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7404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是牙齿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后的主要治疗方法。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器械分离、器械折断是根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器械分离后如何取出断械是困扰口腔医生的一大难题。目前,口腔医生对于根管内断械的提取,主要使用以下几类工具:超声工作尖类、套管环钻类、显微摄类。超声工作尖类:为非根管断械提取器,无法直接固定提取断械,临床上可通过超声震荡松解断械,有可能使断械自动弹出,对于位置稍深或稍大断械,弹出可能性小,成功率低。套管类:依靠环钻类器械,暴露断械后,采取套管类器械提取。套管需将断械暴露端置入套管内外管之间,推动内芯,依靠楔力将断械固定取出。缺点一是套管直径较粗,影响操作视野;二是在推动内芯时是往往无法夹持住断械,反而将断械进一步推向根管深处,风险大,成功率也较低。显微摄类:依靠摄的夹持力,将断械取出。缺点一是无法将摄做的足够细小化,制作成本高,夹持力有限,易损坏,使用及更换成本高;二是只有一种型号,不能根据根管粗细进行调整。由此可见,现有提取断械的工具器材在临床使用上均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的特点是:

包括一操作把柄、一只针管和一根金属丝套索;

所述针管安装在操作把柄一端;

所述操作把柄内设有供金属丝套索之金属丝穿置的通孔,所述操作把柄内通孔与针管贯通;

所述金属丝套索由一根金属丝和设置在其末端供金属丝穿梭的圆环构成,金属丝一端穿过其末端环孔形成可调节的索圈;

所述金属丝套索的金属丝端从针管的针端插入伸至操作把柄内通孔,金属丝套索的索圈端露于针管的针端;

所述操作把柄上设有操纵金属丝套索之索圈收拢或张开的调节拨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所述操作把柄为笔杆状,操作把柄一端设有针管连接头,操作把柄表面轴线方向开设有供调节拨扭安装的贯穿于其内通孔的条形滑槽。

所述调节拨扭为倒J形状,由与操作把柄上条形滑槽活动插入配合的竖杆和可与操作把柄内通孔形成动配合的横杆构成。

所述调节拨扭的横杆一端设有供金属丝插入的深孔,深孔部位之横杆上垂直设有可将金属丝插入端锁紧的螺丝,插入横杆深孔的金属丝通过螺丝锁紧与调节拨扭连接。

所述针管由针和针栓构成。

所述针管的针栓与操作把柄的针管连接头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金属丝末端圆环直径≥金属丝直径。

所述针管为金属针管,针管内直径≥金属丝直径。

所述针管长度可根据牙齿位置设计不同长度。

所述针管可弯曲成不同角度以适应不同牙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简单,设置在针管端的索圈精细小巧,为操作提供更大视野。利用针管可弯曲成不同角度之特点,可通过针管将套索深入根管内不同位置。使用时,将针管端的索圈伸入牙根内壁至断械末端,然后拨动操作把柄上的调节拨扭,牵拉金属丝使索圈套住根管内断械并紧固,然后利用操作把柄将断械提取出来。操作过程中不会对牙根内壁造成破坏。即使在操作过程中未能固定住断械,也不会将断械进一步下推。具有根管内断械提取成功率高,操作使用简便、安全等优点。另外,针管及金属丝直径可根据根管及断械直径设计不同直径,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精度及强度。且易损的金属丝套索制作成本低,安装更换简单,使用及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由操作把柄1、一只针管2和一根金属丝套索3组成。

所述操作把柄1为笔杆状,操作把柄1的一端设有针管连接螺纹头12,操作把柄1内设有供金属丝套索3之金属丝31穿置的通孔11,操作把柄1表面轴线方向开设有供调节拨扭4安装的贯穿于其内通孔11的条形滑槽13。

所述调节拨扭4为倒J形结构,由与操作把柄1上条形滑槽13活动插入配合的竖杆41和可与操作把柄1内通孔11形成动配合的横杆42构成,横杆42一端设有供金属丝31端插入的深孔43,深孔43部位之横杆42上垂直设有可将金属丝31插入端锁紧的螺丝44。

所述针管2由针21和针栓22构成,所述针栓22设有与操作把柄1的端针管连接螺纹头12适配的螺母孔。所述针管2为金属针管,针21内径≥金属丝31直径。所述针管2的针21长度可根据牙齿位置设计。所述针管2的针21可弯曲成不同角度以适应不同牙位。

所述金属丝套索3由金属丝31和设置在其末端供金属丝31穿梭的圆环32构成,金属丝31一端穿梭其末端圆环32形成可调节的索圈33,所述金属丝31末端圆环32的直径≥金属丝31直径。

上述各部件的安装关系如下:

所述针管2通过其针栓22上的螺母孔安装在针管连接螺纹头12上,此时操作把柄1内通孔11与针管2贯通。调节拨扭4的横杆42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操作把柄1的通孔11内,调节拨扭4的竖杆41从操作把柄1的条形滑槽13伸出暴露于操作把柄1表面供操作。

将金属丝套索3的金属丝31端从针管2的针21端插入伸至操作把柄1内通孔11与并插入设置在操作把柄1通孔11内调节拨扭4之横杆42端的深孔43,通过螺丝44将插入深孔43内的金属丝31锁紧与调节拨扭4连接。

金属丝套索3的索圈33端露于针管2的针1外端。即完成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装配。

使用时,手持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观察患者根管内断械断械位置,并可将针管2的针1部根据患者根管内不同位置可弯曲成不同角度,以满足通过针管将套索深入根管内不同位置。

如断械位置在显微镜下直视可见断端暴露,可直接利用本手持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进行,将针管2端的索圈33伸入牙根内壁至断械末端,然后拨动操作把柄1上的调节拨扭4,通过调节拨扭4牵拉金属丝31使索圈33套住根管内断械并紧固,然后利用操作把柄1将断械提取出来。

在根管内断械未暴露状态下,可参考牙齿X线片,判断断械位置,估计提取风险。如适合提取,可先通过钻类工具,如GG钻,P钻操作使根管内断械末端暴露,提供显微镜下直视视野。如有必要再通过超声、环钻类工具使根管内断械末端进一步暴露后。再利用本手持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在显微镜下,完成断械提取。

所述针管2及构成金属丝套索3的金属丝31直径可根据根管及断械直径设计不同直径,以适应不同的操作精度及强度。

基于易损的金属丝套索3制作成本低,且与调节拨扭4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容易拆卸的锁紧螺丝结构,金属丝套索3的安装和更换极为简单,使用及维护成本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