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683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管受压可引起内瘘堵塞,目前一般术后仅口头建议患者保护术侧肢体不受压迫,或患者自行将前臂用绷带悬于胸前。患者白天一般可谨慎保护内瘘处不受压迫,但夜间仍可因睡眠中不自觉受躯体压迫,而引起内瘘堵塞,同时患者常因害怕压迫内瘘血管而坐立不安。此外,患者并非专业人员,无法了解静脉走行,无法判断何处受压会引起内瘘堵塞,特别是对于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吻合者,早期仅仅操作键盘、伏案写作、进食等过程中,术侧手臂尺侧腕部受压即可引起内瘘阻塞。如患者自行将前臂用绷带悬于胸前,绷带悬挂张力可直接将内瘘勒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包括外套、前端防菌套、后端防菌套、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悬挂绳Ⅰ、悬挂绳Ⅱ,外套一端设置前端防菌套,另一端设置后端防菌套,所述的外套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外套,其内部一端设置弹性卡环Ⅰ,另一端设置弹性卡环Ⅱ,所述的弹性卡环Ⅰ,其外壁上均匀分布悬挂绳Ⅰ,所述的弹性卡环Ⅱ,其外壁上均匀分布悬挂绳Ⅱ,所述的弹性卡环Ⅰ,其通过悬挂绳Ⅰ悬挂于所述的外套内部,所述的弹性卡环Ⅱ,其通过悬挂绳Ⅱ悬挂于所述的外套内部。

为了让患者在安装、拆下本装置时更加方便快捷,所述外套一侧有开口,所述外套上设置紧固带,所述的紧固带,其一端与所述外套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按扣与所述外套上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端防菌套一侧有开口,所述后端防菌套一侧有开口,所述的前端防菌套,其一侧开口通过按扣连接闭合,所述的后端防菌套,其一侧开口通过按扣连接闭合,所述弹性卡环Ⅰ和弹性卡环Ⅱ的一侧均有开口,且开口通过卡扣连接闭合,所述的外套、前端防菌套、后端防菌套、弹性卡环Ⅰ和弹性卡环Ⅱ的开口均在同一轴线上。

为了使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感到更加舒适,所述前端防菌套和后端防菌套均为圆锥形结构,且材质均为软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根据动静脉内瘘位置的特殊性,及患者在操作键盘、伏案写作、进食等过程中,术侧手臂尺侧腕部受压可引起内瘘阻塞的问题,参照护腕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动静脉内瘘位置进行保护的器具,利用外套、前端防菌套和后端防菌套在动静脉内瘘位置处形成保护外壳,防止患者在作键盘、伏案写作、进食等过程中对术侧手臂尺侧腕部进行的压迫,为了防止外套、前端防菌套和后端防菌套在患者穿戴后,其自身对术侧手臂尺侧腕部的压迫,在外套内设计了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且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是通过悬挂绳Ⅰ、悬挂绳Ⅱ悬挂在外套内的,这样,当患者将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套在手臂上时,患者手臂是悬空在外套内部的,即手臂与外套之间存在间隙,外套是不会与动静脉内瘘位置相接触的,进而防止了外套对动静脉内瘘位置处的压迫,即使患者在操作键盘、伏案写作、进食等过程中对手臂进行了压迫,这种压迫也仅仅是作用在外套上的,外套受压变形后,由于手臂与外套之间存在间隙,这种形变也仅仅是位于手臂与外套之间的间隙内,不会对动静脉内瘘位置处进行压迫,效果十分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实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前端防菌套和后端防菌套的设计,能够防止细菌进入外套内部,能够有效防止动静脉内瘘位置被细菌感染,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悬挂绳Ⅰ、悬挂绳Ⅱ的设计,能够使患者手臂悬空于外套内部,防止了外套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对动静脉内瘘位置的压迫,弹性卡环Ⅰ、弹性卡环Ⅱ的弹性材料的选择以及其一侧开口的设计,能够方便患者手臂的放入及取出,外套、前端防菌套、后端防菌套上一侧有开口的设计,能够方便患者的穿戴,紧固带的搭扣式设计,使外套的紧固更加快捷方便,前端防菌套、后端防菌套通过按扣实现闭合,方便了本装置的佩戴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剖视图。

图6是外套、前端防菌套、后端防菌套、弹性卡环Ⅰ和弹性卡环Ⅱ沿开口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保护装置,包括外套1、前端防菌套2、后端防菌套3、弹性卡环Ⅰ5、弹性卡环Ⅱ6、悬挂绳Ⅰ7、悬挂绳Ⅱ8,外套1一端设置前端防菌套2,另一端设置后端防菌套3,所述的外套1为筒形结构,所述的外套1,其内部一端设置弹性卡环Ⅰ5,另一端设置弹性卡环Ⅱ6,所述的弹性卡环Ⅰ5,其外壁上均匀分布悬挂绳Ⅰ7,所述的弹性卡环Ⅱ6,其外壁上均匀分布悬挂绳Ⅱ8,所述的弹性卡环Ⅰ5,其通过悬挂绳Ⅰ7悬挂于所述的外套1内部,所述的弹性卡环Ⅱ6,其通过悬挂绳Ⅱ8悬挂于所述的外套1内部。

为了让患者在安装、拆下本装置时更加方便快捷,所述外套1一侧有开口,所述外套1上设置紧固带4,所述的紧固带4,其一端与所述外套1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按扣与所述外套1上开口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端防菌套2一侧有开口,所述后端防菌套3一侧有开口,所述的前端防菌套2,其一侧开口通过按扣连接闭合,所述的后端防菌套3,其一侧开口通过按扣连接闭合,所述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的一侧均有开口,且开口通过卡扣连接闭合,所述的外套1、前端防菌套2、后端防菌套3、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的开口均在同一轴线上。

为了使患者在使用本装置时感到更加舒适,所述前端防菌套2和后端防菌套3均为圆锥形结构,且材质均为软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者沿外套1上的开口,将外套1向两边拉开,由于前端防菌套2、后端防菌套3与外套1两端固定连接,且开口在同一轴线上,外套1在拉开时,会连带将前端防菌套2、后端防菌套3向两边拉开,由于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通过悬挂绳Ⅰ7、悬挂绳Ⅱ8悬挂在外套1内部,外套1在拉开时,会拉动悬挂绳Ⅰ7、悬挂绳Ⅱ8,悬挂绳Ⅰ7、悬挂绳Ⅱ8将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沿开口向两边打开,患者将手腕放进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内,使动静脉内瘘处处于弹性卡环Ⅰ5和弹性卡环Ⅱ6之间,同时,患者手腕也处于外套1、前端防菌套2、后端防菌套3内部,当患者在操作键盘、伏案写作、进食等过程中对手臂进行了压迫,这种压迫也仅仅是作用在外套上的,外套受压变形后,由于手臂与外套之间存在间隙,这种形变也仅仅是位于手臂与外套之间的间隙内,不会对动静脉内瘘位置处进行压迫,效果十分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