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旋转穿刺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7628发布日期:2019-02-01 19: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体旋转穿刺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活体旋转穿刺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pH胶囊无线检测系统用于对胃反流的胃食管pH值进行测定,一般由pH胶囊和数据记录仪组成。目前,在活体组织内有效地将医疗器械或装置固定到食道内只有Given公司和重庆金山科技公司有产品出售。Given公司的产品是采用单穿刺针和针卡来完成的,一方面针卡有掉落的风险,一旦掉落,穿刺针将会后退,失去穿刺效果;另一方面,针卡为金属制品,若掉落到体内,有安全隐患,并会引来医疗纠纷。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的产品是采用两颗环抱夹持臂来完成的,不足在于:

1、夹持臂加工成本高,从而产品成本增高,市场附加值低;

2、组装困难,工人生产效率低下;

3、环抱穿刺会有错位现象的发生,从而引来夹持不成功,产品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体旋转穿刺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体旋转穿刺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下盖上开设有吸附孔和抽气孔,其中吸附孔为盲孔,抽气孔的一头与吸附孔连通,另一头贯通下盖的后端面,在所述下盖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凹槽中可转动地安装单臂钩,随着单臂钩的转动其钩尖能穿过吸附孔,连接在单臂钩的拉绳向后引出下盖外,上盖安装于下盖上,上盖正对吸附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负压吸引器将抽气能力传导到抽气孔,使吸附孔得到负压,将人体食道粘膜吸到吸附孔里。拉动拉绳,使单臂钩做旋转运动,单臂钩的钩尖穿过吸入吸附孔内的人体食道粘膜,从而实现穿刺固定。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作及装配,并尽可能减小体积,所述单臂钩由钩体、钩臂和钩柄组成,其中钩体为圆弧形,钩体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另一端与钩臂连为一体,钩臂位于钩体所在圆周的内部,所述钩柄与钩臂垂直相连,且相连处与下盖活动连接,在钩柄的悬空端连接拉绳。

为了使单臂钩转动灵活,所述钩柄与钩臂的相连处设有旋转孔,单臂钩通过该旋转孔套装于旋转中心轴上,旋转中心轴的一端嵌入下盖中,另一端嵌入上盖中。

为了便于拉绳穿线,在所述钩柄的悬空端开设拉线孔,拉绳穿过该拉线孔与钩柄栓接,且拉绳从下盖后端开设的过线孔中引出。

在所述凹槽中设有用于对单臂钩限位的弹片,该弹片为扇形。以上结构在单臂钩旋转的过程中,单臂钩压迫弹片,使弹片压缩变形;当单臂钩转动到极限位置后,单臂钩正好避开弹片,使弹片在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弹起,将单臂钩顶住,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单臂钩回位,从而确保了穿刺固定的可靠性。

在所述下盖的上端面一体形成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这四个定位柱分布在吸附孔的外围,且定位柱伸入上盖上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四个定位柱与四个定位孔配合,起导向的作用,使上下盖之间装配时对位容易,组装操作简便。

为了保证安全、降低成本,所述上盖和下盖均由医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零件加工容易、成本低、易装配;

2)操作简便,产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好,能达到近似于100%的有效成功率;

3)钩尖易加工,可与手术缝合针及钓鱼钩的针尖媲美,使穿刺更容易,并且穿刺固定的牢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钩臂及弹片在下盖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单钩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穿刺时的状态图。

图5是穿刺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上盖1和下盖2优选为形状大小相适应的长方块结构,并优选由医用塑料制成。在下盖2上开设有吸附孔21和抽气孔22,吸附孔21为盲孔,从下盖2上端面的中部往下开设,抽气孔22垂直于吸附孔21,抽气孔22的一头与吸附孔21连通,另一头贯通下盖2的后端面。

如图1、图2所示,在下盖2上端面的四个角处均一体形成有定位柱25,这四个定位柱25按矩形分布,且四个定位柱25分布在吸附孔21的外围,定位柱25伸入上盖1上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使上盖1和下盖2贴合固定在一起。上盖1正对吸附孔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与吸附孔21连通。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下盖2的上端面开设凹槽23,凹槽23由上盖1封口。在凹槽23中设置单钩臂3,单臂钩3由钩体31、钩臂32和钩柄33组成,其中钩体31为圆弧形,钩体31的一端为尖锐的钩尖,另一端与钩臂32连为一体,钩体31从钩尖往钩臂32的方向逐渐增大。钩臂32位于钩体31所在圆周的内部,该钩柄33与钩臂32垂直相连。在钩柄33与钩臂32的相连处设有旋转孔34,旋转孔34的中心靠近钩体31所在圆周的圆心,单臂钩3通过旋转孔34套装于旋转中心轴5上,旋转中心轴5的一端嵌入下盖2中,另一端嵌入上盖1中,单臂钩3能够转动。在钩柄33的悬空端开设拉线孔35,拉绳4穿过该拉线孔35与钩柄33栓接,且拉绳4从下盖2后端开设的过线孔24中引出。当然,作为等同的替换,单臂钩3也可以采用其它造型,只要能满足功能要求即可。在凹槽23中还设有用于对单臂钩3限位的弹片6,该弹片6优选为扇形,弹片6的圆心位于旋转中心轴5的轴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图5所示,负压吸引器将抽气能力传导到抽气孔22,使吸附孔21得到负压,将人体食道粘膜吸到吸附孔21里;拉动拉绳4,使单钩臂3做旋转运动,运动过程中单钩臂3的钩柄33压迫弹片6,使弹片6压缩变形;当拉绳4拉到底无法进一步拉动后,单钩臂3的钩柄正好避开弹片6,弹片6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弹起,将单钩臂3的钩柄顶住,起到限位左右。随着单钩臂3的运动,单臂钩3的钩尖穿过吸入吸附孔内的人体食道粘膜,从而实现穿刺固定。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