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矫姿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84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新型矫姿背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矫姿背带。



背景技术:

现有矫姿背带都是尺码固定的,肩背带长度只能依靠自身弹性拉伸,不能通过调节固定点调整,对于成长期身材快速变化的青少年很不实用,此外,肩背带只是单一的弹性带,久戴肩部疲劳、痛感明显,同时现有矫姿背带的背部没有束直后背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矫姿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背带长度灵活可调从而适于成长期青少年持续使用的新型矫姿背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矫姿背带,其中,包括用以背戴在后背上的后背袋、还包括内端连在所述后背袋左侧下段位置上的左腰带、内端连在所述后背袋右侧下段位置上的右腰带,还包括左、右肩背带,所述后背袋于前面左侧具有左袋口、于前面右侧具有右袋口,所述左袋口包括位于所述后背袋上缘处的左上口、中段外缘位置上的左中口、下段外缘位置上的左下口,所述右袋口包括位于所述后背袋上缘处的右上口、中段外缘位置上的右中口、下段外缘位置上的右下口,所述左、右腰带的外端和所述肩背带的上、下端均连有粘扣,所述左肩背带的上端经由所述左上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内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后背袋的内面上,所述左肩背带的下端经所述左中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后由所述右下口穿出所述后背袋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右腰带的前面上,所述右肩背带的上端经由所述右上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内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后背袋的内面上,所述右肩背带的下端经所述右中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后由所述左下口穿出所述后背袋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左腰带的前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肩背带于中段位置上设有软质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垫片为棉垫。

作为优选,所述后背袋的背面具有夹层并于所述夹层中固定夹设有用以束直后背的硬质片体。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片体为塑料片或金属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肩背带长度灵活可调从而适于成长期青少年持续使用,调节时,只要通过改变肩背带下端粘扣在腰带上的粘连位置即可。此外,软质垫片的设置使其穿戴的舒适性获得显著改善、硬质片体则有束直后背的功能,可起支撑作用也更受力,因此,矫姿效果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后背袋; 2、左腰带;

3、右腰带; 4、左上口;

5、左中口; 6、左下口;

7、右上口; 8、右中口;

9、右下口; 10、粘扣;

11、软质垫片; 12、硬质片体;

13、左肩背带; 14、右肩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矫姿背带,其中,包括用以背戴在后背上的后背袋1、还包括内端连在所述后背袋左侧下段位置上的左腰带2、内端连在所述后背袋右侧下段位置上的右腰带3,还包括左、右肩背带,所述后背袋于前面左侧具有左袋口、于前面右侧具有右袋口,所述左袋口包括位于所述后背袋上缘处的左上口4、中段外缘位置上的左中口5、下段外缘位置上的左下口6,所述右袋口包括位于所述后背袋上缘处的右上口7、中段外缘位置上的右中口8、下段外缘位置上的右下口9,所述左、右腰带的外端和所述肩背带的上、下端均连有粘扣10,所述左肩背带13的上端经由所述左上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内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后背袋的内面上,所述左肩背带的下端经所述左中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后由所述右下口穿出所述后背袋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右腰带的前面上,所述右肩背带14的上端经由所述右上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内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后背袋的内面上,所述右肩背带的下端经所述右中口穿入所述后背袋后由所述左下口穿出所述后背袋并通过所连的所述粘扣粘固在所述左腰带的前面上所述肩背带于中段位置上设有软质垫片11,所述软质垫片为棉垫,所述后背袋的背面具有夹层并于所述夹层中固定夹设有用以束直后背的硬质片体12,所述硬质片体为塑料片或金属片。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