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针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56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针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针卡板。



背景技术:

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弧形的缝合针,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伤口两侧表皮的固定,现有的装针卡板设置有钳针槽取放缝合针,由于现有的钳针槽位置是固定的,而有些缝合针的尾部远离钳针槽不能满足夹取的需求。因为缝合针有大有小,取大针时只能钳针体中部,而做手术时都需要钳住尾部才可以做手术,不能直接夹取到尾部,取出后还要取移动到尾部,即麻烦还浪费时间,所以现有的装针卡板设计不合理造成大小针不能快速取出,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设置凹槽、快速取放、避免的大小针都可以钳住针体的尾部,折叠大小针都可以快速取出的新型装针卡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针卡板,包括固定块、缝合针、装针卡板、装卡部、卡位块、凹槽、连接块和卡接脚,所述的装卡部包括固定块、卡位块、连接块,装卡部为两列相互对称排列且一体式设置在装针卡板上,装卡部一侧的装针卡板上竖直开有一条凹槽,卡位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脚,左右两列的卡位块之间为水平对称设置,两列卡位块上部的卡接脚均位于外侧,且卡位块下部的卡接脚位于内侧,同列卡位块之间设置有空隙,两个固定块下端内侧设置有卡接脚,连接块上端外侧设置有卡接脚。

作为优选,所述的装针卡板四角为弧形设置,且在装针卡板的背面在弧形外沿上一体式设置有加强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接脚上下位置设置的空间上可卡入缝合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快速取放、避免的大小针都可以钳住针体的尾部,折叠大小针都可以快速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折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装针卡板,包括固定块1、缝合针2、装针卡板3、装卡部、卡位块4、凹槽5、连接块6和卡接脚8,所述的装卡部包括固定块1、卡位块4、连接块6,装卡部为两列相互对称排列且一体式设置在装针卡板3上,装卡部一侧的装针卡板3上竖直开有一条凹槽5,卡位块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脚8,左右两列的卡位块4之间为水平对称设置,两列卡位块4上部的卡接脚8均位于外侧,且卡位块4下部的卡接脚8位于内侧,同列卡位块4之间设置有空隙,两个固定块1下端内侧设置有卡接脚8,连接块6上端外侧设置有卡接脚8。所述的装针卡板3四角为弧形设置,且在装针卡板3的背面在弧形外沿上一体式设置有加强条7。所述的卡接脚8上下位置设置的空间上可卡入缝合针。装针卡板3因为凹槽5然后向后翻折,然后可以利用位置快速取出缝合针2,卡接脚8之间卡入缝合针,方便快捷。所述的空间为4个,可卡入四枚缝合针2,背面在弧形外沿上一体式设置有加强条7,装针卡板3前面为敞开式面板,增大放针的位置,可以比以前多放置一枚缝合针2,节约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快速取放、避免的大小针都可以钳住针体的尾部,折叠大小针都可以快速取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