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卡槽侧壁的底部,另一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卡槽侧壁顶部;另一个所述盖帽的边缘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扣,所述卡扣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弹性变形部;所述导管头为医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导管头呈梭形且其上分布有蜂窝状的过滤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梭形的导管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导管在腹腔内发生漂移,从而避免病人因腹膜透析管漂移二次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通过凹槽和弹性变形部的配合,实现涤纶套的两个盖帽的开合,涤纶套可以固定在腹膜透析管的指定位置,克服了带固定涤纶套腹膜透析管与病人体格不匹配的问题。不存在导管皮下隧道段过长折叠致使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或外涤纶套距离皮肤开口过近,造成开口过近脱出至皮肤外,失去固定导管和防止体表微生物进入皮下隧道的作用等问题,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同时位于卡槽顶部的凹槽可以阻止两个盖帽完全打开,使涤纶套始终套设在主导管上,避免出现两个盖帽打开后,在移动盖帽位置时,不小心从主导管上滑落掉而需要重新消毒的情况发生。密闭式瓶塞可以在对钛合金接头进行消毒时直接密封在消毒瓶上,将消毒瓶挂在患者身上,从而就无需再用手持消毒瓶,同时消毒瓶的消毒液也不会因患者的移动而荡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密闭式瓶塞中心处开设有可供所述主导管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加所述密闭式瓶塞与所述主导管摩擦力的凸起。

通孔侧壁上的凸起可以增大密闭式瓶塞与主导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密闭式瓶塞不易在主导管上滑动,从而避免因密闭式瓶塞的滑动而引起的操作不便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导管包括内层导管和外层导管,在所述内层导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将主导管设置为双层导管,且将刻度线设置在内层导管上,可以避免因摩擦而使刻度线不清晰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附着带和所述密闭式瓶塞之间还设置有开关夹。

开关夹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控制导管内的流速。

进一步限定,所述附着带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主导管的两侧,所述附着带呈三角形,且设置有固定孔。

对称设置的三角形附着带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用针线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可防止透析导管漂移、可根调整两涤纶套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肾内科用透析导管的示意图;

图2为涤纶套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涤纶套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钛合金接头消毒时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主导管1,钛合金接头2,导管头3,过滤孔31,外接短管4,涤纶套5,盖帽51,卡槽52,凹槽53,卡扣54,弹性变形部55,凸棱56,附着带6,固定孔61,密闭式瓶塞7,开关夹8,消毒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肾内科用透析导管,包括主导管1、固定于所述主导管1一端的钛合金接头2、与所述主导管1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导管头3、与所述钛合金接头2可拆卸连接的外接短管4,所述主导管1上从与所述导管头3连接的那一端起依次套设有两个涤纶套5、两个附着带6、一个与消毒瓶的瓶口相适配的密闭式瓶塞7,所述涤纶套5包括两个铰接的截面呈弧形的盖帽51,其中一个盖帽51的边缘设置有卡槽52,所述卡槽52两个对应的侧壁上分别各开设有两个凹槽53,其中一个所述凹槽53位于所述卡槽52侧壁的底部,另一个所述凹槽53位于所述卡槽52侧壁顶部;另一个所述盖帽51的边缘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52相对应的卡扣54,所述卡扣54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53匹配的弹性变形部55;所述导管头3为医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导管头3呈梭形且其上分布有蜂窝状的过滤孔31。

具体地,最好是在盖帽51上设置一个凸棱56,方便医护人员将两个盖帽51打开。

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密闭式瓶塞7中心处开设有可供所述主导管1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增加所述密闭式瓶塞7与所述主导管1摩擦力的凸起。

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导管1包括内层导管和外层导管,在所述内层导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所述附着带6和所述密闭式瓶塞7之间还设置有开关夹8。

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附着带6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主导管1的两侧,所述附着带6呈三角形,且设置有固定孔61。

在置管时,如果发现皮下隧道段过长或者过段,如图3所示,用力分开涤纶套5,使弹性变形部55卡接在位于卡槽52顶部的凹槽53中,然后根据需要移动涤纶套5,调整皮下隧道段的长度;调整好后,用力将两个盖帽51合紧,如图2所示,此时弹性变形部55卡接在位于卡槽52侧壁底部的凹槽53中。通过凹槽53和弹性变形部55的配合,实现涤纶套5的两个盖帽51的开合,涤纶套5可以固定在腹膜透析管的指定位置,克服了带固定涤纶套腹膜透析管与病人体格不匹配的问题。不存在导管皮下隧道段过长折叠致使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或外涤纶套距离皮肤开口过近,造成开口过近脱出至皮肤外,失去固定导管和防止体表微生物进入皮下隧道的作用等问题,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在移动涤纶套5时,两个盖帽51始终处于连接状态,涤纶套5一直套设在主导管1上,从而避免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将涤纶套5从主导管1上滑落的情况发生。

在对钛合金接头2消毒时,如图4所示,先将外接短管4取下,再将密闭式瓶塞7插入与该密闭式瓶塞7匹配的消毒瓶9中,然后将消毒瓶9挂在患者身上即可。从而就无需再用手持消毒瓶9,同时消毒瓶9的消毒液也不会因患者的移动而荡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肾内科用透析导管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