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36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外科的四肢手术过程之前,都要对其下肢进行消毒,术后还需要包扎,在此过程中通常要求医护人员手抬着病人的下肢直到操作完毕,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大,直接影响消毒、包扎的质量,提别是下肢多段骨折的病人,麻醉后肢体很不灵活,护理人员很难做到准确把握,这对于病人来说既不方便,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一般使用棉签进行消毒时,当伤口较大时,造费时费力,影响消毒效果,单纯的使用喷头进行消毒时,又存在一些位置不便于清洗消毒或是冲洗消毒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有需要结合棉签的使用,消毒装置不用过大,应便于移动和使用,减少病人的移动,消毒装置尽量贴合各个病人的使用,而传统的消毒装置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结合棉签的使用,方便快捷,消毒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包括底座、回流箱、废液箱、喷头;底座下表面安装有车轮;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杆;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定位滑块一侧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另一侧安装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回流箱;回流箱前后两侧为密封的硅胶膜;回流箱底部前后方向上均匀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柱;回流箱底端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废液箱连通,废液箱在底座上;支撑杆顶端安装有水平方向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消毒箱;消毒箱上端设置有进液孔;进液孔密封配合有密封帽;支撑平台左端安装有蛇形定位管;消毒箱下端连通有导液管;导液管穿过蛇形定位管内部,另一端与喷头连通;消毒箱上安装有气泵,气泵输出端与消毒箱内部连通;导液管上安装有节流控制阀;所述的喷头底部中间开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中部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内连接有棉签。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的回流箱分为前后两段,前后两段之间密封连接有弹性膜。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的支撑柱上端套接有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手术消毒工具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消毒箱内储存消毒液,导液管穿过蛇形定位管,方便与利用蛇形定位管对导液管进行定位和移动,消毒液经喷头流出对伤口位置进行消毒,喷头底部凹槽的设置,用于棉签的放置使用,棉签在凹槽内部,利用推杆可将棉签从凹槽内推出,则棉签可对消毒液起到引流作用,消毒液顺着棉签流下,同时棉签可用于伤口处理清洗,减少冲洗过程中的死角,处理更加方便。消毒箱上连通气泵,可利用气泵对消毒箱充气加压,以改变消毒液冲洗的力度,节流控制阀可调节水流大小和快慢,同时为导流管的止通开关;

2、回流箱分为前后两段,中间依靠弹性膜连接,则可在连接处将回流箱弯折,以适应病人肢体情况;

3、支撑柱用于支撑患者肢体,与回流箱底部隔开距离,同时也方便于对肢体上较低位置伤口进行冲洗消毒,硅胶垫的设置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泵电路图;

图中,1、底座;2、车轮;3、支撑杆;4、定位滑块;5、顶紧螺栓;6、连接杆;7、回流箱;8、硅胶膜;9、支撑柱;10、回流管;11、废液箱;12、支撑平台;13、消毒箱;14、进液孔;15、密封帽;16、蛇形定位管;17、导液管;18、喷头;19、气泵;20、节流控制阀;21、凹槽;22、推杆;23、插接槽;24、棉签;25、弹性膜;26、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外科手术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回流箱7、废液箱11、喷头18;底座1下表面安装有车轮2;底座1上表面安装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4;定位滑块4一侧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5,另一侧安装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安装有回流箱7;回流箱7前后两侧为密封的硅胶膜8;回流箱7底部前后方向上均匀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柱9;回流箱7底端连通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的另一端与废液箱11连通,废液箱11在底座1上;支撑杆3顶端安装有水平方向的支撑平台12;支撑平台12上表面安装有消毒箱13;消毒箱13上端设置有进液孔14;进液孔14密封配合有密封帽15;支撑平台12左端安装有蛇形定位管16;消毒箱13下端连通有导液管17;导液管17穿过蛇形定位管16内部,另一端与喷头18连通;消毒箱13上安装有气泵19,气泵19输出端与消毒箱13内部连通;导液管17上安装有节流控制阀20;所述的喷头18底部中间开有凹槽21;凹槽21内滑动连接有推杆22;推杆22中部设置有插接槽23;插接槽23内连接有棉签24;回流箱7分为前后两段,前后两段之间密封连接有弹性膜25;支撑柱9上端套接有硅胶垫2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移动到病床附近,上下滑动调节定位滑块4到适合高度,将回流箱7置于病人手术肢体的下方,可用定位滑块4上的顶紧螺栓5对定位滑块4进行顶紧定位,调节蛇形定位管16的形状,使下端的喷头18与待处理伤口相对应,调动节流控制阀20,使消毒液经过导流管流到喷头18,在自然重力下经喷头18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当棉签24在凹槽21内部时,消毒液经过喷头18流出,棉签24不对消毒清洗造成影响,当推动推杆22,使棉签24从凹槽21内露出后,喷头18底部部分流出消毒液经棉签24流下,此时可用棉签24对伤口不易清理位置进行处理,棉签24和喷头18同步移动,棉签24与推杆22中部的插接槽23插接连接,便于更换新的棉签24。推杆22在凹槽21内上下滑动,凹槽21的形状应避免推杆22掉落,棉签24的长度小于凹槽21的深度。

回流箱7体积较小,上端横截面积较大,便于放置于手术床上病人的下方,前后两端的硅胶膜8与肢体相接触贴合,在保持密封端口的作用同时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使病人肢体的放置更加舒适,病人肢体并非全部为伸直状态,此时,依靠回流箱7中部弹性膜25的连接,可改变回流箱7前后两部分的位置关系,使形状适应于病人肢体的摆放,减少病人的移动。

通常情况下依靠消毒液自身重力,自然往下流出,根据实际伤口消毒情况,可开启气泵19对消毒箱13内部充气加压,调节消毒液的冲洗速度和消毒液流出时的冲击力,对伤口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洗,节流控制阀20仍可进行调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