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轨道助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514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型轨道助行椅,该助行椅主要用于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行走困难者,在有限活动范围内,进行恢复性行走锻炼。尤指一种在有限活动范围内,帮助行走困难者进行恢复性锻炼的助行椅。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上,充值着种类繁多的助行椅。这些助行椅无论其外观如何,都无法避免地存在着四个弊端。

第一,因为其触地面积为矩形且自重不大,在使用者行动不稳时,这些助行椅很容易左右或前后倾倒,摔伤使用者。

第二,供使用者休息的座椅前置(相对于使用者)或根本没有座椅,没有座椅使用者无法在行进过程中随时休息,座椅前置要使用者真身方能进行休息,这给原本行动不便的使用者,造成了更大的不方便,且使用者有可能在转身过程中摔倒,造成更重的伤害。

第三,只有一双把手,甚至没有把手。使用者长期保持相同的把握姿势,容易疲劳。

第四,助行椅本身高度不可调,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表现为一种稳定型轨道助行椅。相对于传统助行椅,本实用新型做出了如下改进:第一,增加滑轨,将座椅跟滑轨固定在一起,确保助行椅的稳定性;第二,将供使用者临时休息的座椅从前置改为后置,使用者不用转身,直接坐下即可休息;第三,将单向单扶手,改为双向双扶手(横向扶手和纵向扶手),且双扶手之间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了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轨道助行椅,包括扶手位、防护圈、座椅面、椅腿、滑轨五个组成部分(图1)。

扶手为双向式双扶手设计,包括纵向扶手0、横向扶手9,、扶手撑架L、杂物袋P四部分。横向扶手的高度,低于纵向扶手的高度。

这种双扶手设计,可以让使用者的双手通过不同的握姿,调整身体的姿势,避免了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疲劳。

扶手撑架的作用,是稳定扶手位。

杂物袋的作用,是临时存放药品或杂物。

防护圈8呈圆形,它的作用是防止使用者前后或左右侧翻。防护圈到地面的高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通过调节椅腿4的高度,进行调节。

防护圈为两段式构造,前段跟助行椅的扶手位、椅腿固定在一起,后端一头通过合页5跟前段固定在一起,另一头装有卡扣6,可以开合。卡扣打开,拉开防护圈后端,人进去后再合上防护圈后端,合上卡扣,卡扣将后段卡死在前段上。

座椅面7跟防护圈后段固定在一起,其高度低于防护圈20cm—30cm,便于使用者坐下。

椅腿4为可调高度设计,通过椅腿山上的卡扣R,可升高或降低助行椅的高度,确保防护圈8,能够环绕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腰部。

椅腿脚3为分叉结构,两个分叉末端都有滑轨孔2,滑轨1从滑轨孔中穿过,跟两根分叉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不变形的特征,确保椅腿的稳定。

两个椅腿固定后,跟地面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

滑轨1穿过椅腿脚分叉上的滑轨孔之后,可通过滑轨上的螺丝孔10,将其用地脚螺丝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滑轨长度,可根据使用情况定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其中:0——纵向扶手;1——滑轨;2——滑轨孔;3——椅腿脚;4——椅腿;5——合页;6——卡扣;7——座椅面;8——防护圈;9——横向扶手;10——螺丝孔;L——扶手撑架;P——杂物袋; R——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固定后的滑轨,穿过椅腿脚上的滑轨孔后,通过滑轨上的螺丝孔10,将其用地脚螺丝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打开卡扣6,拉开防护圈后端,人进去后再合上防护圈后端,合上卡扣,防护圈构成一个封闭的圈子,阻止使用者前后或左右倾倒。

使用者行进过程中,需要休息时,直接坐在后置座椅上即可。

横向扶手和纵向扶手的存在,使得使用者可通过调整把握扶手的姿势,来调节身体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的疲劳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