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隔递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0402发布日期:2018-09-29 04:1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为于2015年12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67,722(代理人案号42194-727.101)的非临时申请并且要求其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于2011年4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096,572(代理人案号42194-703.201,现为美国专利号8,579,964);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医疗装置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治疗瓣膜功能不全(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亦称为二尖瓣反流)的假体递送系统。

脊椎动物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室,并带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它们确保由心脏泵送的血液以向前的方向流过心血管系统。健康心脏的二尖瓣阻止血液从心脏的左心室向左心房中回流,且该二尖瓣包括当左心室收缩时闭合的两片柔性小叶(前小叶和后小叶)。所述小叶附接到纤维环,且它们的自由边通过瓣下腱索系至左心室中的乳头肌以防止它们在左心室收缩过程中脱垂入左心房中。

各种心脏疾病或退行性病变可导致二尖瓣器的这些部分中的任何部分的功能障碍,导致二尖瓣变得异常缩窄或扩张,或者允许血液从左心室回漏(即,反流)至左心房中。任何这样的损伤都会危害心脏的完好性,并且可能会使人衰弱或危及生命。

因此,已开发出许多外科方法和装置来治疗二尖瓣功能障碍,包括用于替换、修复或重塑天然二尖瓣器的心脏直视外科技术,以及用以改变天然二尖瓣解剖结构的诸如瓣环成形术环等各种假体装置的外科植入。然而,这些装置需要对患者而言需要漫长的恢复期并且价格昂贵的心脏直视外科手术。近来,已开发出用于递送置换二尖瓣组装件的创伤较小的经心尖和经导管技术。在此类技术中,假体瓣膜一般以卷曲状态安装在柔性导管或递送系统的末端并经患者的血管或身体推进,直至该瓣膜抵达植入部位。继而,假体瓣膜在有缺陷的天然瓣膜的部位处扩张至其功能尺寸。

虽然这些装置和方法是针对瓣膜功能不全的有前途的疗法,但是它们可能难以递送、制造昂贵或者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另外,一些递送系统具有较大尺寸,在身体内产生大的进入伤口。因此,期望提供用于治疗瓣膜功能不全(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改进的装置和方法。如果这样的递送装置具有较小的轮廓,容易被推进或操纵到目标治疗部位并且允许假体的精确递送和展开,这将是期望的。下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将会满足这些目标中的至少一些。

2.

背景技术:
描述。
美国专利公开号2015/0342736描述了假体瓣膜递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医疗系统、装置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治疗瓣膜功能不全(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亦称为二尖瓣反流)的假体递送系统。

在一方面,用于将假体递送至目标治疗区域的递送系统包括内导丝导管、耦合至所述内导丝导管的远端的远侧封壳以及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内导丝导管的上方的鞘套导管,所述鞘套导管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耦合至所述鞘套导管的所述远端的近侧封壳以及与所述内导丝导管和所述鞘套导管可操作地耦合的致动器机构。所述内导丝导管可以具有近端、远端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管腔,所述管腔的尺寸被设定用于可滑动地接受导丝,并且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尺寸被设定用于接受所述假体的内部通道。所述近侧封壳也可以包括尺寸被设定用于接受所述假体的内部通道。另外,所述致动器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的致动可以使所述近侧封壳远离所述远侧封壳移动,从而移除所述假体的约束并且允许所述假体扩张,而所述致动器机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致动可以使所述近侧封壳移动成与所述远侧封壳接合,从而将所述假体包围在其中。

所述递送系统可以包括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导丝导管的上方的钟形导管。所述钟形导管可以具有邻近所述钟形导管的远端而安置的钟形元件。锚固导管可以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钟形导管的上方,所述锚固导管具有邻近所述锚固导管的远端并且被配置用于接合所述假体的锚固元件,并且其中所述钟形构件可以将所述假体约束成与所述锚固元件接合。

所述递送系统可以包括具有致动器机构的可操纵导管(steerablecatheter)。所述内导丝导管和所述鞘套导管可以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可操纵导管中,并且所述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可以操纵(steer)所述可操纵导管,从而操纵所述内导丝导管和所述鞘套导管。所述可操纵导管可以包括耦合至所述可操纵导管的多根牵引导丝。此外,所述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可以移动所述牵引导丝,从而操纵所述可操纵导管。

用于操纵所述可操纵导管的所述致动器机构可以包括可旋转旋钮,并且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耦合至所述递送系统的近侧部分的手柄。所述致动器机构可以耦合至所述手柄。所述致动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可旋转的指轮。

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可扩张构件,并且所述可扩张构件可以包括支架或球囊。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波纹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多个铰接花键,所述多个铰接花键可以被配置用于当将压缩施加到所述多个铰接花键时在铰接处径向扩张。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和多根细丝,其中所述细丝的移动可以使所述近侧部分相对于所述远侧部分移动,从而增大或减小所述远侧封壳的长度。

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假体并且所述假体可以是假体二尖瓣。

在另一方面,用于将假体递送至目标治疗区域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耦合至内导丝导管的远侧封壳和耦合至鞘套导管的近侧封壳的递送系统;使致动机构致动,从而使所述近侧封壳远离所述远侧封壳移动;释放安置在所述近侧封壳和远侧封壳中的假体的约束;以及在所述目标治疗区域中展开所述假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导丝导管可以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鞘套导管中,并且使所述致动机构致动可以使所述内导丝导管相对于所述鞘套导管移动。另外,使所述致动机构致动可以包括旋转指轮。

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导丝导管的上方的钟形导管,其中所述钟形导管可以具有邻近所述钟形导管的远端而安置的钟形元件,并且其中展开所述假体可以包括使所述钟形元件远离所述假体移动,从而移除所述假体的约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递送系统可以包括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钟形导管的上方的锚固导管,其中所述锚固导管可以具有邻近所述锚固导管的远端并且被配置用于接合所述假体的锚固元件,并且其中展开所述假体可以包括使所述钟形构件远离所述锚固元件移动,从而移除所述假体的约束。

用于将假体递送至目标治疗区域的方法可以包括用安置在所述递送系统的上方的可操纵导管来操纵所述递送系统。此外,操纵可以包括使可操作地耦合至所述可操纵导管的致动器机构致动,并且使致动器机构致动可以包括移动耦合至所述可操纵导管的多根牵引导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纵可以包括旋转可旋转旋钮。

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可扩张构件,并且本文公开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径向扩张或径向收缩所述可扩张构件,所述可扩张构件可以包括支架或球囊。另外,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波纹区,并且本文公开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轴向扩张或轴向收缩所述波纹区。所述远侧封壳还可以包括多个铰接花键,并且本文公开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向所述铰接花键施加压缩而径向扩张所述铰接花键,或者通过向所述铰接花键施加张力而径向收缩所述铰接花键。所述远侧封壳可以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和多根细丝,并且本文公开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移动所述细丝,从而使所述远侧封壳朝向或远离所述近侧封壳移动。所述目标治疗区域可以是天然二尖瓣并且所述假体可以是假体二尖瓣。

在又一方面,用于将假体递送至目标治疗区域的递送系统包括:用于将所述假体递送至所述目标治疗区域的递送导管以及与所述递送导管可操作地耦合的可操纵导管,所述可操纵导管包括致动器机构,其中所述致动器机构的致动操纵所述可操纵导管,从而也操纵所述递送导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操纵导管可以包括耦合至所述可操纵导管的多根牵引导丝,并且所述致动器机构的致动可以移动所述牵引导丝,从而操纵所述可操纵导管。另外,用于操纵所述可操纵导管的所述致动器机构可以包括可旋转旋钮,并且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可以耦合至所述递送导管的近侧部分的手柄,其中所述致动器机构可以耦合至所述手柄。所述递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假体,所述假体可以是假体二尖瓣。

在另一方面,用于将假体递送至目标治疗区域的方法包括:提供携带所述假体的递送导管;提供可操作地耦合至所述递送导管的操纵导管;以及使致动机构致动,从而操纵所述操纵导管并且操纵所述递送导管;以及在所述目标治疗区域内展开所述假体。使所述致动机构致动可以包括旋转旋钮并且使所述致动器机构致动可以包括移动耦合至所述操纵导管的多根牵引导丝。所述目标治疗区域可以是天然二尖瓣并且所述假体可以是假体二尖瓣。

援引并入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程度如同具体地和个别地指出要通过引用来并入每一单个出版物、专利或专利申请。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新颖特征在随附权利要求书中具体阐述。通过参考以下对其中利用到本发明原理的示例说明性实施方式加以阐述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对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获得更好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用于假体心脏瓣膜的经中隔递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2a-图2f为在经中隔植入手术期间由假体横穿的手术路径的连续视图。

图3a-图3d为在经主动脉植入手术期间由假体横穿的手术路径的连续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递送系统的组装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递送系统的递送手柄部分的组装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递送系统的操纵引导件部分的组装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递送系统的递送导管部分的组装图。

图8a为图1中的递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8b为沿着图8a中的线a-a截取的递送系统的横截面图。

图8c-图8d示出了递送系统的其他横截面。

图9a-图9c为沿着图8a中的线a-a截取的操纵手柄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10a-图10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操纵手柄部分的连续视图。

图11a-图11e为沿着图8a中的线a-a截取的瓣膜封壳部分的连续横截面图。

图12a-图12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瓣膜封壳部分的替代实施方式的连续局部视图。

图13a-图13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瓣膜封壳部分的替代实施方式的连续局部视图。

图14a-图14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瓣膜封壳部分的替代实施方式的连续局部视图。

图15a-图15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瓣膜封壳部分的替代实施方式的连续局部视图。

图16a-图16d为图1的递送系统的瓣膜封壳部分的替代实施方式的连续局部视图。

图17a为假体二尖瓣的透视图。

图17b为图17a中的假体瓣膜的俯视图。

图18a图示了图17a中的假体瓣膜的透视图。

图18b图示了图17a中的假体瓣膜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公开的装置、递送系统和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详细描述中的内容并不旨在暗示任何特定组件、特征或步骤对于本发明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经中隔递送系统

首先参考图1,用于经导管心脏瓣膜递送的经中隔递送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通常被描绘为1。在附图和随后的描述中,术语“近侧”将会指递送系统最靠近用户的端部2,而术语“远侧”将会指离用户最远的端部3。经中隔递送系统1可以包括假体如假体封壳或瓣膜封壳组装件8、递送导管组装件7、操纵引导件10、递送手柄组装件4以及递送手柄4与操纵手柄5之间的接口9。操纵引导件10可以由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和操纵手柄5组成。瓣膜封壳组装件8可以通过在瓣膜封壳组装件8与递送手柄组装件4之间延伸的递送导管组装件7与递送手柄组装件4可操作地连通。假体或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平移位置和角姿态可以通过操纵手柄5可操作地控制,并且假体或瓣膜封壳组装件8和操纵手柄5通过在其间延伸的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连通。接口9可以由可滑动的密封件(诸如o形环型密封件)组成。接口9还可以起到在保持一些静态阻力的同时允许递送手柄或递送导管在操纵手柄内平移的作用,从而在血液或其它流体沿着操纵导管组装件向上流动时,防止这样的血液或流体从操纵手柄渗出。

在与lane等人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号8,579,964中描述了可以与本文所述的任何递送装置一起使用的经导管二尖瓣或任何假体的进一步细节,以及其他相关递送导管,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通常,递送手柄组装件4包括远侧致动器(诸如指轮11)和近侧致动器(诸如指轮12),两者均与递送手柄组装件4整体相关联,该递送手柄组装件4由a侧递送手柄壳体22和b侧递送手柄壳体23组成。远侧指轮(thumbwheel)11和近侧指轮12还可相对于递送手柄组装件4可旋转地定位,通过内螺纹(未示出)的方式作为致动器并且使得能够对递送导管组装件7内的各种导管进行平移控制,其进一步的证据将会在后续部分中详细描述。递送手柄组装件4经由递送导管组装件7可操作地耦合至瓣膜封壳组装件8,递送导管组装件7在一方面用作运动平移媒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手柄组装件4、递送导管组装件7和瓣膜封壳组装件8可以形成递送系统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纵手柄5和可操纵导管组装件7可以形成操纵引导件10,操纵引导件10提供路径,递送系统26可以通过该路径平移和旋转,并且递送系统26可以从该引导件获得其形状以便在植入期间横穿弯曲的脉管系统。总而言之,递送系统26和操纵引导件10可以形成经中隔递送系统1。

瓣膜封壳组装件8可以展现出各种构造。例如,远侧封壳14和近侧封壳13可以由大致刚性的不锈钢管、聚合物管、金属管或其他刚性管形成,由可收缩的柔性管形成,或者由展现出形状记忆特性且由人体生理学固有的温度梯度致动的形状可设的异金属合金(诸如镍钛诺)形成。目前,通过位于递送手柄组装件4中的远侧指轮11或近侧指轮12的转动,可以平移地控制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部分。通过旋转远侧指轮11,可以沿着封壳组装件8的轴线平移地定位近侧封壳14,以便显露假体(诸如假体二尖瓣,例如,如图17a-图17b和图18a-图18b所示)中夹带的某些部分。通过旋转近侧指轮12,可以沿着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轴线平移地定位近侧封壳13,再次优选地显露和释放假体瓣膜的某些部分(未示出)。封壳的变化将会在后续部分中详细描述。

参考图7,递送导管组装件7通常由一组同心且可滑动地安置在彼此上的嵌套导管组成。嵌套导管组中最内侧的导管是导丝导管30,其具有耦合至远侧封壳14的远侧区段32和具有尺寸通常被设定用于接受在其间运行的导丝的导丝管腔33的近侧区段31。导丝导管30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外径和恒定内径,以及允许关节连接的柔性区段300。导丝导管30通常被配置成能够配合在钟形导管34内并且相对于钟形导管34可滑动地平移。钟形导管34具有耦合至钟形件36的远侧区段360(其中钟形件通常可以呈直径大于钟形导管的圆柱形)以及具有尺寸通常被设定用于接受在其间运行的导丝导管30的内管腔361的近侧区段35。钟形导管34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外径和恒定内径,以及允许关节连接的柔性区段301。钟形导管34通常被配置成能够配合在锚固导管37内并且相对于锚固导管37可滑动地平移。锚固导管37具有耦合至锚固件400的远侧区段39(其中锚固件通常可以呈圆柱形并且具有沿圆周定位以接受瓣膜连合部锚固部分(未示出)的多个锚固槽)以及具有尺寸通常被设定用于接受在其间运行的钟形导管34的内管腔40的近侧区段38。锚固导管37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外径和恒定内径,以及允许关节连接的柔性区段302。锚固导管37通常被配置成能够配合在鞘套导管41内并且相对于鞘套导管41可滑动地平移。鞘套导管41具有耦合至近侧封壳13的远侧区段43(其中近侧封壳可以具有终止于帽部分的圆柱形部分,并且其中帽部分可以具有圆顶状表面)以及具有尺寸通常被设定用于接受在其间运行的锚固导管37的内管腔130的近侧区段42。鞘套导管41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外径和恒定内径,以及允许关节连接的柔性区段303。鞘套导管41通常被配置成能够配合在操纵导管组装件6内并且相对于操纵导管组装件6可滑动地平移。操纵导管组装件6由可操纵导管309、拉环307(其中拉环可以具有圆环样形状,位于导管远侧区段305处)、位于导管近侧区段处的多根牵引导丝308、允许关节连接的柔性区段304以及贯穿整个长度的内管腔310组成。对于每根牵引导丝308,存在运行整个可操纵导管309的对应管腔(未示出)。

通常,操纵引导件10包括接口区段9,接口区段9由嵌入在a侧操纵手柄壳体24和b侧操纵手柄壳体25内的类似于垫圈的o形环型接口、a侧操纵手柄壳体24、b侧操纵手柄壳体25、诸如操纵指轮16的致动器(其中操纵指轮可以具有大体上圆柱形的形状)、导管应变消除件27和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组成。另外,操纵指轮可以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凹口或者槽分隔的一个或多个突起,以提供便于抓握和转动该轮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纵指轮可以具有带棱条的纹理表面以便于抓握和转动该轮。接口区段9提供在操纵手柄5与递送导管组装件7之间的动态密封,从而由此允许可滑动地密封的导管平移;因此递送导管组装件可以横穿其中并且朝向在末端处的操纵引导件10的远端、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离开。在接口区段9提供动态密封的同时,递送导管组装件7依然可以在操纵引导件10内平移和旋转,以便限定在患者体内的目标植入部位处的精确定位。有关植入手术和目标植入部位的细节将会在后续部分中讨论。为了致动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可操纵部分,必须转动操纵指轮16。当转动操纵指轮16时,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将会沿着与指轮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这种运动平移通过使用例如图7中所描绘的内部牵引导丝308来实现,内部牵引导丝308与拉环307在远侧配合连接(诸如焊接连接,或者使用紧固件或粘合剂或任何合适的紧固方法),并且与操纵手柄5固有的内部机构在近侧可连接地连通,并且将会在后续部分中进一步详细描述。

现转到图2a-图2f,经中隔瓣膜植入期间通常遵循的步骤顺序被并入以供参考。图2a描述了人心脏800的部分视图(移除前心室表面、肺动脉干和主动脉)的一般性描绘。操纵引导件7将会跟随先前已经放置以提供通往目标植入部位的路径的导丝811。在典型的手术期间,操纵引导件7将会通过下行的下腔静脉(未示出)进入下腔静脉810,并首先进入腹股沟附近的股静脉(未示出)处的切口。然后,操纵引导件7将会通过充当右心房802的入口的腔静脉孔801离开下腔静脉810(图2b)。一旦进入右心房802,操纵引导件10随后将会穿透中隔壁中的卵圆孔803并进入左心房804。在左心房804处(图2c),操纵引导件10将会朝向二尖瓣环805瞄准,以便提供朝向植入部位(二尖瓣环805)的直接通道以供递送导管812(图2d)在其中进行操作。一旦到达目标植入部位(图2e),将会操作递送导管812来展开假体瓣膜808。一旦瓣膜808已经展开,可以完全移除递送导管812(图2f)。

现再次转到图3a-图3d,经主动脉瓣膜植入期间通常遵循的步骤顺序被并入以供参考。图3a描述了人心脏800的部分视图(移除前心室表面、肺动脉干和主动脉根部表面)的一般性描绘。操纵引导件7将会再次跟随先前已经放置以提供通往目标植入部位的路径的导丝811。在典型的手术期间,操纵引导件7将会通过在腹股沟附近的股动脉(未示出)处的切口进入降主动脉813。然后,操纵引导件7将会继续沿降主动脉813向上并穿过主动脉弓814,之后穿过主动脉瓣815并下行至左心室流出道816(lvot)中。在从lvot816脱出并进入左心室817之后,操纵引导件7随后必须进行急转弯并向上指向并朝向二尖瓣环805。此时,可以在操纵引导件7内推进递送导管812以接近目标植入部位(二尖瓣环805)。一旦到达目标植入部位(图2e),将会操作递送导管812来展开假体瓣膜808。一旦瓣膜808已经展开,可以完全移除递送导管812(图2f)。

具体参考图4-图7,将会描述实现功能性的经中隔递送系统1的内部机构。具体地,图4图示了经中隔递送系统1的组装件的实施方式,以分解图示出。为了使内部部分的描述更容易理解,分区段显示了经中隔递送系统1。将会参考图5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递送手柄区段403。将会参考图6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操纵手柄区段402。最后,先前已经参考图7在上文中描述了递送导管区段401。

现参考图5,递送手柄区段403通常由与b侧递送手柄壳体23配合连接的a侧递送手柄壳体22、诸如多个指轮(远侧指轮11和近侧指轮12)等致动器、可以根据所述多个指轮内指轮的旋转而向近侧或远侧平移的多个力传递导螺杆(远侧导螺杆503和近侧导螺杆511)、提供从系统内的同心嵌套导管移除所夹带气团的能力的多个止血端口和相关管(止血端口a21、止血端口b20、止血端口c18和止血端口d19)以及将会更详细描述的各种其他组件和紧固件组成。具体参考递送手柄区段403的运动传递元件,远侧导螺杆503与远侧指轮11螺纹连接,并且通过转动所述远侧指轮11,向远侧导螺杆503给予平移运动。远侧导螺杆503的运动通过鞘套导管41的近端42与远侧导螺杆帽501的远端5010之间的连接而传递到鞘套导管41,该远端导螺杆帽501本身通过粘合剂(医用级uv固化粘合剂,或医用级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或用于塑料或聚合物的任何合适的医用级粘合剂等)与远侧导螺杆503配合。远侧导螺杆帽501还允许通过鞘套导管41与锚固导管37之间的密封接口(远侧o形环502)以及出口止血端口a21来排出空气。固定螺杆帽504夹带在a侧手柄壳体22和b侧手柄壳体23内,并向锚固导管37提供位置和保持,由此锚固导管37的近端38与固定螺杆帽504的远端5040配合连接(医疗级uv固化粘合剂,或医用级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或用于塑料或聚合物的任何合适的医用级粘合剂,或通过紧固机械螺纹)。固定螺杆帽504还允许通过锚固导管37与钟形导管34之间的密封接口(中间的o形环505)和出口止血端口b20来排出空气。近侧导螺杆511与近侧指轮12螺纹连接,并且通过转动所述近侧指轮12向近侧导螺杆511给予平移运动。近侧导螺杆511的运动通过导丝导管30的近端31与近侧导螺杆511的远端5110之间的连接而传递到导丝导管30。近侧导螺杆511的运动还通过近侧导螺杆511的远端5110与近侧导螺杆板510之间的可滑动干涉而传递到钟形导管34,由此近侧导螺杆板510与近侧导螺杆帽508配合连接,并且近侧导螺杆帽508容纳钟形导管34的近端35。近侧导螺杆帽508还允许通过钟形导管34与导丝导管30之间的密封接口(近侧o形环509)以及出口止血端口c19来排出空气。近侧导螺杆511允许通过与近侧导螺杆511配合连接的出口止血端口d18来排出空气。

现参考图6,操纵手柄区段402通常由与b侧操纵手柄壳体25配合连接的a侧操纵手柄壳体24、与导管应力消除件27配合连接的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接口9、多个可旋转盘(b侧可旋转盘600和a侧可旋转盘607)、操纵指轮16、按钮613以及将会更详细描述的各种其他组件和紧固件组成。具体参考操纵手柄区段402的操纵元件,操纵指轮16与在a侧可旋转盘607中央的锁定轮毂608配合连接。a侧可旋转盘607和b侧可旋转盘600通过多个顶杆601耦合在一起,并且机械地工作以在由a侧操纵手柄壳体24和b侧操纵手柄壳体25组成的手柄壳体内旋转。由于a侧可旋转盘607连接到操纵指轮16,因此操纵指轮16的旋转引起a侧可旋转盘607的旋转。多个可旋转盘(b侧可旋转盘600和a侧可旋转盘607)的具体功能是通过拉紧可以在顶杆601上自由旋转并且还连接到牵引导丝308并且还在转动时对牵引导丝施加张力的铰链602来使多根牵引导丝308致动。现具体参考操纵手柄区段402的锁定元件,按钮613与充当轴杆的按钮销611螺纹连接。按钮613位于腔6131内,当按钮被按下时腔6131允许直接平移。按钮弹簧612容纳在按钮613的内表面与腔6131的底部之间,并且在释放被按下的按钮613时提供回程力。来自按钮613的运动沿着按钮销611直接传递到通过紧定螺钉605固定到按钮销611的横杆604。当按钮销611随着按钮613被按下而平移时,横杆604也平移,并且位于横杆604的端部上的多个横杆插塞6041也因此平移。当处于未按下状态时,横杆插塞6041位于在呈现在a侧可旋转盘607的外围上的多个槽6071内。然后,横杆插塞6041突出穿过槽6071并且可以停留于呈现在定位盘609外围附近的阵列中的任何周向缝610内,该定位盘609通过螺纹紧固件606安装到a侧操纵手柄壳体24的内表面。当处于按下状态时,横杆插塞6041从周向缝610移开直至获得间隙,并且锁定机构使得横杆604以及直接连接至a侧可旋转盘607的所有方面能够自由旋转。在图9中可以看到关于锁定机构后面的机构的进一步细节,其被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通过横截面图示,图8a-图8d示出了本文所述的装置的具体内部特征,并且现将依靠图8a-图8d揭示更多细节。图8a描绘了整个经中隔递送系统1,其由远端3、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操纵手柄5以及在远端3与近端2之间的递送手柄组装件4组成。远侧封壳14和近侧封壳13位于经中隔递送系统1的远端3处,所述封壳将假体瓣膜夹带在其中。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与操纵手柄5的最远侧部分配合连接,该操纵手柄5由此定位和控制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操纵指轮16提供对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的致动控制。继续在近侧描绘了递送手柄组装件4,其容纳远侧指轮11和近侧指轮12,所述指轮各自分别负责近侧封壳13和远侧封壳14的平移。通过a侧递送手柄壳体22和b侧递送手柄壳体23(未示出)来提供和容纳止血端口a21。还提供了另外的止血端口b、c和d(分别为20、19和18),它们的功能在先前部分中更详细地描述。

图8b介绍了图8a中的上文描绘的横截面图aa,其揭示了远端3、操纵手柄5和递送手柄组装件4的内部机构。图8b的横截面aa示出了远侧封壳14和近侧封壳13的内表面以及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它们的所有机械相互作用先前已在上文中描述。还描绘了操纵手柄5和递送手柄组装件4(显示远侧指轮11和近侧指轮12等元件)以及a侧递送手柄壳体22的内部视图。提供了细节截面c250,由此细节截面c250的内容物的放大图示呈现在图8c中。

如所述,图8c是图8b的细节截面c250的内容物的放大图示,并且在此提供了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内部特征的进一步细节。可以看出,远侧封壳14在螺纹部分460处带有内螺纹,这为嵌入导丝导管30的远端32附近的导丝导管螺纹插入件490提供了配合手段。类似地,钟形件36在螺纹部分470处带有内螺纹,这为嵌入钟形导管34的远端360附近的钟形导管螺纹插入件500提供了配合手段。类似地,锚固件400在螺纹部分480处带有内螺纹,这为嵌入锚固导管37的远端39附近的锚固导管螺纹插入件510提供了配合手段。进一步关于钟形件36,可以看出,钟形件36显示处于适当位置并且朝着锚固件400的最远侧部分450同心地定向,当由递送手柄组装件4(未示出)相应地致动时,钟形件36可以在锚固件400上平移。显而易见的是,由远侧封壳14和导丝导管30组成的连接对可以在由钟形件36和钟形导管34组成的类似连接对内同心地串联移动,也可以在由固定的但由于其构造而内在灵活的锚固件400和锚固导管37组成的类似连接对内同心地串联移动。通过附接至鞘套导管41,近侧封壳13也形成可以在先前讨论的导管上同心地串联移动的连接对。

图8d描绘了图8a中介绍的横截面b-b的结果。如前所述,多个手柄壳体(a侧手柄壳体24和b侧手柄壳体25)配合连接并形成包括操纵手柄5的壳体整体。在图8d的该横截面b-b内还可以看到将a侧可旋转盘607和b侧可旋转盘600配合地销接在一起的多个顶杆601。还示出了横杆604、按钮销611和将所述杆与所述销在配合连接中紧固在一起的紧定螺钉605。另外,还揭示了容纳按钮613并通过延伸而容纳按钮弹簧612的操纵指轮16。

图9a-图9c图示了操纵手柄5固有的锁定机构的内部机械学(其中这些图提供了横截面图),并且还图示了组件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它们可能的操作方式。从图9a开始,阐述了操作顺序,包括按压按钮、转动旋钮、以及随后释放按钮,同时维持通过按钮达到的角度位置。具体地,图9a描绘了按钮613的按下(指示平移的箭头700),该按钮613安装在操纵指轮16内并且通过按钮弹簧612的反向力而内部偏斜。由于按钮613通过按钮销611和紧定螺钉605配合地连接至横杆604,因此当按钮613通过按下而平移时,横杆604也在与按钮613相同的方向上平移(指示平移的箭头730)。一旦横杆604完全平移,在横杆604的端部上的所述多个横杆插塞6041变得从由定位盘609(图9b)提供的周向缝610(图9b)中脱离。

继续在图9b中,一旦横杆604不受约束,其由此通过施加至操纵指轮16的扭矩(指示旋转的箭头710)而自由旋转(指示旋转的箭头740)。

图9c提供了用于操纵和位置锁定的操纵指轮16的按钮613机构的操作中的最后一步。在利用操纵指轮16到达合适的旋转位置之后,释放按钮613。由于按钮弹簧612的偏斜力,这允许沿按钮613被按下时所经历的相反的方向进行平移(指示平移的箭头720)。释放按钮613还允许横杆604平移(指示平移的箭头750),并且通过延伸,横杆插塞6041可以由此实现与周向缝610(图9b)的重新接合并提供锁定以防止操纵指轮16的进一步旋转以及防止通过延伸对可操纵导管309(未示出)的位置的破坏。

现转到图10a-图10d,提供了一系列图像,其描绘了操纵指轮16的旋转以及在系统的瓣膜封壳端部处的后续效果。从图10a开始,当向操纵指轮16施加扭矩时,旋转运动被传递到与进一步内嵌在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的多根牵引导丝308连通的a侧可旋转盘607。牵引导丝优先用于在操纵指轮16旋转的方向上牵引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进一步施加扭矩(图10b-图10d)导致操纵指轮16的进一步旋转以及可操纵导管组装件6的关节连接端15的进一步弯曲。

现具体参考图11a-图11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特定实施方式,以及经导管瓣膜假体的一般展开顺序。关于本文所引用的经导管瓣膜假体的细节在与lane等人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号8,579,964中描述。如图11b所描绘的,经导管瓣膜假体1100在优先卷曲之后被夹带在瓣膜封壳组装件8内(关于用于卷曲所述经导管瓣膜假体的装载装置的细节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公开号20/0155990中描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装载在其中。瓣膜封壳组装件8可以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大体上圆柱形的结构,其中近端和远端中的每一个都终止于圆顶状表面。如图1所示,瓣膜封壳组装件可以包括近侧封壳13和远侧封壳14,其中近侧封壳13被安置在瓣膜封壳组装件的近端,并且远侧封壳14被安置在在瓣膜封壳组装件的远端。近侧封壳13和远侧封壳1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的一端具有开口的圆形形状,而另一端具有可以有圆顶状表面的帽部分。如图3中所示,近侧封壳13的开口的圆形形状可以被配置用于与远侧封壳14的开口的圆形形状接触或邻接,其中近侧封壳的帽部分形成瓣膜封壳组装件的近端,而远侧封壳的帽部分形成瓣膜封壳组装件的远端。

图11c图示了在近侧封壳13已经远离瓣膜1100平移并且心房裙缘1101已经显露并且被允许自扩张之后的分阶段展开中的瓣膜1100。图11d图示了在远侧封壳14已经远离瓣膜1100平移之后,具有完全扩张的心房裙缘1101的瓣膜1100。还已经通过远侧封壳14的移动而显露出多个三角形锚固耳片1102。图11e图示了瓣膜1100的最终展开,由此远侧封壳14已经平移到其最大位移,并且钟形导管34上的钟形件36也已经最大限度地平移,以便释放瓣膜的锚固特征(未示出)直到最终实现瓣膜从递送装置的完全释放,并且瓣膜1100不再锚固到瓣膜封壳组装件8的任何部分。

具体参考图12a-图12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1205的替代实施方式。图12a描绘了可以由近侧封壳13、远侧封壳套筒1200以及可选的球囊尖端1201或锥形尖端组成的瓣膜封壳组装件1205。可以优先地对球囊尖端1201进行充气或抽气,以便优化在人心脏的左心室内发现的解剖学限制所固有的空间约束,借此对球囊尖端1201进行抽气允许远侧封壳套筒1200(其通常被配置成在总体长度上小于先前描述的近侧封壳14,图1)在球囊尖端1201上平移以便实现典型的展开。

具体参考图13a-图13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1305的替代实施方式。图13a描绘了由近侧封壳13和可收缩的远侧封壳1300组成的瓣膜封壳组装件1305。可收缩的远侧封壳1300通常以手风琴的方式平移和起作用,以便优化在人心脏的左心室内发现的解剖学限制所固有的空间约束,借此使远侧封壳1300收缩以实现需要将封壳的主体移动至左心室中的典型展开,该移动的距离比通过先前描述的近侧封壳14(图1)预期的距离更短。可收缩远侧封壳1300的操作功能依赖于可以串联联接并且通常可以由罩1302覆盖的多个堆叠环1301或可堆叠元件的致动,该罩1302可由织物、聚合物、金属合金或其任何组合组成。

瓣膜封壳组装件的任何实施方式均可用于如本文所述的任何递送导管。具体参考图14a-图14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1405的替代实施方式。图14a描绘了由近侧封壳13和可收缩花键式远侧封壳1400组成的瓣膜封壳组装件1405。可收缩花键式远侧封壳1400通常以伞的方式平移和起作用,以便优化在人心脏的左心室内发现的解剖学限制所固有的空间约束,借此使花键式远侧封壳1400收缩以实现需要将封壳的主体移动至左心室中的典型展开,该移动的距离比通过先前描述的近侧封壳14(图1)预期的距离更短。可收缩花键式远侧封壳1400的操作功能依赖于平行联接且通常由罩1402覆盖的多个铰接花键1401的致动,该罩1402可由织物、聚合物、金属合金或其任何组合组成。花键1401可以是由沿封壳的圆柱形部分的纵向表面的一系列平行切割口或切口形成的臂状平行结构,其中花键的铰链允许每个臂状结构弯曲,由此压缩或收缩远侧封壳。

具体参考图15a-图15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1505的替代实施方式。图15a描绘了由近侧封壳13和可收缩丝式远侧封壳1500组成的瓣膜封壳组装件1505。可收缩丝式远侧封壳1500通常以旗杆的方式(依靠刚性的多根丝1502的推动/牵引)平移和起作用,以便优化在人心脏的左心室内发现的解剖学限制所固有的空间约束,借此使丝式远侧封壳1500收缩以实现需要将封壳的主体移动至左心室中的典型展开,该移动的距离比通过先前描述的近侧封壳14(图1)预期的距离更短。可收缩丝式远侧封壳1500的操作功能依赖于平行联接且在近侧紧固到结构环1501并且通常由罩1504覆盖的多根镍钛诺丝或类似的合金丝1502的致动,该罩1504可由织物、聚合物、金属合金或其任何组合组成。在远侧,可以将多根镍钛诺丝1502撤回到多个远侧槽1506中,然后最终撤回到位于远侧盖1503内部的远侧管腔1507(未示出)中,以便将封壳整体收紧,并且使其远离瓣膜的远侧部分平移。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远侧管腔1507(未示出)将会包括呈现在导丝导管(30,图7)内的附加管腔(未示出),该附加管腔(未示出)横穿整个递送系统并通过递送系统a侧手柄半部22和递送系统b侧手柄半部23离开。多根镍钛诺丝1502将会横穿并离开附加管腔(未示出),并且可由操作者抓握和拉动以便展开。

具体参考图16a-图16d,在此图示了瓣膜封壳组装件1605的替代实施方式。图16a描绘了由近侧封壳13和形状记忆远侧封壳1600组成的瓣膜封壳组装件1605。形状记忆远侧封壳1600通常以手风琴的方式平移和起作用,以便优化在人心脏的左心室内发现的解剖学限制所固有的空间约束,借此使形状记忆远侧封壳1600收缩以实现需要将封壳的主体移动至左心室中的典型展开,该移动的距离比通过先前描述的近侧封壳14(图1)预期的距离更短。形状记忆远侧封壳1600的操作功能依赖于支架样镍钛诺或类似合金的框架1600通过患者血流内的温度梯度的致动和硬化,该框架1600进一步锚固至结构盖1601并且通常由罩1601覆盖,该罩1601可由织物、聚合物、金属合金或其任何组合组成。多个内部偏斜丝1603使得形状记忆远侧封壳1600能够在其处于张紧状态时被收缩,并且当其未处于张紧状态时被扩张。

假体

图17a图示了假体二尖瓣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中可选的覆盖物被移除以允许锚固支柱可见。图17b图示了从心房向下看向心室内的图17a中的假体瓣膜的俯视图。瓣膜1700包括具有d形横截面的不对称扩张的锚固部分。如所示,锚固部分通常包括沿着其纵向轴线的前侧1702和后侧1704,以及心房区1706、环形区1708和心室区1710。还示出了连合部(本文也称为连合杆)1713。假体瓣膜1700具有收缩配置和扩张配置。收缩配置适于装载在诸如用于经腔递送至心脏的递送导管的轴杆上,或者装载在用于穿过心脏壁而经心尖递送的轴杆上。径向扩张配置适于将瓣膜锚固到邻近受损瓣膜的患者天然心脏。为了允许瓣膜从收缩配置扩张到扩张配置,瓣膜的锚固部分可以由自扩张材料制造,诸如镍钛合金(如镍钛诺),或者还可以由弹簧回火不锈钢或弹性聚合物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锚固件可以用可扩张构件(如球囊)扩张。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管进行激光切割、放电加工(edm)或光化学蚀刻来制造锚固件。还可以通过对平坦的材料片进行光化学蚀刻,然后将其相对端焊接在一起而卷起从而制造锚固件。

心房裙缘部分1716在二尖瓣上方形成凸缘区域,该凸缘区域有助于将假体瓣膜锚固到心房。心房裙缘包括从锚固件径向向外扩张以形成凸缘的多个三角形指状物。心房裙缘1716的后部1704为基本上圆的或圆形的,而心房裙缘1716的前部1702的一部分是平坦的。因此,心房裙缘区域优选地具有d形横截面。如将在下文中讨论的,这允许假体瓣膜吻合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而不会妨碍心脏的其他部分。每个三角形指状物由一对相互连接的支柱形成。心房裙缘的三角形指状物通常从假体瓣膜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弯曲并且位于横向于瓣膜中心轴线的平面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心房裙缘位于基本垂直于瓣膜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中。心房裙缘1706的前部1702可选地包括对准元件1714,对准元件1714可以是垂直向上延伸并且基本平行于假体瓣膜的一个或多个支柱。对准元件1714可以包括不透射线标记(未示出)以便于在荧光屏检查下的可视化。如稍后将讨论的,对准元件帮助医师将假体瓣膜与天然二尖瓣解剖结构对准。

安置于心房裙缘区域下方的是环形区域1720,环形区域1720还具有用于递送的收缩配置以及用于将假体瓣膜沿着天然瓣膜环锚固的扩张配置。环形区域还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柱组成,这些支柱形成一系列单元(优选封闭单元)。在一些支柱中的缝合孔1721允许组织或其他覆盖物(未示出)附接至环形区域。用组织或另一覆盖物覆盖锚固件的全部或一部分有助于将锚固件抵靠心脏瓣膜和相邻的组织而密封,从而确保血液成漏斗形通过瓣膜而不是围绕瓣膜。环形区域可以是圆柱形的,但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环形区域具有圆形的后部1704和平坦的前部1702,由此形成d形横截面。该d形横截面更吻合天然二尖瓣解剖结构,而不会妨碍心脏其他区域中的血流。

假体瓣膜的下部包括心室裙缘区域1728。心室裙缘区域也具有用于递送的收缩配置以及用于锚固的扩张配置。它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柱形成,这些支柱形成可以径向扩张的一系列单元(优选封闭单元)。处于扩张配置的心室裙缘通过扩张抵靠天然二尖瓣小叶而将假体瓣膜锚固到心室。可以使用心室裙缘中的可选倒刺1723来进一步帮助将假体瓣膜锚固于心室组织中。倒刺还可以可选地包含在心房裙缘部分以及锚固件的环形区域中。另外,与上述所讨论类似地,可以使用心室裙缘中的可选缝合孔1721来帮助将组织或另一材料缝合到心室裙缘区域。心室裙缘的前部1702可以是平坦的,并且心室裙缘的后部1704可以是圆形的,类似地形成d形横截面以锚固并吻合天然解剖结构而不妨碍心脏的其他部分。而且,由于直到可选的心室三角形耳片和后耳片扩张之后下部都可以保持带有鞘套而由此约束心室裙缘径向扩张,因此心室裙缘的下部用作展开控制区域,如下文中将会更详细解释的。

心室裙缘部分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处于锚固件的前部上的一对心室三角形耳片1724(在该视图中仅1个可见),以便帮助锚固假体瓣膜,如下文中将会更详细解释的。心室裙缘还可以可选地包括处于心室裙缘的后部1704上的后耳片1726,以便将假体瓣膜锚固到环的后部。三角形耳片1724或后耳片1726是从锚固件径向向外延伸的耳片,并且它们沿上游方向向上倾斜。

实际的瓣膜机构由三个连合杆(也称为连合部)1713形成,该连合杆朝向锚固件的中心轴线以漏斗或锥形形状径向向内延伸。连合部1713由产生三角形连合部的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柱形成。连合部的支柱可以包括允许组织或合成材料附接至连合部的一个或多个缝合孔1721。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瓣膜是三尖瓣,因此其包括三个连合部1713。连合部的尖端可以包括用于接合递送导管的连合耳片1712(也称为耳片)。在该实施方式中,耳片具有连接至较窄颈部的扩大的头部区域,从而形成蘑菇样形状。连合部可向任何位置偏斜,但优选朝向假体瓣膜的中心轴线呈轻微向内的角度,使得逆行血流迫使连合部彼此并置以闭合瓣膜,并且顺行血流径向向外推动连合部以完全打开瓣膜。图17b是从心房侧图示图17a的假体瓣膜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了优选的d形横截面。

图18a图示了图17a-图17b的假体二尖瓣,其中覆盖物1770通过缝合线1772耦合至锚固件的部分。该视图取自心房透视。在该实施方式中,覆盖物优选为心包,其可以来自如本说明书他处所公开的许多来源。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覆盖物可以是聚合物,诸如涤纶聚酯、eptfe或另一合成材料。覆盖物优选安置在环形区域1720和心室裙缘区域1728的上方,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心室三角耳片1724和心室后耳片1730也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覆盖。覆盖物有助于将锚固件抵靠相邻组织而密封,以便使血液成漏斗形通过瓣膜机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心房裙缘以及耳片1724、耳片1730未被覆盖。另外,不透射线标记1714a形成对准元件的一部分,并且便于在荧光屏检查下假体瓣膜的可视化,这在瓣膜对准期间是重要的。

图18b是从心室观察的图18a中所示的假体二尖瓣的透视图。瓣膜连合部的支柱被与如上所述的环形区和心室区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覆盖,从而形成三尖瓣小叶1713。图18b示出了处于闭合配置的瓣膜,其中三个小叶彼此接合,防止逆行血流。如将在下面解释的,连合耳片1712保持未被覆盖并且允许连合部与递送装置耦合。图18a-图18b中的假体瓣膜可以是无菌的,因此它们适合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植入患者体内。

虽然本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域中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显而易见的是,此类实施方式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例如,任何封壳都可以用于如本文公开的任何递送导管、递送系统或递送假体的方法中。类似地,任何假体或假体瓣膜都可与如本文公开的任何递送导管、递送系统或递送假体的方法一起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众多不偏离本发明的变化、改变和替换。应当理解,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述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种替代方案。以下权利要求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并因此涵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方法和结构及其等效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