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3378阅读:1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



背景技术:

足下垂、足内外旋是神经内科、创伤骨科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瘫痪、腓总神经损伤、跟腱挛缩的常见并发症,影响了患者步态、步行能力、下肢关节活动,严重困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对于预防足下垂、内外旋发生并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方便一直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有效的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并缠绕脚背的鞋帮,鞋底的厚度大于3cm用于防止足下垂,鞋底设置有防止鞋子内外旋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分别铰接在鞋底足跟处的左右两侧的支撑架,两支撑架可绕铰接处展开固定或收缩。

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支撑架和鞋底在靠近铰接处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孔,鞋底的圆孔插入销轴后销轴卡位保持两支撑架张开,两支撑架和鞋底的圆孔对齐并贯穿销轴后可保持收缩的状态。

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鞋底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两支撑架的收纳槽。

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鞋帮沿鞋子长度方向中间开口,开口上连接有若干条的魔术贴。

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支撑架为扁长的木板。

进一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鞋底的脚掌部分上翘,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通过加厚的鞋底使得此时的鞋子只能左右摆动,展开鞋底左右两侧的支撑架后能够进一步防止鞋子左右摆动,最终该设计确保卧床病人的脚部竖直向上;支撑架和鞋底融为一体,在收起支撑架后,患者还能正常行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鞋子底面展开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鞋子底面收缩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鞋子俯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鞋子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包括鞋底1和设置在鞋底1上并缠绕脚背的鞋帮2,鞋底1的厚度大于3cm用于防止足下垂,鞋底1设置有防止鞋子内外旋的固定装置。鞋底1太薄无法起到保持效果,鞋底1太厚不利于患者下床走路,本实施例中,鞋底1的厚度采用了4cm。固定装置包括分别铰接在鞋底1足跟处的左右两侧的支撑架3,两支撑架3可绕铰接处展开固定可收缩。

该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鞋子穿在卧床病人上,能持续、稳固地保持患者脚部的竖直向并与下肢垂直与,能有效预防足下垂、压疮、足内翻、外翻以及足尖畸形的发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支撑架3和鞋底1在靠近铰接处的一端均设置有圆孔,鞋底1的圆孔插入销轴4后销轴4卡位保持两支撑架3张开;两支撑架3和鞋底1合并后,三个圆孔对齐并贯穿销轴4后可保持收缩的状态。销轴4与圆孔之间采用过渡配合,能有效防止销轴4自然滑出圆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底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两支撑架3的收纳槽5,充分利用鞋底1宽大的体积,鞋底1中间预留一端过渡板间隔开两收纳槽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帮2沿鞋子长度方向中间开口,开口上连接有若干条的魔术贴6,能够连续地调节鞋帮2上中间开口的间距。该开口设置有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以及血液循环等情况。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架3为扁长的木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鞋底1的脚尖部分上翘,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15°。

本实施例的操作为先撕开魔术贴6,然后穿上病人足部,接下来回粘魔术贴6并展开两支撑架3,最后在鞋底1插入销轴4限位两支撑架3。在使用完毕后,合拢两支撑架3并用销轴4穿过该三个圆孔,起到限位的作用。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混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