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4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



背景技术:

中老年人易患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椎间软组织损伤等病,患者深受痛苦,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目前针对腰颈椎病最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是牵引治疗法。牵引治疗是应用一定的牵引力使椎间隙增宽,从而产生内负压,使突出物回纳或变位,可避免或减少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所产生的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牵引治疗用机械能量代替人工推拿正骨手法,矫正椎骨间的错位,理顺椎骨间的软组织紊乱关系,松懈局部粘连,解除病变对神经的压迫,使椎间软组织恢复或接近自然状态,重建椎间新的平衡。该疗法治疗不在椎间盘突出物,也不是消除骨质增生、韧带肥厚,而是纠正椎骨间的错缝与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紧张关系,使之回归或接近自然状态。牵引治疗可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椎间病的症状和体征,可部分取代手术治疗,使大多数病人免受开刀之苦。目前市上治疗颈腰椎病大多是单独的设备,占地较大,成本高且不能进行精准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产品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只能单独进行腰牵或颈牵,不能同时进行牵引腰椎和颈椎治疗;无法实现对腰椎的各个方位形成多维牵引,牵引治疗效果差;在进行颈椎牵引治疗时,牵引力不能精确控制,没有加入理疗设备颈椎不能很好地保持放松状态,牵引治疗效果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床身,底座,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及第四驱动机构,颈部牵引系统;所述颈部牵引系统包括牵引支架、穿过所述牵引支架的牵引绳、与所述牵引绳相连接的牵引带;所述床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床身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床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床身上,与所述颈部牵引支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床板设置有第二床板支架和活动床板,所述活动床板位于所述第二床板支架上,能够相对于第二床板支架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床身空腔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端作用于所述颈部牵引系统;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床板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端作用于所述活动床板,使所述活动床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前后移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具有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治疗机设置有力臂旋转装置,所述力臂旋转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床身内;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具有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治疗机设置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床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床身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床板支架与活动床板之间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滑动装置使所述活动床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前后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具有固定端和驱动端,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滑动装置上,驱动端设置于所述活动活板下表面,作用于所述活动床板,使活动床板在水平平面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及第五驱动机构中部分或者全部为电动机。

进一步,还包括微电脑操作箱,所述微电脑操作箱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中一个或者多个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设置有力矩传感器,所述力矩传感器将力矩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还包括理疗系统,所述理疗系统包括理疗头,所述理疗头电连接至所述微电脑操作箱。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的力矩信息及所述理疗头的理疗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疗机能够同时对两位患者进行颈椎和腰椎牵引,提供多种治疗方案,提供微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实现多维角度的腰椎牵引治疗,将突加载荷精确作用于病变椎间部位,相比传统疗法有明显优势,可使患者得到安全可靠快捷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的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1-上床板;2-下床板;2-1下床板支架;2-2活动床板;3-床身;4-底座;5-微电脑操作箱;6-颈部牵引系统;7-扶手;8-支撑连杆;9-颈椎牵引电动机;10-前屈背伸电动机;11-旋转电动机;12-力臂旋转装置;13-腰椎牵引电动机;14-滑动装置;15-左右扳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椎治疗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注意,以下说明中,涉及到驱动机构,实施例中以电动机为例进行叙述,但并不限于电动机。电动机的固定端,一般不限于电动机机壳,还包括定子、支架等结构,驱动端一般不限于电动机输出轴,还包括用于提供力矩输出的一端。

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治疗机,第一床板为上床板1,第二床板为下床板2,进行腰椎牵引治疗时患者仰卧或俯卧在治疗机上,腰部以上位于上床板1上,腰部以下位于下床板2上。上床板1设置于床身3上,上床板1与床身3为固定连接,不可相对移动。下床板2与床身3通过力臂旋转装置12和支撑连杆8连接。具体地,下床板2具有下床板支架2-1和活动床板2-1,活动床板2-1设置于下床板支架2-1的上面,可以相对于下床板支架2-1移动。上床板1与下床板2的活动床板2-2能够进行相对移动或转动。底座4用于固定床身3,实际使用时底座4和床身3一般是不可移动的。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多功能颈腰治疗机设置有颈部牵引系统6,一般包括牵引支架和穿过牵引支架与牵引带相连的牵引绳。颈部牵引系统6之牵引支架通过螺母固定在上床板1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为颈椎牵引电动机9,位于上床板1下,其固定端设置于床身3上,驱动端连接颈部牵引系统6之牵引绳,作用于颈部牵引系统6,通过颈椎牵引电动机9电动机的作用提供牵引力,用于完成颈部牵引。

第二驱动机构为腰椎牵引电动机13,其位于下床板2的下床板支架2-1与活动床板2-2之间,固定端设置于下床板支架2-1上,驱动端设置于活动床板2-2下,作用于活动床板2-2,使活动床板2-2可以相对于上床板前后移动,特别是向后移动,然后向前复位的周期性运动。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下床板2的下床板支架2-1与活动床板2-2之间设置有可滑动装置14,该滑动装置14通过腰椎牵引电动机13驱动,使活动床板2-2能够相对于上床板1在设定的范围内前后移动,产生牵引的效果。更具体的,该滑动装置14可以设置成类似于平移的小车的装置,具有非活动部分和滚动部分,非活动部分可设置为如平板或框架,滚动部分设置成如轮子或滚珠,通过轮子或滚珠的运动,可以支撑非活动部分的平板或框架运动。其中非活动部分与下床板2的活动床板2-2接触或固定,滚动部分位于下床板支架2-1上设置的预设轨道内。腰椎牵引电动机13的固定端通过销轴连接固定在下床板支架2-1上,驱动端与平移小车非活动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活动床板2-2通过螺栓固定在平移小车非活动部分上,腰椎牵引电动机13驱动平移小车前后移动,活动床板2-2运动。

第三驱动机构为前屈背伸电动机10,设置于床身3内,作用于下床板2,使上床板1和下床板2在竖直平面内呈设定的角度。前屈背伸电动机10固定端与床身3固定相连,驱动端与支撑连杆8一端相连,支撑连杆8的另一端与下床板支架2-1相连。这样前屈背伸电动机10能够驱动支撑连杆8前后或伸缩运动,从而带动下床板2实现周期性地与上床板1呈设定角度,完成治疗过程中的前屈背伸动作。前屈的目的是使椎体后缘增宽,后纵韧带紧张,更有利于突出物复位或变位。

第四驱动机构为旋转电动机11,设置于床身3内,作用于下床板2。旋转电动机11固定端固定设置于床身3上,驱动端与力臂旋转装置12一端连接,力臂旋转装置12另一端与下床板支架2-1相连。旋转电动机11驱动端带动力臂旋转装置1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使下床板2以力臂旋转装置12为轴,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摆动旋转,用于实现下床板2的旋转动作。

第五驱动机构为左右扳电动机15,设置于下床板支架2-1与活动床板2-2之间,作用于活动床板2-2。左右扳电动机15的固定端设置于下床板支架2-1上或者设置于滑动装置14的非活动部分上,驱动端设置于活动床板2-2下表面,使下床板在水平平面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

本实用新型治疗机还包括微电脑操作箱5,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床板1前端,微电脑操作箱5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于患者或者医师能够操作的位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治疗机设置有扶手3,扶手3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床板1前端,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可利用扶手3固定身体。

颈椎牵引电动机9和腰椎牵引电动机13上设置有力矩传感器,用于检测施加的牵引力大小。其它电动机上也可以设置力矩传感器,患者在接受牵引治疗过程中,由于活动引起牵引松弛,造成牵引力下降,这时微电脑操作箱5读取到牵引力数据,会自动发出牵引指令,使牵引力重新达到设定值。

在又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设置理疗头,与微电脑操作箱5电连接。理疗头可以是集脉冲、热疗、磁疗、中药透入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理疗头,牵引治疗时或治疗后能够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理疗手段,加强牵引治疗效果。对于理疗头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如可以设置专门针对颈椎的颈椎理疗头,也可以同时设置用于腰椎或肩周治疗的其它理疗效头。所设置的理疗头导线连接于微电脑操作箱5,并将对理疗的控制按钮设置于显示屏,患者或医师可以通过显示屏的控制按钮实现对理疗种类及时间的选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