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8895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按摩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复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容置部、片状凸弧部以及按压部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道以达到按摩复健效果的按摩复健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法语称为(Massage;马杀鸡),指透过身体的碰触,对人体皮肤下的肌肉进行按压,由此可以疏通人体经络、帮助气血运行,进而达到身体保健,预防疾病的效果。在中国,按摩以推拿方式来进行。一般而言,按摩通常都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以针对需要按摩的位置来进行重点式按压,然而,现代人们工作繁忙,实在无法常常求助人协助进行按摩。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520890号按摩器,其揭露一种按摩器,包含有一主杆、一第一握把及一第二握把;该主杆具有一内管及一外筒,该外筒为中空筒体,套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上,该内管邻近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径向贯穿内、外侧的第二穿孔,该第一握把结合于该主杆的内管一端上,该第二握把具有一第二握把套及一第二弹片,该第二握把套套置于该主杆的内管另一端上,该第二弹片具向外展开的弹性,该第二弹片具有至少一第二结合柱,该第二弹片置于该内管内,并通过其弹性将该第二结合柱穿出该第二穿孔外,以将该第二握把套限制于该主杆的内管上,并使该外筒位于该第一握把与该第二握把间;由此,当该第二弹片的第二结合柱受外力所按压而伸入于该第二穿孔内时,该第二握把套及该外筒便可自该内管上所脱离,以更换不同型态的外筒。

以及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520371号可调式按摩装置,其适用于供人手握持以对人体进行按摩,并包含一本体单元、一握持单元,及一按压单元。该本体单元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相反的第二端的杆体,该握持单元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杆体的第一端上的握把,该按压单元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杆体的第二端上的弯曲段,该弯曲段具有多个串接设置的连接管,及多个用以枢接相邻的连接管的调整件,当人手握持于该握把上时,位于该杆体的第二端上的多个连接管,可通过调整该调整件以改变该多个连接管的弯折角度,以对人体进行按摩。

目前已有以上按摩装置可让用户自行使用以进行按摩而不用求助于他人。然而,按摩有时相当讲究力道,若按摩力道不足则无法达到刺激人体的经络、穴道的效果。当用户自行使用上述按摩装置时,受限仅能用手来进行操作导致按摩力道不足,实有改良的必要。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实用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容置部、片状凸弧部以及按压部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道以达到按摩复健效果的按摩复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或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复健装置,该装置包含:一棒状本体,所述棒状本体呈三角形截面,该截面具有两斜面及一底面,各斜面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面两端形成两侧峰,两所述斜面另一端互相连接而形成一顶峰,两所述侧峰其中之一凹设有一容置部,所述顶峰凸出形成有一片状凸弧部,以及所述棒状本体一端凸出形成有一按压部。

其中所述顶峰形成有一凹凸部。

其中所述片状凸弧部由多个弧状缘边构成的云朵造型。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复健装置可将其放置于地面或是床铺,利用自身体重的力量压在棒状本体,除可有效解决按摩力道不足的问题的外,再者,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包括有容置部、片状凸弧部以及按压部可依据人体各部位的需求,而以局部(点状)刺激位于人体的深层筋膜加以放松,或利用该片状凸弧部直接刮除人体各部位的淋巴结节,用以达到纾解与强化筋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四;

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五;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六。

符号说明:

1 棒状本体

11 底面

12 斜面

13 侧峰

14 顶峰

141 凹凸部

15 容置部

16 片状凸弧部

161 弧状缘边

17 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按摩复健装置,其可用来刺激人体筋膜以达到放松按摩及复健的效果。用户可以将该按摩复健装置的棒状本体放置于地面或是床铺上,接着利用自身体重的力量压在该棒状本体上。

请参阅图1所示,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按摩复健装置包括一棒状本体1,棒状本体1截面呈三角形,而该棒状本体1材质可为强化塑料、木材等材质所制成,视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局限。

该棒状本体1的三角形截面主要由一底面11以及两斜面12,其中,该两斜面12一端分别连接于该底面11两端而分别形成两侧峰13,该两斜面12另一端互相连接而形成一顶峰14。进一步说明,所谓两侧峰13以及一顶峰14 即为三角柱体状的三个角边。而所谓的一底面11以及两斜面12即为三角柱体状的三个面,实际使用可以将该底面11直接放置于地面,或者,也可以将该两斜面12其中之一直接放置于地面使用。

该两侧峰13其中之一凹设有一容置部15,该顶峰14凸出形成有一片状凸弧部16,以及该棒状本体1一端凸出形成有一按压部17。其中,该容置部 15例如:设置于该三角柱状体的中段位置处,该片状凸弧部16缘边由多个弧状缘边161构成的云型(云朵型)造型(如图1所示)而该按压部17例如可为半圆状或者是圆椎状。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顶峰14可形成有一凹凸部141,如图中所示,该顶峰14除设有片状凸弧部16外,也同时设置有凹凸部141,该凹凸部141于本实施例中呈现为一波浪状。

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请同时参阅图2至3所示,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由该等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复健装置,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棒状本体1放置于地面或是床铺上。接着,利用自身体重的力量压在该棒状本体1,令片状凸弧部16直接着力于人体颈部周围筋膜(如图2所示) 或是背部凹陷处的深层筋膜(如图3所示),例如:选择棒状本体1其中一个斜面12放置于地面或是床铺上,使该容置部15朝上,使用者可以将背部压在本实用新型的棒状本体1上,而该容置部15即可以收容人体的脊椎或是颈椎部位,并通过该侧峰13按压人体颈部周围的筋膜。

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6,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四;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五;

如上述附图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将本实用新型的棒状本体1放置于地面或是床铺上,接着,利用自身体重的力量压在该棒状本体1上,使用者可依据自身的需求采用各种姿势,如:采取坐姿、跪姿、卧姿或是侧卧姿,但需利用自身体重的力量直接压在该棒状本体1上,并对准自身需着力的部位,例如:摄护腺位置进行按压(如图4所示),膝盖周围的筋膜(如图5所示)甚至是大拇指的指缝间均可使用,而达到刺激人体该处的深层筋膜或是刺激按摩摄护腺部位。

请参阅图7,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六;由该图中可清楚看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时,可通过该按压部17直接刺激人体任何区域的深层筋膜(如:腋窝等位置)。由此,达到刺激人体筋膜效果。

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习用技术相较,着实存在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按摩复健装置可利用容置部15、片状凸弧部16以及按压部17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道以达到按摩复健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种种使用说明及图式,仅是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用法及所能达到功效,本实用新型的实际的使用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所揭露的图式或说明。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